姜蕊
摘要:經濟的飛速發展讓市場上無數企業都紛紛涌現。而相較于充滿活力的私有企業,國有企業在激勵員工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導致企業員工的整體積極性普遍不高,企業競爭的實力也相對較弱。在這種背景下,雙因素理論作為一種激勵員工的理論,成為提升員工激勵效果的必然選擇,更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的一個新方向。
關鍵詞:雙因素理論;國有企業;激勵機制
引言:
隨著當今的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套出色的企業激勵機制對企業來說是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激勵是一種心理作用,更是一種讓人產生動機基礎的過程。只有通過各項舉措有效激勵員工,才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對企業的歸屬感和滿意度,從而真正提高國有企業在當今市場的競爭力。
一、雙因素理論的基本概述
雙因素理論是美國赫茲伯格經濟思想理論結果。赫茨伯格認為,決定員工積極性因素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主要指的是與員工生活環境相關的外部因素。比如工作的條件、職工與職工的人際關系、福利待遇、職工地位以及工作安全等方面的滿意度。人們感到不滿意,自然會影響對工作的積極性。企業再怎樣做依舊無法對員工起到明顯的激勵作用。其二則是激勵因素。與工作本身相關的可以給員工帶來滿意效果。比如在工作中所獲得的價值實現感、事業挑戰感以及個人在未來的前途發展命運等,這些都屬于激勵因素。員工在這些方面會對工作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對工作起到明顯的激勵作用。
二、國有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薪酬結構不合理
我國國有企業的待遇薪酬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作為發給員工對企業的貢獻補助,很多企業給員工所發的薪酬結構都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自然無法對員工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其次,薪酬結構中,很多國有企業甚至壓根沒有這項福利。員工并沒有拿到滿意的福利,自然無法將全身心都投入到對公司的貢獻當中。
(二)企業文化缺乏凝聚力、人文環境差
企業文化在實際行動中依舊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很多企業根本沒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職工們也只把企業文化當做是一種形式,根本不把企業文化當回事。且很多國有企業等級觀念嚴重、教條僵化,還不尊重員工個性,以至于很多員工打心眼里根本沒有認同企業。而在這樣沒有足夠向心力的工作氛圍中,不僅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團體精神更是無法凝聚。很多員工也因此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內耗上,根本無法將精力用在工作上。
(三)考核晉升制度不科學
目前,我國很多國有企業人事晉升機制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國有企業對于員工的考核和晉升,都是按照領導的主觀意愿來判定,卻并沒有形成制度化的依據和條件,保證這些年輕員工的積極性。其次,員工的職務升降過于模糊,工作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和資格反而成為了主要的標準。這些問題嚴重挫傷了員工們的積極性。
(四)決策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業管理者觀念過于淡薄,喜歡標榜個人權威,不愿意放權,更不愿意參與到企業當中為企業謀利。甚至一些管理者覺得員工參與企業管理,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威和能力。且在實際企業發展中,很多員工既無法參與到企業管理當中,更無法擁有健全的的激勵保障制度,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自然無法提上來。
(五)個人發展空間受限
我國很多企業不僅可以為人才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一些企業當中崗位工作知識需求度更不高。員工在企業當中工作缺乏對工作的挑戰性,長此以往反而覺得自己的能力越來越退化。在幾年后,員工看到自己和外界朋友的差別時,才能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思想見識等都跟別人差距越來越大。員工看不到自己的發展前景,自然就會對企業的未來和自己的未來越來越消極對待。
三、雙因素理論在國有企業員工激勵中的應用策略
(一)確保薪酬激勵的公平
薪酬激勵是一種保健因素。如果薪酬激勵都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那么必然也會影響其他激勵機制的作用。薪酬是企業對員工辛勤勞動的認可和報酬,更體現出了員工所創造的價值。薪酬的高低體現了員工自身對企業貢獻的價值。企業內部做出同樣貢獻的員工,但薪酬方面卻不盡如人意,這樣反而會導致員工積極性受到影響。國有企業對員工的薪酬激勵制度,是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從外部、內部和個人三個方面體現的。只有讓每個員工的付出和薪酬成正比,員工才不會對薪酬產生不滿。
(二)注重在工作中的激勵方式
工作激勵是屬于激勵因素。在工作方面激勵員工,同樣也是實現員工個人價值的重要方面。員工通過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可以讓員工獲得心靈滿足,從而更好的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可見,國有企業應解決好這項保健因素,為員工設置發揮才能的舞臺,員工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國有企業的工作目標,在確保目標實現的同時,還能引導員工為了工作而不斷努力,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三)給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國有企業職工工作的環境大致可以分為硬件和軟件。硬件方面主要指的是工作的場合、設備等實物,軟件則主要指企業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在條件允許的一定情況下,給員工提供相對安全、整潔的工作環境,同時也給員工提供一套符合企業發展前景的管理模式。員工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和權限,拿出最好的工作狀態,真正發揮自己工作的積極性,減少對工作環境的不滿。
(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雙因素理論中的保健因素。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給員工輕松愉快的工作范圍,讓員工產生歸屬感,并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但企業在長期經營中完全無法形成這個世界的基本理論認知,更不具備絕大多數人所形成的價值理念。因此,很多國有企業本身所具備的優秀企業文化,不僅可以讓員工相互之間的關系變得越發和諧,企業文化管理也會變得越發科學。國有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時候,還能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歸屬感,讓企業內部的氛圍變得和諧,職工與職工之間的關系也不會太緊張。
(五)打通員工的晉升渠道
晉升渠道是激勵因素。任何員工在企業內部最大的兩個愿望,一則是升職,一則是加薪。只有良好的企業發展空間,才能保證員工對工作持以積極的心態。一旦企業內部沒有晉升空間,那么員工在企業內部的激勵作用也將會不起效果。因此,在激勵員工方式中,員工可以根據企業內部情況來幫助員工制定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幫助員工的現有晉升渠道將會徹底打通。國有企業員工晉升發展規劃讓員工有一個穩定的職業發展空間,才能更好的給員工起到激勵作用。
結束語
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管理水平,需要靈活合理的運用雙因素激勵理論,才能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員工有了滿意的薪酬、升值空間和價值體現以及福利待遇等,才能真正為公司績效服務,從而讓企業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提高了企業的效率,才能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志榮.基于雙因素理論的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研究——以“90后”員工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12):153-155.
[2]劉敏,曹麗,舒一晗,竇文華.基于雙因素理論的國有企業激勵機制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2):42-43.
[3]賈偉然.雙因素理論在國有企業研發人才激勵中的應用探究[J].商場現代化,2020(05):82-83.
[4]沈茜, 陳祉怡, 李想. 基于雙因素理論的新生代員工激勵研究綜述[J]. 經濟研究導刊, 2019(6):3.
[5]吳慧元. 基于雙因素激勵理論的國企青年員工激勵機制[J]. 管理觀察, 2020(6):2.
[6]何陽. 激勵理論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為例[J]. 管理觀察, 2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