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拓展閱讀是備受關注的課題。拓展閱讀就是立足于文本,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從課內閱讀引向課外閱讀。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深入探究并實踐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拓展閱讀活動中變得樂讀、善讀、會讀,讀有所思,讀有所獲,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拓展閱讀;策略;綜合能力
引言
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閱讀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樣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教師也一直按照傳統的閱讀方法進行,在學習新文章、解答新問題這個教學流程中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在目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育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沒有充分發揮出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小學語文課堂閱讀中應本著以學生為主導者,教師為引領者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為此,教師應該樹立生本育人的理念,突顯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1.1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層次較淺,而且認識的字詞較少,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很難將自己的話通過很好的組織進行表達。因此需要通過不斷的閱讀,在文章當中學習到相關的語句構成,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的交流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以及閱讀技巧。在閱讀中可以將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整理與模仿,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表達形式,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了語文綜合能力,為以后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作為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的重要部分。閱讀為寫作提供良好的素材資源,而寫作可以將閱讀中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輸出。在進行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閱讀的內容通過自身理解加以整理,以寫作的形式進行表達;可以對閱讀內容進行觀后感的書寫;還可以通過文章續寫的形式增強學生的語文思維邏輯能力,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在寫作過程當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維結構框架,并準確地運用文章結構以及語法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2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策略
2.1拓展閱讀時空,喚醒自覺閱讀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閱讀時間和空間的拓展十分重要,因為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閱讀的持續性很難保持。基于此,教師在拓展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閱讀和課后閱讀環節,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學《囊螢夜讀》一課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了解《晉書》的作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晉書》是二十四史之一,《囊螢夜讀》的主人公也是其中記載的一位大臣,名字叫車胤。這樣的課前拓展閱讀使學生了解了這篇課文所涉及的豐富知識,喚醒了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大語文”教學理念下,一篇課文學完了,并不意味著相關知識的學習就此結束,而是應該繼續拓展學習,開啟新的學習境界。比如,學完《景陽岡》,把學生引向《水滸傳》的閱讀,學完《貓》,把學生帶向老舍作品的閱讀,拓展閱讀就該這樣以點帶面,為學生打開廣闊的閱讀視野。在拓展閱讀時間的同時,教師也要做到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引領學生走進圖書館和書店,關注有關的網上閱讀平臺,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書海中泛舟。小學生對事物的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這導致他們的閱讀興趣呈現出“三分鐘熱度”,基于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游戲活動。比如,在學習了《猴王出世》一課后,教師設計了“《西游記》整本書閱讀游戲活動”,游戲主題為“如果天庭有朋友圈”,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各個角色之間的關系,設計符合其角色身份和全書情節的朋友圈內容,并配上自己設計的微信頭像,將角色關系進行立體化呈現。再如設計“讀西游腦洞大開換積分”游戲,以最快速度找出書中文字與86版電視劇《西游記》內容的不同之處,并根據找到的內容給學生以獎勵。閱讀游戲活動讓學生輕輕松松地進行了拓展閱讀,收獲頗豐。
2.2著重拓展課外閱讀,培養高尚情操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21版)》中要求小學高年段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建設書香社會、書香中國的當下,學生必須具備會讀、愛讀、勤讀、多讀的品質。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堅持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主要是通過合理選擇課外閱讀內容,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在閱讀中成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受到理想的教育,陶冶情操,促進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教師需要了解各個年齡段學生興趣的共性和個性,進而依據學生興趣進行閱讀推薦和個性化安排,如此方能促使學生投入課外閱讀。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讀后感、組織讀書會和交流等形式,督促學生更好且更有針對性地完成課外閱讀。除提升閱讀能力外,這些方法還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認識課外閱讀中的德育內容,達到德育滲透的最佳效果。對于學生來說,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在課文學習和閱讀理解學習中,對于文本、試題等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認識。這個階段,教師可著重加強對閱讀方法的講解,同時要求學生每天有固定的課外閱讀時間,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去閱讀課外書籍,更好地理解文本資料。同時,教師通過對課外閱讀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和安排,在閱讀內容中引入大量具有積極能量的讀物,對學生形成正向引導并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使德育、閱讀和學科教育充分融合。
結語
綜上所述,拓展閱讀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教師應予以充分的重視。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學目標,深入探究并實踐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拓展閱讀活動中樂讀、善讀、會讀,讀有所思,讀有所獲,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姬澤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2017(12).
[2]孟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08):244-245.82A5D2FE-2117-41D9-8C37-791AF657C0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