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瑾
摘要:大學生正處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其身心方面還不夠成熟,部分學生會因為失戀受到挫折而引發心理問題。為探討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問題,本文選取育人過程中的具體案例,利用“三全育人”理論,幫助失戀者走出陰影。
關鍵詞:三全育人;大學生;失戀;案例分析
一、案例簡介
魏某,男,是一個留守兒童,其父母從小在外地打工,有一個親哥哥正準備考武漢公務員,性格比較要強,易沖動,平時成績和表現一般。2021年11月魏某與本班女生分手后情緒低落,無法從失戀情緒中走出來,時常找室友和同學訴說內心苦悶,希望他們多給女友說好話,讓女友回心轉意。近日,魏某不斷尋求女友復合,女友屢次拒絕他的復合請求,并十分害怕與他接觸。2021年11月中旬,魏某發現女友與同專業徐某有曖昧的行為,便找了一些同學去教訓徐某,并警告徐某不要再與女友糾纏。當夜,魏某情緒低落,有墜樓的意愿和行為,幸虧被室友救下,室友陪其徹夜聊天,一直不敢讓魏某離開視野。次日早上,女友給我發信息,說魏某最近狀態不對,讓我多關注下魏某。
二、案例分析
1.主要問題
女友和魏某是同班同學,現就讀于重慶某高職學院。兩人在一起已有一年,由于魏某長期情緒波動大,女友與其相處缺乏安全感,于是提出分手。魏某認為他是奔著結婚為目的來戀愛的,不愿意放棄這段感情,而女友不愿意并害怕再次受到這段感情的牽絆,魏某卻依然沉迷其中,認為女友是愛他的,希望老師給女友多說好話讓其回心轉意。要讓魏某接受這段感情的結束,不再糾纏女友,更不能做出過激的行為,這是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2.家庭背景
魏某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成長,家中有一哥哥,現在準備考武漢公務員。父母與魏某關系不好,溝通交流較少,和哥哥關系較一般,因此魏某十分抵觸我與父母聯系。
三、解決方案
1.談心談話,幫助學生建立自我自助系統
經過幾次談心談話,魏某能面對失戀這個事情,不再糾纏女友,開始振作精神,生活信心也增強。與該生談心談話的內容如下:
第一,正確認識,轉換信念。魏某已經陷入“愛情是自己生命全部”“沒有女友他不能活”的錯誤信念,我試圖用“ABC”理論轉變其信念,告訴他:“到目前為止,你還做不到放下這段感情,你還做不到自己獨自生活,老師會和你一起來解決。”必須讓魏某認識到愛情雖然重要,但不是生活全部,人生更重要的是理想和事業的追求,愛情在生活中的位置應得到重新的認識。
第二,直面失戀,冷靜分析。魏某和女友相處一年以來,總是分分合合,以至于女友每次和魏某說話都小心翼翼,生怕激怒他,其應該認為長痛不如短痛,既然走不到一起,何不學會放手,追尋新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倘若不再留戀過去的美好時光,而多想一些相處的不愉快,則失戀的痛苦會大大減弱。
第三,行為調適,減輕痛苦。失戀后情緒低落是很正常的,但需要適當的去宣泄自己的情緒,比如保持規律的運動、做你感興趣的事情、與支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等,這有利于心理狀態達到平衡。如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使心理失去平衡,出現心理問題。
第四,轉變思維,調整心態。一是環境轉移,建議其回家整理情緒,避免在學校觸景傷情。二是注意力轉移,建議其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感興趣的事情上去,如運動,專心學習,專心搞事業等。換個環境,換種心情,開始新的人生追求。
2. 全程育人,持續關注
當天,魏某離開辦公室后,我立即與室友、班長、心理委員和公寓老師聯系,請他們多關注魏某的狀態,如有再次糾纏女友、有墜樓等異常行為,將立即給我匯報。同時,我利用社交平臺時時關注魏某動態,對異常的言語和行為及時干預。并且,讓室友、班委多于魏某溝通,吃飯、學習和運動時多帶著魏某。
3. 全方面育人,家校聯動
在與魏某的談話中,魏某強烈反對我聯系父母,只愿意我聯系他的哥哥。我悄悄與父母聯系后得知,該父母一直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伴魏某成長,平時也很少與魏某交流,不能走進魏某的內心。同時,向家長表示注意與孩子交流方式,不要強加自己的思想在孩子身上,試著用鼓勵和關系的方式與其交流,這樣才能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
四、經驗與啟示
大學生戀愛本來是件正常的事情,但他們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不能把握好分寸,過度投入其中不能自拔,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自身學習,還會迷失自己。因此,堅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將“立德樹人”理念放在核心位置是有必要的。
1.全員育人,構建以輔導員為橋梁的三級支持系統。輔導員應成為全員育人的橋梁,建立“本人--輔導員-家庭”三級支持系統。第一級自我自助系統。大學生失戀后會出現的一系列創傷,部分學生能通過情緒宣泄、轉移注意力、認知重建等方式排解抑郁情緒從而回歸正常生活;但一部分學生無法走出失戀的陰影,這需要輔導員去幫助學生建立起自我自助系統,讓他們學生自我療傷。第二級輔導員支持系統。一是通過班會、團日活動、戀愛教育等形式,幫助學生端正戀愛觀,用于面對失戀問題;二是通過班委、深入寢室等全方面了解失戀學生情況,根據失戀者自我療傷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三是多深入學生群體,努力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讓失戀者愿意與輔導員分享。第三級是家庭支持系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絕大多數家長羞于給孩子討論愛情,也不允許孩子在校戀愛,因此學生不愿意與父母分享失戀的痛苦,因此,必須家校聯動共同支持和關注失戀者,幫助他們走出痛苦。
2.全程育人,形成周、月和不定期育人周期。一是每周育人。每周向室友、班委等了解失戀者的近況,根據創傷的愈合程度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二是每月育人。每月至少一次與失戀者談心談話,每月至少一次與失戀者家長聯系,把握失戀者的身心狀態;每月至少開兩次線下班會,加強學生戀愛觀教育。三是不定期育人。這是的不定期是指發現失戀者有任何異常的情緒和行為進行及時干預和治療。
3.全方面育人,建立社會、學校、家庭聯動機制。大學生身心方面還不夠成熟,常會因為失戀受到挫折而引發心理問題,僅有學校一方關注是不夠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參與,全方面育人。在社會層面上,營造良好的社會戀愛風氣,運用抖音等新媒體進行戀愛觀教育;在學校層面上,確保失戀的學生能及時發現、干預和治療;在家庭層面上,父母應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中。
參考文獻
[1]顏志敏.三全育人視域下大學新生心理異常情況處理案例分析[J].才智,2021(32):173-176.
[2]吳心宇.“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學生失戀應對措施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