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審計工作對審計案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高等教育的教學方式也在逐漸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逐步推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也倒逼老師需要不斷對新的教學方式進行嘗試,換一種思維讓學生更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跳出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對于審計專業的本科生,審計的基礎知識更偏向文科,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很多,怎樣讓學生能夠更靈活的掌握相關知識成為審計專業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其中審計案例教學就成了一些老師嘗試的方式,結合“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審計案例融入課堂,讓學生在案例中學習,在案例中思考,在案例中凝練,更加有助于對知識點的掌握。本文立足于審計學專業學生的審計案例教學,發掘在新形勢下審計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審計學專業的審計案例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審計案例分析 教學方式 問題 對策
一、案例教學概述
案例教學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蘇格拉底獨創的“產婆術”被視為案例教學法的雛形。所謂案例教學,就是以典型案例作為教學材料,在教師的精心策劃與指導下,為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具體案例情境的描述,將學習者引入特定事件的真實情境中,師生、生生之間通過雙向或多向互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與創新思維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的基本要素包括案例、師資、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學管理、學生參與及教學評估等。案例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具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有助于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在案例教學中,平等互動教學,有助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培養標準,發揮學員的主導地位;更加注重教學評估意見的收集和反饋,教師能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得教學反饋意見。
二、審計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授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案例教學是一種對實踐經驗要求較高的綜合教學方式,教師的實踐經驗關系到案例教學的質量。真正的審計案例教學應該是跳出案例講案例,而不是為了案例而講案例,審計案例教學對任課老師的審計實踐經驗要求較高,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才能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案例,將學生帶入案例的情境中,從案例講解中將知識點升華和凝練,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幫助學員升華對案例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審計學專業的老師更偏向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缺乏實踐工作經驗。
(二)學生素質的差異性影響教學效果
審計案例一般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審計學原理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方式,一般在大二或大三學年開展,因此案例教學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較高,對學生審計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也有較高要求。但由于對基礎會計、審計學原理等基礎性知識掌握程度不一致,對案例教學的認知層次和審計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導致有的學生只能單純的看案例,并不能結合所學知識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而導致有的學生反而覺得審計案例分析太難或認為課程沒意思,導致對課程的評價不好。再加之授課教師又缺乏實踐經驗,可能會導致教學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導致案例教學的效果欠佳。
(三)案例的獲取渠道有限
案例本身的質量也影響著審計案例教學的效果。授課教師對于案例的獲取,大多是來源于相關的案例教材,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親生經歷的案例較少,每個學年都是在翻來覆去的講解著相同的案例,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缺乏對新案例的研究,缺乏對案例多角度的思考,逐漸形成了照本宣科的局面,這樣將會影響案例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由于是參照相關的案例教材來講解案例,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符合學生的需求,受學生歡迎而保留下來的經典案例占比不高,再加之案例的獲取渠道有限,不能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需求,進而影響了審計案例教學的質量。
三、提升審計案例教學的策略
(一)提升師資的實踐經驗
審計案例教學屬于教學改革的一種方式,案例教學要取得成效,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案例師資隊伍作支撐,高素質的案例師資隊伍離不開有針對性的專門培養。對此,為了提升審計教學案例的效果和質量,需建立專門的案例教學科研團隊,依靠團隊力量研究教學案例,設計教學流程,儲備教學經驗,盡快培養出與案例教學相匹配的專業師資隊伍,而不是靠每一個授課老師單打獨斗,只有形成團隊才能讓審計案例教學的實踐出效果。第二,開展團隊內各個任課教師的自評和互評工作,同時將對教學成果采取定量分析的方式,并將教學質量與老師的績效掛鉤,從根本上觸動教師的教學創新神經。第三,各高校可以加強互相之間的交流學習,還可以加強與高校所在地審計機關的聯系,一方面發揮了高校服務地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教師獲得更多實踐經驗和案例。
(二)有針對性的建立案例庫
目前來看,審計案例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是案例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不足,高質量的精品案例更少。針對這樣的現狀,一是積極與校外審計專家、業務骨干聯系,同時可以推行產教融合,在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同時,在保密的前提下,也可以借鑒用人單位的實踐案例,可以向審計機關征集案例,對征集到的案例建立科學的評審機制,確保優秀案例進課堂。二是建立案例庫動態管理機制,對已入庫的案例適時評估,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更新案例庫,保證授課內容的與時俱進,確保優勝劣汰。
(三)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通過“互聯網 +”開展案例教學成為一種新趨勢。高校老師應當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方法,擴大案例教學受眾面。針對部分高校目前審計案例分析教學的現狀,為了緩解師資力量不足的燃眉之急,可以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例如慕課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資料。采用慕課,一方面可以啟發教師有一些新的教學思路和思考點,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有一些新鮮感,接觸到更多的新案例和新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鄧菲.提升審計案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審計察,2021(11)
作者簡介:
馬蘇琳,性別:女,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職稱:曲靖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內部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