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銘
(天水師范學院 甘肅天水 741300)
翻轉課堂的出現,無論是從教學方法上、教學模式上,還是教學效果上都和傳統音樂教學法差別很大,這種教學法講究靈活的教學方式,講究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接受學習,而且將學習過的知識在課堂上一起討論,師生之間真正達到了共同學習的效果,這時的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而不是學習的灌輸者。因此這也是筆者選擇此課題作為研究的真正目的,這種教學方式與我國現在倡導的新課標教學方式不謀而合。
所謂的翻轉課堂,即來自英文“Flipped Class Model”,它最初是在美國的教學領域出現,后被我國學者們翻譯過來,稱為翻轉課堂,也即是將傳統課堂的講課—學習—練習三步驟進行翻轉,變成為學—教—練,也即強化了學生學習這一步驟,學生無疑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也就是之所以存在課堂,即是為了教授學生知識,學生學習知識就是課堂存在的唯一目的,因此翻轉課堂強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但這種學,顛覆了以往的學,是一種自主、主動探究式樣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伴隨著信息革命到來的結果,又是信息革命時代才能實現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提前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制作學生能接受的微視頻,這些微視頻,一個視頻解決一個知識難點,結合教學大綱,結合學習目標,合理訂制,學生在課前進行消化。在課堂上,先由學生們分組討論自己所學內容,然后提出疑問,教師進行答疑解惑,最后學生進一步完成了知識內化的過程。所以三個步驟都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里起到的作用不是傳統課堂中的主導者,而是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的作用是答疑解惑。但并不是教師的作用被弱化了,而是他們的任務分派不同了,或許比傳統教學的挑戰還更大,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制作微課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規劃,以及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程度、接受能力等各種前提的基礎上才能起到作用的,才能真正發揮微課的作用,展現翻轉課堂的魅力。
所謂的小學音樂翻轉課堂即是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形式,它反轉了傳統教學的地域限制,利用網絡平臺,學生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而這些微課視頻、微課語音一定是貼合小學生認知水平,能激起他們好奇心的。因此,因此他們可以反復地進行觀看、學習、內化,靈活且自由,提前學習老師將要講到的問題,最后在音樂課堂上學生進行討論,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的知識,最后教師進一步答疑解惑,學生通過反復學習,最后真正實現知識內化。可以看出,這種音樂教學模式徹底翻轉了傳統課堂的強制性、固定性的模式,使得學生自主且主動學習,也從依賴老師的思維模式,向依靠自己的思維轉化。
目前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問卷調查、教師采訪訪談,課堂觀摩、教學評價方式等途徑,發現三個典型的問題一直存在于小學音樂課堂。第一,在教學方式上,一直都是老師先教學生后學習,學生是處于一種未準備的懵懂接受的狀態的,因此也就談不上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第二,由于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或者是不知如何自主學習,他們的思維總是以老師的思維為主導,所有的知識學習都是基于老師解說,他們都來不及思考,因此,這是一種極其被動的學習。第三,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由于課堂時間壓縮,課時量少,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所以他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更多是注重一首歌曲是否能唱下來,沒有注意音準節奏的錯誤,這也成為評判教師教授結果的一種方法,因此它無法真正且客觀地評價學生的音樂素養。
目前筆者在幾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觀摩中總的體會是學生缺少自主性,教師以教為中心,整堂課灌輸知識點,學生積極性非常弱,因此整堂課的節奏還主要是由教師來定,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教堂顯得缺乏生機。筆者詢問一位10 歲的5 年級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看法,具體問題是,他喜歡上音樂課程嗎?該生回答說,其實他很喜歡聽音樂,但是上音樂課他就是反而提不起興趣。筆者問其原因,該學生回答道,每次在課堂上,老師總是用語言來跟他們講解一些音樂知識,他們也聽不懂,久而久之就不太喜歡上音樂課了。筆者又問該生,老師主要給大家講解什么知識點。該生回答說,就是節奏是什么,拍子是什么,調性是什么,山西民歌是什么等,他們覺得這不是他們想學的音樂。問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音樂,該生說,他們都喜歡周杰倫所唱的那種歌曲。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上,雖然極其專業地將音樂專業知識講給學生,但由于知識的抽象性、枯燥性,學生并不能調動起積極性來學習。
1.從“學”到“教”的教學過程翻轉
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教學學習方式,學生提前拿到了教師對某一教學單元的教學微課件,如,講到某一音樂品種,例如內蒙古民歌時,教師提前通過視頻剪輯以及音樂導入的手段制作成內容量不大的微視頻,這些微視頻包括內蒙古民歌的含義、產生地、風格以及風格形成的原因,代表作品賞析等部分。而這些部分,要求學生提前進行學習,這里的關鍵詞是“提前”,也就是在正式課堂之前,學生需要提前消化,這樣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空間,以及教學順序,學生學為前提,這就有效地解決了學生之間的不同接受能力。課堂上固定45 分鐘,如果學生接受能力差,而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好,教師本能地以為學生都是同樣的認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但卻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習的個體差異性,有的學生能馬上領悟以及吸收教師所教授的東西,但卻很快忘記,但有的學生恰好相反,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過程往往非常艱難,但只要了解到、掌握到,就會經久不忘,這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思維能力緊密相關。因此,這成了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解決的難題,但翻轉課堂卻將這一難題解決了,它給足了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讓不同個體都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時間進行知識內化,實現了從學到教的轉化翻轉,即是,所謂的基礎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主張得到真正的解決。
2.從“學”到“思”的課程結構翻轉
傳統小學音樂課堂,講究的是聽,也就是聽教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他們不僅行動上如此,思維上也復制了教師的模式,而翻轉課堂,將學放置到前,顛倒了學習的順序,讓學生提前進行思索,思索結束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進一步思索自己的學習內容,最后教師進一步加強鞏固練習。使得每一步的教學進程都由學生主導,學生成了音樂課堂的主人,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思維,而不是教師思維的復制品。
3.從“教”到“評”的教學角色翻轉
音樂翻轉課堂有效地將教師的角色進行了新的置換,從教授的角色置換到了評價的位置。翻轉課堂之所以優越于傳統音樂課堂,在于其真正實現了平等的自由的對話,這種對話體現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首先,教師將音樂課件傳給學生,學生拿到課件后,進行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這里教師看似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但卻是教學環境的支持者與設置者,以及問題思索的引導者,這有效地體現在微課的制作質量上。不僅如此學生更是實現了自主學習的機會,這種自主不僅僅是時間空間的自主,更是內容容量的自主學習,接受能力很快的學生,教師提示他進行相關學習知識的拓展,這也是信息時代可以輕而易舉得到的。
而音樂翻轉課堂,到了第二階段,也就是課堂階段,這時候體現了學習的合作性以及平等對話性,學生通過第一階段的自主思考學習,他們小組之間可以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最后將學習難點以及疑惑點匯總給老師,老師在學生基本理解思索的基礎上,進行答疑解惑,而不是在學生一知半解的基礎上進行強行灌輸。由此,教師是作為指導者,評價者的角度與學生在一切互動的。
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傳統音樂課堂相比并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在于改變了學習的模式。因此,翻轉課堂音樂教學內容的合理且科學的組織就成為考研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它直接制約著音樂翻轉課堂能否實現。因此,教師必須是在全面掌握教材,熟知課時分配,每課的重難點、教學任務以及目標基礎上才能有效果地組織內容。例如,筆者采訪了一位二年級的音樂老師,他們學校所用的二年級音樂教材是人教版,且學期是二年級上學期的教材,該教師在拿到本學期任務時,分析了教材,此教材共六個學習單元,歌曲類共35 個項目,最多的是兒歌欣賞曲目14 首,依次是需要演唱的12 首兒歌,剩余的有表演曲目等。而第二大片,是樂器類介紹,有各種簡易樂器,如木魚、三角鐵等,穿插著音的高低概念、音符、裝飾音、科爾文手勢法、音階等。該教師告訴筆者,此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將各種音樂基礎知識用淺顯易懂、學生易于接受的圖片、手勢、線條、背景,且穿插了富有文學特色的語言進行描繪,可以說極具人文價值與藝術價值,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現在筆者將該教師三個課件的教學設計做一個總結來加以說明。第一個課件是欣賞《民樂合奏之三個和尚》,這個課件的設置,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聽故事的特征,讓學生通過聽故事的形式進行欣賞;第二個課件是唱歌課《動物說話》,教師認為,學生能非常友好地與動物相處,因為他們認為動物也跟人類一樣,能交流。因此,讓學生在此課中通過模擬動物的聲音形態,認識到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快樂感覺;第三個課件,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創編了童謠課程《開火車》,從開火車嘟嘟的有節律的聲音中讓學生感知節奏的律動感。
1.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
音樂翻轉課堂,正如前面所說,它最大的難點,在于教師微課、微視頻等的設置,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是教師能力的試金石,微視頻設置的好壞是學生能否有效學習且翻轉課堂實現的最大保證。由此,教師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掌握者,還更應該是信息技術的掌握者與精通者,與此同時,小學音樂教師也必須了解教育心理學,了解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生理心理特點,才能有成效地制作課件。在新的教學模式的考驗下,教師要及時地調整教學模式,抓住學生心理生理特征,制作易于吸引學生的微視頻,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體驗到成效。其次,微課一定要緊扣教學內容大綱,不可脫離教育主旨,但與此同時還要體現音樂學科的素質教育性,切不可為了微視頻而微視頻、為了翻轉而翻轉。最終將抽象思維的知識,用視頻淺顯易懂可視化的動態形態展現到學生眼前,再經過學生加工,轉換成頭腦中的知識。
2.加強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意識
小學音樂翻轉課堂,在課堂中的第一步就是學生們將所學的學習成果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平等對話、自主探究,且有知識拓展的學生也可以將所學到的拓展知識分享給伙伴。這都得益于教師的課堂設置,因此,合理的翻轉課堂設置,一定是能促進學生合作交流的平臺。
由上面所討論的一系列問題,可以清楚地知道,翻轉課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進行深入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的今天,探究有效學習成為每一位小學音樂教育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翻轉課堂突破了以往傳統課堂的種種局限,將音樂教學的本質還原,音樂是素質教育理念下必須進行學習的課程之一,提升學生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必不可少,它應成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們認真探究的教學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