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獻林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學校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在全面加強勞動教育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學校要重視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滲透到特殊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安徽省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秉持“一切為了特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在特色校本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在職業教育中整合勞動教育,激發特殊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促進特殊學生勞動能力的提升,為特殊學生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2020 年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學校將勞動教育滲透進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運動與保健、繪畫與手工、唱游與律動等學科的教學中,充分挖掘不同學科所蘊含的勞動教育元素。
例如,生活適應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簡單家務勞動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一年級生活適應教材中涉及的勞動要素包括學洗手、學洗臉、幫媽媽摘菜、給爸爸送水、包書皮、整理玩具等20 項內容,涵蓋了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等領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遵循特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據教材安排合適的勞動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予以調整,采取靈活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操作和體驗中習得勞動技能。
再如,在生活語文二年級下冊《我家真干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熟悉的“天天”和“樂樂”為主角創設情境,引出“你愿意去誰家里做客”的話題。然后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天天家和樂樂家的環境圖片,并自由表達,使學生認識到干干凈凈的家才會讓別人喜歡,教導學生講究衛生、熱愛勞動。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有認識詞語“柜子”“掃地”、掌握句式“誰做什么”、書寫豎鉤等,還有培養學生勞動意識、讓學生體驗掃地等勞動活動。在三年級下冊古詩《憫農》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的爺爺請進課堂,請爺爺結合視頻講一講自己如何栽種水稻,以及從種子發芽到收獲金黃稻穗的整個過程。身邊人物的真實描述給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對勞動的感受。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的“金菜地”種植基地進行勞動實踐,讓學生切實感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體會勞動的艱辛。
學校堅持“以生活為導向”,開發了豐富多樣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形成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體系。
學校重點開發了生活體驗式課程,包括家政、餐飲服務、銀行、車站、商場、醫院等體驗課程,通過體驗式學習提高特殊學生的勞動能力。例如,在“我家附近的菜場”教學中,教師先教學生分清蔬菜種類,掌握讀電子秤和買菜付錢的技能,然后帶領學生到菜市場挑選食材,讓學生根據學習的購買食材的基本步驟,嘗試自己挑選購買。
學校專門建立了“金菜地”種植基地,圍繞“金菜地”開展了一系列特色勞動活動,如“我是種植小能手”“我是美食品嘗家”“我是小廚師”等主題活動。在“我是種植小能手”活動中,學校把農業科普知識制作成彩色宣傳展板,放在教學區及農業體驗區周圍。教師結合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在不同的節氣帶領學生種下相應的農作物。例如,清明前后,和學生一起種下黃瓜、茄子;立夏時節,一起栽種番茄、毛豆;立秋時節,一起栽種蘿卜、白菜……學生在勞動中學習本領、培養習慣、鍛煉意志,體會收獲的快樂。在“我是美食品嘗家”活動中,學生對收獲的蔬菜進行加工,開展包餃子、炒青菜等體驗活動。學生在摘菜、清洗、切菜、烹飪的過程中,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領悟了勞動可以讓生活更加美好的真諦。
學校將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有機整合,旨在幫助特殊學生早日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學校根據特殊學生的勞動教育需要和就業需要,有機整合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設置了職業體驗式課程,包括家政服務、面點制作、餐飲烘焙、超市服務、賓館服務、自助洗車、絲綿畫、熱轉印等,幫助特殊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提高勞動素養和職業技能,加深對社會中各類職業的認識。學校同時在生活語文和生活數學課堂教學中穿插這些職業所需掌握的語數知識,并為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就業素養、就業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和校內外實踐。
學校堅持“專業的事專人做”,和附近的職業技術學校合作辦學,邀請安徽工業大學和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地方高等院校的專任教師擔任職業課程老師,教授學生家政服務、面點制作、洗車服務等技能課。同時,派遣學校青年教師到合肥、南京等地學習培訓,提高教學水平。學校將“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為辦好職業教育奠定了師資基礎。
學校加強和企業的合作聯動,制訂了《學生就業管理細則及獎勵辦法》,與馬鞍山市大紅燈籠酒店、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橫江絲畫及東啟科技等單位簽訂實習就業協議,開展訂單式培訓,助力學生就業。例如,酒店服務是學校職業教育實踐之一,教師帶領職業高中部的學生到馬鞍山市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實習,與酒店人事管理方交流合作,為學生搭建就業橋梁。
勞動教育直接決定了特殊學生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是特殊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特殊教育學校要關注勞動教育的時代使命和教育屬性,強化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通過勞動教育為特殊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賦能,讓知識、技能通過勞動扎根,幫助特殊學生融入社會,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