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韶輝 劉洪義
摘 要:港航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港口經濟發展和服務能力的綜合體現,本文結合國內外港航服務業發展經驗,結合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短板,謀劃發展策略,提出政策建議,為寧波舟山港發展港航服務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港航服務業;發展策略;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U69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2-0054-03
港口是港口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港航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港口經濟發展和服務能力的綜合體現。一般將港航服務業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服務層、輔助服務層和支撐層,其中,基礎服務層主要包括港口建設、運輸、裝卸、倉儲等基礎服務;輔助服務層包括了代理、船舶供應、維修、船舶檢驗、航運交易等輔助服務;支撐層主要包括航運金融、保險、信息化、教育、法律咨詢等衍生服務[1]。
寧波舟山港作為全球第一大港,2020年吞吐量近12億噸,連續12年保持全球第一,是服務長江經濟帶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核心載體。經過多年發展,寧波舟山港的港航服務體系基本完整、服務要素基本完備、航運服務功能基本健全。但對標寧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發展需求,與其他國際強港的服務能力相比較,寧波舟山港的港航服務能力尚有短板。2021年,寧波市出臺《港航服務業補短板攻堅行動方案》,立足寧波港航服務業發展特點,提出了近遠期補短提升的行動措施。
本文基于寧波舟山港發展條件,結合國內外發展經驗,謀劃發展策略,提出政策建議,為寧波舟山港的港航服務業提升發展提供參考。
1國內外港航服務業發展經驗
(1)促進航運要素聚集化發展。很多國際化大港都會將航運要素集聚作為港航服務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航運要素聚集在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形成有效的分工體系,降低人工、技術以及運輸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香港港積累了豐富的航運服務業基礎,其聚集程度很高,幾乎所有世界主要銀行、航運經濟、保險公司、律師行、船級社等都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2]。
(2)從傳統低端服務向高端港航服務業轉型。隨著港口的發展不斷升級,港航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從傳統的裝卸、堆存、中轉運輸、理貨、拖船、引航等業務,向航運金融、海事保險、海事仲裁、法律咨詢、航運信息等高端港航服務業轉型提升,同時帶動城市產業向高端服務業態逐步發展。例如,倫敦港在造船業、航運業不斷聚集發展后,其航運金融、保險等現代航運服務業也不斷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信息樞紐的功能為其成為國際知名的國際航運中心奠定了基石[3]。
(3)重視港航服務業中的技術發展和人才培育。隨著港口發展和需求提升,港航服務業將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提升。傳統的人工作業將逐漸被自動化設備取代,信息化、智能化將不斷促進港航服務效率提升和要素資源優化,高端航運服務業需要的更多是高端人才隊伍的智力服務。例如,上海港自1996年成立航運交易所以來,不斷拓展信息收集渠道,提高航運信息和咨詢服務權威性,發布航運價格指數、船舶價格指數等,成立港航、海事數據中心,強化人才培養能力,提升航運服務能級[4]。
2 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業發展基礎
2.1 港航服務業發展基礎
(1)港航基礎服務優勢明顯。2021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1.72億,同比增長4.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87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3%。港口及物流園區基本具備貨物裝卸、存儲、簡單加工、口岸服務、商貿服務等功能。此外,組建全程物流服務平臺,“易港通”、“萬聯網”、“物貿匯”等港航物流平臺快速發展。
(2)港航輔助服務逐步發展。目前,寧波舟山港拖輪、理貨、船代、貨代穩步發展,航運交易市場擴大。船舶燃油加注服務業務快速發展,寧波舟山港口對外輪直供保稅燃料油在2017年已達到240.2萬噸,同比增長近30%,成為國內第一大保稅燃料油供應港;2019年,浙江自貿試驗區實現保稅船用燃料油直供量410.27萬噸,同比增長14.2%。其他港航輔助服務,如船舶管理、維修等服務發展態勢良好,其中,修理船舶外籍船舶占比超過70%,客戶遍布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3)港航衍生服務初具基礎。寧波舟山港港航衍生服務主要包括海事仲裁、法律咨詢、航運金融、航運保險、信息服務、文化展覽等。目前,初步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其中,海事法律服務以省內業務為主,金融保險業務穩步增長,同時,具備航運特色的文化活動時有開展,提升了港航服務業影響力。
2.2 港航服務業發展短板
(1)要素聚集效應和輻射能力有待提升。促進航運要素聚集是航運發展的基礎,倫敦港擁有全球20%船級管理機構和1750余家航運事務機構,聚集了國際海運聯合會、國際海事組織總部等國際航運組織,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和影響力不斷鞏固[5]。目前,寧波舟山港內港航服務企業機構大多是本地企業,有國際、國內影響力航運服務機構較少,業務范圍大多也局限在省內范圍,輻射能力非常有限。
(2)港航服務層次有待提升。目前,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仍然集中在港口裝卸、倉儲、簡單加工、代理服務等基礎服務層,雖然在船舶供應、維修、船舶檢驗、航運交易等輔助服務已經初具規模,但整體發展仍然較為滯后,同時,航運金融、保險、法律咨詢、信息服務等高層次航運服務業發展尚不成熟。整體上看,港航服務業附加值較低,能級不夠,發展動力不足。
(3)港航服務保障體制有待完善。由于發展起步晚、人才短缺、城市發展能級限制等原因,與國際發達港口城市相比,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保障體制機制有待逐步完善,如航運金融保障待優化,法律配套不健全,航運人才保障體制不能滿足需求等。亟待有針對性地完善體制機制,改善港航服務發展的配套保障體系。
3 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業發展策略建議
基于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業發展基礎條件,結合國內外發展經驗,針對港航服務業發展的短板,本文對寧波舟山港港航服務業發展策略提出如下建議:
3.1完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
寧波舟山港港航基礎服務能力扎實,吞吐量連續12年全球第一,在巨大的貨運需求面前,更應當以物流服務為突破口,提高服務能力,完善物流服務體系。在市場層面,提升攬貨能力,面向全球構建攬貨服務體系;在基礎設施層面,著力構建鐵公水一體化的多式聯運體系;在物流服務層面,以港口為樞紐,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拓展港口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優化配送網點和配送路線,形成門到門的全程配送服務體系,并在整合物流鏈的過程中,優化船代、貨代、流通加工等服務能力。
同時,強化港航口岸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單一窗口”通關模式,簡化通關流程,提高口岸服務效率。加強與腹地各口岸部門協調,推動通關一體化建設。
3.2增強面向船舶的服務保障能力
首先,完善船舶檢驗服務體系,開展特種船舶、危險品船舶、江海河聯運船舶等檢驗技術研究,擴大船檢服務范圍。其次,提高船舶供應保障能力,強化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構建以保稅燃料油供應為核心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和以油品交易為主線的國際油品交易中心。再次,強化引航、拖輪、船舶維修、船員培訓等服務,優化拖輪資源配置,完善拖輪、引航一體化服務。最后,大力推進江海聯運船舶發展,優化江海聯運船舶,打造規?;慕B撨\船隊。
3.3構建港航服務要素交易平臺
做大做強各類港航服務要素交易平臺,筑巢引鳳,促進各類港航服務要素快速集聚,擴大服務的輻射能力。促進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重點構建以成品油、LNG、鐵礦砂、煤炭、糧食、水產品為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國際糧油和水產品集散中心。搭建船舶交易平臺,引進船舶交易商、保險公司、班輪公司等。充分對接航運企業和船員,推動勞務交易平臺建設。
3.4著力發展港航金融、法律等衍生服務產業
建議引導港航金融產品創新,培育產業基金、海事基金,探索多元化的港航融資方式,積極發展離岸金融,完善國際結算與支付系統,發展大宗商品貿易結算中心,開展跨境貿易業務。積極完善法律、咨詢服務體系,發展海事服務研究機構,大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法律機構和專業人才。
3.5智慧綠色港口服務體系
在智慧、綠色港口蓬勃發展的大形勢下,推動數字化改革和綠色港航建設在港航服務業中的深化。一方面,大力提升港口信息動態采集、監測和分析、決策能力,建設功能齊全、互聯互通、技術先進、安全高效的港航服務業信息化支撐平臺,拓展大數據、云計算、5G、北斗等高新技術在港口裝卸、倉儲、物流、代理、通關及衍生服務等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推動綠色港航有序發展,落實船舶排放區各項管控措施,推動港口低能耗發展,大力推廣岸電、LNG燃料等清潔能源使用,優化推廣港口防塵、廢氣污水回收措施,完善綠色港口監管體系,保障港口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4 政策建議
(1)推動港口一體化發展。建議推動寧波市、舟山市協調整合港口岸線、集疏運網絡、人才、資本等優勢資源,協同浙江及其他省市腹地,把握腹地運輸需求,在攬貨、物流運輸、口岸服務等方面建立更廣泛的合作,推動港口一體化發展。完善一體化管理機制,在財政、稅收、項目審批方面,強化溝通合作,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
(2)完善口岸服務、監管等體制機制。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契機下,推動以“單一窗口”發展為重點的口岸服務便利化,改變復雜的通關模式,發展更多創新舉措,實現全流程無紙化;完善海事服務體系,推動海事監管信息共建共享,提升應急事件處理能力;在疫情環境下,強化海關、邊檢機制創新,實現口岸監管高效、安全。
(3)推動港口智慧綠色創新。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鼓勵5G 技術、北斗定位、電子標簽(RFID)、無人駕駛等新技術在港口領域應用推廣;整合信息資源,鼓勵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智慧港口相關科技成果推廣和標準制定。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完善綠色港口監督組織機制,落實綠色港口發展主體責任,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標準,保障港航服務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毅. 寧波港航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寧波經濟(三江論壇). 2019(02): 28-30.
[2] 馮佳培,劉洋. “一帶一路”倡議與香港航運服務業發展新動力[J]. 中國遠洋航務. 2015(12): 48-49.
[3] 張麗. 倫敦發展國際航運中心的經驗及啟示[J]. 港口經濟. 2008(09): 54-56.
[4] 劉晉,孔磊,陳彥旻. 信息化助推自貿區航運服務水平提升[J]. 上海經濟. 2013(11): 37-39.
[5] 劉偉華,張雅莉,胡振宇. 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經驗及對深圳的啟示[J].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0, 37(03):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