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華 王甜甜 施慶慶
摘要:目的 分析在產科護理質量中疼痛護理的應用有效性及作用。方法 隨機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其中對照組45例產婦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試驗組45例采用疼痛護理干預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對兩組產婦的疼痛評分進行對比發現,對照組的疼痛評分為(6.51±0.83);試驗組的疼痛評分為(3.25±0.26),試驗組產婦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發現,對照組中十分滿意17例,滿意18例,護理滿意度為77.77%;試驗組中十分滿意29例,滿意15例,護理滿意度為97.77%,試驗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 在產科護理中采用疼痛護理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疼痛護理;產科護理;有效性;作用分析
婦產科產婦在分娩以及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同時有些產婦由于自身的耐受力不高,在承受分娩以及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緊張以及焦慮等負性情緒,導致疼痛的敏感度增強,對產婦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2]。基于此,本文將隨機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產科護理質量中疼痛護理的應用有效性及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其中對照組45例產婦中,年齡在22歲至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13±2.51)歲;試驗組45例產婦中,年齡在23歲至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15±2.50)歲,組間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式,嚴格監測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添加疼痛護理干預,其具體內容如下:①創建專業的疼痛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并請相關專家來進行指導,為護理人員進行疼痛護理相關知識以及操作的技能培訓,并制定出系統的培訓方案以及評價制度,同時根據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來對培訓方案進行優化,以此來對護理人員的疼痛護理水平以及護理質量進行培養和提高[3]。②經過全方面全過程的疼痛護理,為護理人員進行疼痛知識以及鎮痛藥物使用方法的講解,并對產婦的精神以及心理狀態進行分析,為產婦開展個性化的疼痛護理措施[4]。③注重對產婦分娩全過程的疼痛護理干預,對于產婦在產前出現的疼痛情況進行密切的關注并實時進行對應的分析,同時對產婦進行心理輔導,緩解產婦由于即將分娩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在產后可以應當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鼓勵產婦進行康復訓練,對于產婦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疑問,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給予解答,同時積極和產婦溝通,了解產婦的實際需求,并對疼痛護理方案進行優化[5-6]。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疼痛程度進行分析,總分為10分,分值與產婦的疼痛程度呈反相關;通過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0.0處理計數(χ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疼痛程度評分對比
對兩組產婦的疼痛評分進行對比發現,對照組的疼痛評分為(6.51±0.83);試驗組的疼痛評分為(3.25±0.26),試驗組產婦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發現,對照組中十分滿意17例,滿意18例,護理滿意度為77.77%;試驗組中十分滿意29例,滿意15例,護理滿意度為97.77%,試驗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疼痛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體征,和人體的認知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很大一部分產婦因為缺乏對疼痛知識的了解,再加上產前對分娩的疼痛過度恐懼等原因,很容易出現焦慮以及緊張的情況,導致產婦對于疼痛的敏感度增強,影響到產婦的分娩結局[7]。因此,在對產婦護理的過程中,疼痛護理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培訓以及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產婦對于疼痛知識的了解,降低產婦心中的恐懼感。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通過疼痛護理的試驗組,在疼痛程度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采用疼痛護理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的質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賈亮,李興. 標準化康復訓練流程對老年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纖維蛋白原影響分析[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9,21(2):185-186.
[2] 楊美麗,吳振綱,葉勵超,等. 鏡像視覺反饋對腦梗死后單側空間忽略患者的康復療效[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21(1):45-48.
[3]朱勝玲,王學艷,胡穎穎,等. 疼痛護理對脊柱外科手術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9):1550-1551.
[4]杜熒,邵廣美,華薇,等. 產科護士剖宮產產婦疼痛處理能力及影響因素調查[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1):4015-4018.
[5] 姚金帥.小兒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對血氣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6):721.
[6] 胡榮喜.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診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6):31+33.
[7]劉琴,潘燕,羅斌,等. 疼痛護理培訓對護理高職生疼痛管理知識和態度的影響[J]. 中華護理教育,2018,15(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