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耀 王曉陽 宋晨 劉鳳謹 劉珂
摘 要:抗疫精神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具有特殊的時代價值,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全國人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精神、民族精神、團結精神等統統凝聚并形成了抗疫精神。將新時代的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真實動人的疫情一線奮戰人員的案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抗疫精神 戰疫精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1 前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來的快控制的也快。在抗擊疫情的偉大戰疫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不僅取得了每個抗疫階段的持續勝利,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凝聚出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傳承了優秀的中國文化傳統,展現了中華民族不會被困難輕易挫敗的優秀品質。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需要這種民族凝聚和不屈的優秀精神。將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去,具有深遠的意義。
2 “抗疫精神”的基本內涵
回望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在一個個逆行的身影與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中展現出來。抗疫精神是一個五千年歷史文化精神的傳揚和繼承,是最硬核的愛國主義教材,也是當代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下的代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財富。
2.1 逆行而上的愛國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是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在這個時候,眾多科研工作者、醫生護士、軍人、記者……全都奔赴到了抗疫前線,成為了在他們各自領域里最美的抗疫戰士。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在央視新聞里向全國人民給出病毒可以人傳人以及無特殊情況不要去有疫情的地方警告后,自己卻逆行而上,坐著去往武漢的無座補票火車奔赴抗疫前線。在艱苦的抗疫過程中,廣大的逆行者們以身為盾為祖國的安全、人民的健康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這種逆行而上的愛國精神,筑起了人民內心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2.2 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向全世界共產主義同胞們發出的戰斗口號,這句跨越了百年時光的抗戰口號如今仍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每個人都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在行動,每個人都有努力。這場疫情,證明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團結精神。
2.3 有令必行的擔當精神
武漢發現疫情后,為貫徹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戰略決策,防止新冠病毒的大面積擴散緊急封城。不光武漢人民積極配合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全國上下各個省市也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人民自覺居家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擔當實現了當初趕上時代的末班車到引領時代的新潮流的偉大進步。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華兒女服從命令齊心協力,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完美詮釋了自己的使命。
2.4 堅定信心的樂觀精神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突然性,醫院床位緊張、醫療人手不足,醫療人員被感染死亡的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時有發生。再加上疫情傳播復雜,人們不免產生緊張、焦慮、恐慌的情緒。但是隨著黨中央對疫情狀況有了了解后快速部署并調動各方資源,各業專家和工作人員奔赴一線全力救治病患,表現出了極大的必勝決心和樂觀主義態度。漸漸地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受到良好的控制,治愈病例不斷增加,患病案例也不斷受到控制并漸漸減少。
2.5 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抗疫期間要將科學的信念貫徹始終,必須相信科學杜絕謠言。在國家科技攻堅項目負責人張伯禮和科學院陳薇院士的帶領下,這次抗疫科研防控戰打下了漂亮的翻身仗。我們不僅成功快速研發了新冠試劑盒,大大提高了現場疫情及時確認工作的效率,還在陳薇院士及其團隊的日夜攻堅的努力下,成功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我國科研人員,在疫情最嚴峻的階段,用最短的時間,實事求是、攻堅克難,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的科學力量。
3 “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教育的意義
抗疫精神隨時代產出,但是其精神內質卻可以不被時代忘記,因為其可以成為我們持久于心的精神動力。高校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階段,把抗疫精神傳輸給他們,必能使他們的思想和精神受到洗禮,也必將對他們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具體來說,將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之中的價值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3.1 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在高校思想教育體系中融入內涵豐富的抗疫精神,對于激發學生愛國思想,為思政教育提供優質資源意義重大。傳統高校思政教育里,也有許多隨時代發展而產生的進步精神,例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載人航空航天精神等等。抗疫精神同他們一樣,作為時代的進步產物,有著重要的價值和豐富的內容,在教學中融入抗疫精神,有利于思政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在新冠疫情抗擊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抗疫精神”是當前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當代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
3.2 為樹立大學生正確價值觀提供了幫助
抗疫精神凝聚了愛國精神、民族精神、團結精神等一種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內容,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信念,幫助他們排除困難,努力擺脫迷茫,確定人生價值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抗疫精神,就相當于同時給學生們輸入了勇往直前、同舟共濟和胸懷天下的優秀品質。這有利于引導大學生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
3.3 為培養大學生優秀品格創造了條件
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青年的進步,青年受到正確的教育才可謂上進的青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大學生培養成具有崇高理想、社會責任意識強、具備艱苦奮斗精神的新時代的新青年,就需要將新潮的理念和正確的思想灌輸給大學生。抗疫精神就為培養大學生優秀品格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抵御消極思想和怠惰情緒的侵蝕,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都有著真正的實效。“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下時事結合起來的體現,抗擊新冠疫情是當下每一個大學生都經歷過的具有時代意義的事件,甚至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也參與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活動,這種更加貼合大學生現實的“抗疫精神”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也更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理解“抗疫精神”,從而在抗疫精神中,實現對自身品格的完善與發展。
4 將“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教學的實踐路徑
新冠疫情下我們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共同抗疫的路上,為加強大學生共同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要努力探索將抗疫精神融入進高校課堂的實踐路徑。將抗疫戰斗中出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跡作為教學案例中,教導學生學習英雄的品格,成為一個堅定地理想主義者,為國家、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做出最大的努力。
4.1 依托科技力量,創新大學生思想教學方式
抗疫期間,各大高校為了不落下學生的學習進度,紛紛搭建了自己的云課堂,以確保學生學習效果保持正常。同時,教育部也在積極整合國家、地方等優質的教學資源,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優質網絡課程。師生可以通過云端,發布教學資源、學習體會、上交課堂作業等。學生通過云端課堂,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云上思想政治教育課上關于時政展開交流互動,對于時政的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而云課堂的建設與完善同時也是對現代教育模式的創新與發展,依托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云課堂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彌補學生無法實現線下學習而展開的教育實踐活動,而對云課堂的應用將不局限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云課堂的模式也將繼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甚至向更多的領域運用與展開,這主要是因為云課堂的開展能夠彌補當代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云課堂的運用能夠有效整合教育發達地區的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傳輸到教育欠發達地區,使教育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將是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與實踐。將“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學中去,其融合到不僅是精神,還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重要創新與實踐。
4.2 疫情案例進課堂,豐富大學生思想教育內容
在全國人民共同抗疫的特殊時期,高校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將在抗疫過程中各個典型事跡的代表人物聚焦出來,發揚他們身上體現的中國精神,為我國在抗疫中展現的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進行濃墨重彩又細致務實的描述。挖掘在抗疫期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強化其價值引導作用,帶領大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災難面前,疫情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每個人都離不開彼此的陪伴和幫助,各行各業人士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出屬于自己的努力。在這樣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個平民英雄挺身而出,在關鍵的時刻,他們沖鋒向前,為人民換來平安和幸福。作為我們的榜樣,高校思想政治課堂就可以融入他們的事例,將他們的抗疫精神傳播給大學生們。同時為了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通過微動畫、微電影或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大學生更加切身體會到抗疫的過程中去。例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利用家里的各種材料,模擬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長時間佩戴口罩勞動、穿上密閉的隔離服不停的工作、減少喝水的次數等等。國是家,有國才有家,為了國家的和平昌盛而努力奮斗是每一個個體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所在。
將疫情案例融入到高校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去,抗疫案例也不局限于在抗疫期間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人物事跡,也可以融入一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行業或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攜手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這些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突出貢獻的行業或企業所做出的努力與奉獻,相較于個人案例而言具有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行業或企業都受到了疫情的沖擊與影響,企業經營遭受一定程度的打擊,但在這其中仍有一批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沖鋒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抗疫精神不僅體現了企業領導者具有高度的奉獻精神與責任意識,更是體現了當代中國企業身上所具有的獨特企業文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下,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個人或事單個企業的得失,他們更多考慮的是整個社會的得失與艱難。例如曹操出行在疫情期間就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為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志愿者們提供免費的愛心出行服務,勇擔社會“逆行者”,而曹操出行也因為它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了“全國出租租賃汽車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進企業”稱號。這些企業或行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沖鋒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的案例也體現了“抗疫精神”,以教學案例的形式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學中去,對于這些企業與行業而言也更是一種激勵。
4.3 深挖教學資源,多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以往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的宣傳教育都是在書本和教室里進行,因為年代久遠學生們不可能親身經歷歷史現場病和歷史偉人對話。所以,久遠的精神雖然有其傳揚的地方,但是學生缺乏感同身受的體會,也就很難產生心靈上的強烈共鳴。[3]同時,當代大學生渴望有吸引力的課堂,排斥枯燥乏味的說教,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一個總體的課程安排考量,還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客觀需求。抗疫精神作為當代最新的時代精神,它就存在于我們身邊,不論大小人物,無論是護士醫生、警察、科技工作者、環衛工人或快遞小哥,他們的背后都有著許多新鮮有意義的故事和事跡。將他們的故事,聯系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再開展相關主題實踐活動,比如醫院重癥監護室、社區防疫卡點等地的切身實踐,讓學生們切身體會一線抗疫人員的艱辛。比起只是枯燥的課堂講解,老師說起實時發生的身邊的故事,甚至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際體會一線人員的工作,更能讓他們形成難忘的記憶,并使得抗疫精神在廣大高校學子的心中深深扎根。
更有說服力的教學資源也往往存在在我們的身邊,想要挖掘更加深入形象的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教學資源,可以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請到高校課堂中去給同學們上一堂特別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他們可以是奮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可以是嚴守抗疫防線的交警叔叔,亦或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者,由他們通過結合自身的抗疫經歷,向同學們講述有關他們的抗疫故事,能夠極大程度地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抗疫精神”,能夠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的偉大。從身邊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志愿者們的切身經歷著手,讓他們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近距離的交流與學習,這樣的思想政治教學課程對于學生們而言將會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而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是不可多得的。單純的通過講述有關“抗疫精神”的典型人物與事例對于學生而言可能顯得有距離感,但當這些真正參與了新冠肺炎疫情抗擊志愿活動的代表們走進課堂將會給學生們帶來更加深刻的體驗。
5 結語
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將抗疫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導大學生在疫情防控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要發揮抗疫英雄的榜樣示范作用,用抗疫過程中涌現的動人故事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由內而外地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項目名稱:“戰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項目編號:2021QJC011。
參考文獻:
[1] 歐庭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創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9(6):104-110.
[2] 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02-15(2).
[3] 苑素梅,亓萌雪.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教學路徑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20(36):107-114.
[4] 田克.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實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3):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