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穎 李晶晶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將中醫食療法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護理中產生的護理效果。方法:從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66例患者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33人,對照組患者治療時使用一般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時使用中醫食療法進行輔助,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97%,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8.79%;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中醫食療法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護理中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應廣泛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臨床護理中。
關鍵詞:中醫食療法;肺結核病人;護理效果
前言
肺結核屬于呼吸系統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此病屬于慢性病,恢復時間以及病程較長,當人們患有此病時,會出現咳嗽、咯血、咳痰、盜汗、發熱等癥狀,嚴重消耗人體內的蛋白質以及能量,從而出現營養失衡。肺結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服用抗結核藥物會引發胃腸道不良反應,因此,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吃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為患者的補充營養物質。除此之外,引發肺結核的主要原因便是結核桿菌,其不僅會對患者的肺部造成破壞,還會使患者的神經系統發生損壞,當人體內的植物神經受到損害后,對會其肝臟的新陳代謝產生不良影響,降低患者肝臟儲藏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進而降低患者的抵抗力[1]。為了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醫護人員應將中醫食療法加入其護理中,根據食物的藥用功能進行合理搭配,為患者的恢復提供幫助。本研究從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66例患者進行研究,探究分析將中醫食療法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護理中產生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66例患者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33人。對照組男患者22人,女患者10人,年齡在20歲到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21±3.68)歲,觀察組男患者19人,女患者14人,年齡在22歲到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6±2.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 P >0.05 ),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此組患者服用西藥進行治療,護理人員為其提供一般護理內容,保證患者飲食正常,治療15天后觀察效果。
1.2.2觀察組
此組患者在服用西藥治療的過程中,使用一般護理模式展開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加入中醫食療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設計食譜,主要內容如下:
①陰虛火旺型肺結核患者食譜
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食用滋陰降火的食物,例如中醫食療法中的天地粥。此粥主要食材為100克大米、30克生地、30克天門冬,先將兩味中藥洗干凈,放入清水中煎煮,再將大米放入藥物煮出的湯汁中,熬制成粥,保證患者在一日之內將這些粥吃完。
②肺陰虧虛型肺結核患者
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食用潤肺滋陰的藥物。食療中的食材包括南杏仁、蓮子、蜜糖、雪梨、百合、海蜇皮、白木耳等等,制作食療時,將一個雪梨洗凈后切片、放入10克南杏仁、60克海蜇皮,將食材放入砂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煮沸。煮沸后15分鐘,將蜜糖(適量)放入砂鍋中,每天服用一次。
③陰陽兩虛型肺結核患者
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食用補益精血、扶陽滋陰的食物,例如中醫食療中的五味雞,主要食材有母雞、32克五味子,將母雞洗干凈后去掉內臟,在其腹中放入五味子后進行縫合,將雞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文火慢燉3小時后便可食用。
④陰氣耗傷型肺結核患者
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食用益氣養陰的食物,例如中醫食療中的黃精粥,主要食材有60可粳米,將其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粥,煮好后加入適量白糖,為了提高滋養效果,也可在粥中加入10克黨參、10克沙參。
以上患者食用15天以上觀察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類,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沒有任何改善則為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有所改善則為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明顯改善,能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則為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各項指標正常則為治愈。計算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x2進行檢驗,組間差異值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15人,有效7人,顯效10人。無效1人,治療有效率為96.97%,對照組患者治愈6人,有效8人,顯效12人。無效7人,治療有效率為78.79%;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合理的飲食搭配不僅能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還能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對于肺結核患者來說,其消化功能較弱,在飲食上應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采用最簡單的燉、蒸、煮方式進行烹飪。避免食用韭菜、生黃豆、奶油以及油炸食品,保證粗細搭配,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合理飲食[3]。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97%,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8.79%;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中醫食療法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護理中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應廣泛應用在肺結核病人的臨床護理中。
參考文獻:
[1]王安. 中醫護理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 2016, 35(13):1.
[2]薛娟敏, 劉麗, 李芳,等. 中醫護理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評價[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19(12):3.
[3]蘇麗紅.中醫護理對肺結核咯血患者的應用體會[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000(0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