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探宇,吳天寶,翁家銀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當前社會,由于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缺乏“陽剛之氣”的現象愈加明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引起全社會的重視。2021年1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的《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號(教育類410號)提案答復的函》提出:要注重青少年“陽剛之氣”的培養,將從加強體育教師配備、加強學校體育制度頂層設計、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及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青年報》認為,人們關注這個問題,不僅是擔心青少年外部審美的不良傾向,更擔心青少年內部精神失去陽剛之氣,一個民族的集體審美或多或少地會對精神氣質產生影響,這才是人們最需要注意的,也正是由此出發,學校需要對青少年進行審美教育,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縱觀國內對培養青少年“陽剛之氣”的研究,多是僅從體育角度出發的,很少有和美育結合起來開展研究的,而健美操是集音樂、舞蹈、體操、美學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健美操課程的教學目標,與其他體育課程目標相比,有著更鮮明的美育色彩和更豐富的審美內涵,健美操課程既是健與美的完美結合,也是體育與美育的有機統一。因此,本文從健美操教學視角出發,結合健美操課程體育和美育的功能與價值,分別從體育和美育兩個方面分析培養青少年“陽剛之氣”的途徑和方法。
“陽剛之氣”并不等于簡單的“行為男性化”,它包括強健的體魄,陽光自信、奮發向上的心態,自強不息、勇于拼搏、敢于擔當的美好品質,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很多學者認為“陽剛之氣”是專門對男性的要求,“陽剛之氣”雖然多形容男子特征,但這些優秀品質并不是男生的專屬,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中女生也需要具備“陽剛之氣”,從外在言行、行事準則上應表現出自信、正氣、果敢、大方,從內在氣質和品質上應體現出堅強的意志、拼搏進取的精神,這些都是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優良品質。從教育部答復的原文來看,強調的是要通過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形式來更多注重青少年“陽剛之氣”的培養,顯然,這種培養是不分男女面向全體的。教育部在官網引用了《中國教育報》中楊三喜發表的《培養“陽剛之氣”并無男女之分》來表明所有青少年都需要培養“陽剛之氣”。
21世紀以來,不管是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還是因為個人的因素,青少年缺乏“陽剛之氣”的問題愈發嚴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2021年4月對1 51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5%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的青少年需要培養“陽剛之氣”,對于這個調查結果,應該深入分析其背后青少年“陽剛之氣”缺乏的真正原因。
2.1.1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體格發育、人格形成、品格塑造的重要階段,部分家庭給青少年成長提供的條件不夠積極正確,存在青少年受家長的過度保護、“溺愛”等問題。青少年缺少獨立擔當的機會及探索性、冒險性的行為,導致其缺乏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性格軟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2.1.2 社會環境熒屏偶像是青少年追捧和模仿的對象,當下媒體流行的“小鮮肉”“花美男”備受熱捧,部分明星追求皮膚白皙、身材纖細,所帶的“撒嬌”“賣萌”“陰柔風”成為“陽剛之氣”的反向樣板,對青少年的偶像觀造成誤導。此外,“網絡紅人”現象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可謂極大,一些為搏眼球貼著個性標簽的負面視頻,并以此為美和追求,嚴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相反冬奧健兒谷愛凌的一句“美不是瘦,美是有力量”,能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與審美觀,這樣的“名人”才應該成為青少年的新偶像。
2.1.3 學校教育美育在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而目前在校園美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在校園美育的認識上存在偏差,對審美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美育處于教學的邊緣化地帶,難以保障美育的質量,從而未能對青少年的審美教育、審美觀念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導致青少年盲目追求“瘦就是美”等的潮流。
2.2.1 精神層面從青少年精神追求來看,他們都渴望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喜歡追逐當下流行的事物,但青少年往往只關注事物的表面,而忽視事物的本質,甚至分辨不清是非對錯,盲目模仿他人的不良行為,忽視道德、精神、價值層面的價值,從而出現價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問題,青少年自身的精神追求也變得盲目,超越了社會的現實條件和自身的已有條件的制約,這種超前或滯后的追求取向,在很多時候是消極的,甚至是有害的。
2.2.2 物質層面從青少年物質需求來看,青少年個體的能動性對物質需求進行著無數次沖撞式的嘗試。例如,對潮流新品有著迫切的體驗,對網絡游戲有著執著的迷戀,他們異常需要得到其所需要的物質補償。因此,青少年常會過分追求自己的利益,導致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孤立于他人、不善于合作、缺少朋友、性格孤僻、人際關系差等情況。另外,青少年在享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其遇到困難可能會逃避退縮,生活態度不積極,導致缺乏責任感和進取心。以上種種均不利于青少年“陽剛之氣”的形成。
健美操是一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它具有較高的教育功效與審美價值。健美操既是一項體育技能,又是一項藝術特長,可以說,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體育項目。
青少年正值身體迅速發育時期,通過健美操教學,青少年在掌握健美操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能改善自身身體形態,促進其體態發育,塑造青少年發育期健美的體形,使其身材勻稱、體格強健,進而培養良好的氣質與品德修養,更充分地體現青少年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優良品質。
健美操是具有高度藝術性的運動項目,青少年在音樂的伴奏下,可以通過形體、動作來展現美,健美操課程中美育的滲透性特點,使青少年能夠在運動中接受審美教育,并通過審美實踐培養青少年對運動美的感受,提高青少年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引導青少年自覺追求健康活力和陽光健美,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健美操從體育角度,可實現青少年身體形態的塑造;從美育角度,能提高青少年的審美素質。通過健美操兩育之間的相互作用,能有效塑造青少年的“陽剛之氣”,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之“四位一體”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學校體育提出的新目標。一方面,“四位一體”學校體育目標所包含的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恰好都是“陽剛之氣”所需要的,實現“四位一體”學校體育目標的過程,也是青少年“陽剛之氣”的養成過程。另一方面,健美操不僅能鍛煉青少年身體,增強體質,在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和協調身心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優雅輕快的音樂節奏下,身心愉悅、精神飽滿地進行運動,青少年能夠陶冶情操、享受樂趣;其次,通過健美操特有的身體姿態、身體素質練習,不僅能使青少年身體各部位的關節、韌帶、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使人體變得勻稱健美,而且還能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再次,在健美操集體項目中,需要多人相互協作完成托舉與配合動作,要求動作、隊形整齊一致,需要青少年團結一心匯聚成一股拼搏之力,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集體主義觀念、健全人格;最后,健美操訓練和比賽的過程與其他運動項目一樣,都需要經過長期性和艱苦性的訓練,其一定的運動負荷、復雜的操化動作、高超的難度技巧,可錘煉青少年不怕困難、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質。
綜上,培養青少年的“陽剛之氣”與“四位一體”學校體育目標的價值取向非常契合,具有同向的目標定位,而健美操教學不僅是塑造“陽剛之氣”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四位一體”學校體育目標的載體,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5.1.1 教會在教會青少年健美操基本運動技能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和形式的設計,通過雙人、三人、五人等多人組合進行各種操化、難度、過渡連接的合作以及隊形的變換,在運動過程中增加青少年之間的凝聚力,培養青少年團結協作、相互幫助等集體榮譽感,幫助青少年體會和領悟“陽剛之氣”中心理和精神層面的要義。
5.1.2 勤練青少年在健美操練習中,教師要注意創設困難情境,一方面,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較難的難度動作,讓青少年在攻克難度動作中體驗勇氣、果敢和堅忍;另一方面,在訓練中漸進式地增加負荷量和負荷強度,青少年在承受一定強度的運動負荷后會產生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在這樣的情境中,健美操訓練會充分動員青少年心理、生理能力的潛能,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自然而然隨之提升。
5.1.3 常賽體育教學培養青少年“陽剛之氣”的學科優勢就是“賽”,或者說競爭、挑戰。因此,健美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以賽促練”的方法,多組織青少年參加競技性的健美操比賽,并通過運用多樣的競賽方法激勵青少年,調動青少年的參與熱情,激發青少年的良性競爭,進而提升青少年的“陽剛之氣”。
5.2.1 音樂美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可以選擇富有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氣概的、有較強節奏感與力量感的背景音樂,能夠營造振奮激昂、激情競技的氛圍,感染青少年情緒,鼓舞青少年的運動熱情,如在健美操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曾以《男兒當自強》《滿江紅》做過背景音樂,通過用這種充滿積極、陽剛、有朝氣的背景音樂,可以讓青少年在運動中充滿激情,保持樂觀和向上的心態。
5.2.2 動作美教師在設計編排健美操動作時,操化動作、連接動作的姿態、風格要與“陽剛之氣”相結合,健美操中的第二風格也可以將傳統武術、民族舞蹈、球類和街舞等一些動作元素融入,并通過單個動作、組合動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的變化去展現力量之美和陽剛之美。
5.2.3 表現美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青少年表現美的重要性,青少年通過對自己所展示的美的觀賞,能得到豐富的美的體驗,以此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審美意識及審美要求。同時,注意培養青少年豐富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雖然不是具體的健美操的動作,但卻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帶給自身極大的感染力,使青少年呈現出一種自信、朝氣蓬勃的感覺,將整個精神狀態和自信的笑容表現出來,這樣能讓青少年更加積極向上。
基于健美操的體育與美育角度培養青少年的“陽剛之氣”,體育角度可以與教會、勤練、常賽的基本要求緊密結合起來,美育角度可以在音樂美、動作美、表現美中展現“陽剛之氣”,通過兩育之間的協同效應,最終能對青少年“陽剛之氣”的塑造起到積極作用。
體育與美育的有機結合是實現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塑造青少年“陽剛之氣”的重要途徑,培養青少年的“陽剛之氣”,在重視學校體育作用的同時,體育教學中的美育也不可忽視,體育美育需共同推進,將審美教育融入學校體育,以體育人、以美化人。健美操課程的實施過程,也是體育與美育的融合過程,其項目自身的特點與運動規律決定了該項目培養“陽剛之氣”的意義與社會實用性,通過健美操教學,不僅能幫助青少年增強體質,塑造美的形體,發展青少年的運動能力,還能增強青少年的審美體驗,提高青少年對美的鑒賞能力,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審美教育,養成正確的審美觀,達到身體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結合,從而展現當代青少年的精神風貌,塑造“陽剛之氣”。此外,通過健美操體育和美育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可以充分發揮健美操課程的功能與價值,能夠促進“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實施,推動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日常化、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讓每一個青少年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體育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