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桃園路小學 潘巧玲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賞識教育理念的推出,也開始在更多的學校教育中實施起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賞識教育,鼓勵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學習體育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因此,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身體素質,進行形式多樣的賞識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從而達到推動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首先,教師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處于輕松舒適的氛圍中,教師可以用聊天的方式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他們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的學習中來。例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明星,教師就可以通過這個話題進行拓展,講授一些籃球技術;有的學生喜歡舞蹈,教師則可以從體育健美操的角度與學生進行討論;還可以組織體育游戲,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幫助他人。小組間共同合作完成相應的體能訓練任務,這時教師就可以抓住機會先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逐一提出表揚,然后借機傳輸合作、競爭、互助的體育精神,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學校要積極為學生舉辦各種形式的運動會或單項競技比賽,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體育水平的平臺,以此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好勝心,為學生打造一個具有競爭意識,奮發向上的學習環境。
賞識學生應從尊重學生開始,給學生充分的尊重,以欣賞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為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學生的一份真情,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榜樣,才能感動學生,使學生在教師認同的目光中健康成長,從而擁有良好的體育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學專家曾經指出,如果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體育鍛煉,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由自主地跟著教師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有的體育教師喜歡打籃球,且技能技巧掌握得非常好,那么這些學生通過教師的訓練和指導也會對籃球運動產生極大的興趣,教師可從中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其他體育運動也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在進行體育課程時,教師可以把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傳授給學生,并且讓學生以自己的能力為榮,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來激勵學生。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培養他們的體育精神。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需要層次理論中說:“人的最基本需要是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傳統的師道尊嚴讓學生覺得壓抑,不敢大膽地表現自己,很多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靦腆、膽小、不敢發言,會表現出很害羞的樣子,再加上小學生在心智發育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有些學生很不善于去表現自己。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心里的想法和體育鍛煉的習慣,再通過一些教學方式去引導和改變學生。比如,對于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就要充分尊重他們的自尊心,以委婉的方式去鼓勵他們,使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行體育鍛煉。有的學生比較害羞,不善于與其他人進行合作,教師可以改變之前的教學方式,通過互聯網在線平臺讓學生通過錄制的體育鍛煉視頻進行學習,并讓學生將自己體育鍛煉的視頻錄制下來,發布到網上,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對學生發布的視頻進行一一評價,并且給他們適當鼓勵和建議,這樣就能彌補那些不善表達學生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要結合不同的學生特點去嘗試不同的方法了解學生,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從而很好的將賞識教學應用到體育課堂之中。
提到體育,就會讓我們想到很多體育項目,如乒乓球、足球、排球,田徑等。體育屬于一種運動競技類的項目,如果一旦牽扯到比賽,勢必就會有輸贏。在小學生的體育課程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而且還可以借助體育項目中的比賽給學生傳遞正確面對輸贏的理念,不能因為一時失敗就垂頭喪氣,也不能因為一時成功就忘乎所以。比如,在進行籃球比賽時,教師都會把班級學生分若干個小組,一場比賽下來,肯定就會分出兩組之間的勝負,小學生都有著好勝的心理,輸的這一方肯定不甘心,甚至會覺得自己并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實力,心里耿耿于懷,認為輸球是丟面子。當比賽結束之后,教師要給學生講解一些國際比賽中的案例,讓他們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比如在參加奧運會比賽時,我國很多優勢項目卻因為種種原因失敗的案例,告訴學生,比賽是重在參與,我們享受的是比賽的過程,不要太看重比賽的結果。教師可以通過賞識教育讓學生明白,不管成功與否,都要正確看待輸贏。
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個性。作為體育教師,在集體上課的時候,除了要與小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之外,還要以尊重的態度對待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賞識教育策略。比如,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如果他們憑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項運動強度較大的運動時,教師應該表揚他們,或者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來鼓勵他們這種精神,讓這些學生產生奮斗、拼搏、超越的體育精神。教師為了加強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的體能,也可以對他們進行加強體能的訓練,鼓勵他們積極鍛煉,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如果是體能好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超額完成了特定的訓練任務時,教師也要對他們進行表揚,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小學生在完成課內訓練項目的同時,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鍛煉項目,并且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讓他們不斷鞏固和強化自身的運動優勢,進而推動其個性化成長。對于那些平時比較懶散、不愛運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他們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來要求他們進行定時訓練。教師要通過賞識教育,以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熱愛運動,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保證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小學生的體育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就要讓他們徹底喜歡上體育這門課程。在目前的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小學體育課程中一定要強調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學習意識。為此,體育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喜好,將體育課堂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將枯燥的理論教學轉變為體育小游戲,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體育小游戲來強化體育鍛煉。體育課程除了理論知識的傳輸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的實際鍛煉,加強體育活動中對體育技巧的感悟和理解。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應選擇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模式,結合小學生愛玩愛鬧的特性設置一些體育小游戲,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進行仰臥起坐的鍛煉,讓父母監督學生按規定完成幾組仰臥起坐,讓他們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同時,在課堂上,教師為了檢驗學生在家里的鍛煉情況,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仰臥起坐比賽,按小組進行比賽,哪個組的成員在規定時間內做得最多,哪個小組就獲得勝利,獲勝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參與度,又能培養他們的集體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能讓學生在鼓勵下獲得自信,能喚醒學生內在力量。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賞識教育,對體育教學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賞識教育用在自己的學科之中,使學生在得到體育鍛煉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