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麗 楊玉珊

摘 ?要:目的 ?對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在小兒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運用效果情況進行觀察與探析。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實施腹腔鏡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每組30例。甲組采取喉罩通氣全身麻醉,乙組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兩組患兒的麻醉效果進行觀察與比較。結果 ?甲組患兒麻醉誘導前、插入喉罩或氣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的血壓和心率與乙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兒插入氣管導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血壓和心率均高于本組麻醉誘導前水平,且高于甲組患兒相應時間點的血壓和心率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小兒腹腔鏡手術中采用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可獲得較好的麻醉效果,具備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喉罩通氣;全身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031-02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手術已逐漸成為臨床上一種較為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并廣泛運用于多個科室,小兒外科亦是如此。但在手術治療期間,麻醉方式的選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因此,選取合適的麻醉方式是非常關鍵的。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現今臨床上較為常用的麻醉方式,雖然該種麻醉方式在手術中可起到一定的成效,但極易引起并發癥,從而不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1]。有報道[2-3]指出,在全麻手術中采取喉罩通氣,可取得較好的療效。對此,本研究選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實施腹腔鏡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探析該種麻醉方式的臨床運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實施腹腔鏡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每組30例。甲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48±1.31)歲。乙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92±1.4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家屬對此項研究知情,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單縣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滿足腹腔鏡手術的相關指征。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者;②患有先天性疾病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兩組患兒在手術之前,均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術前6 h禁止飲食,麻醉0.5 h之前,對患兒予以0.02 mg/kg阿托品(生產企業: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2021498)+3 mg/kg的苯巴比妥鈉(生產企業: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7384),肌肉注射。對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加以嚴密監測,對所有患兒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甲組患兒實施喉罩全身麻醉,首先對患兒行麻醉誘導,所用藥物有:0.8 mg/kg咪阿曲庫銨[生產企業:上藥東英(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32]+2 mg/kg丙泊酚(生產企業: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
2 μg/kg芬太尼(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508),靜脈注射。隨后,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為其選取合適的喉罩,若患兒體質量為5~10 kg,可選取1.5號喉罩;若體質量為10~20 kg,可選取2號喉罩;若體質量為20~30 kg,可選取2.5號喉罩。在正式開始手術之前,再對患兒予以4 μg/kg芬太尼;此外,為維持麻醉效果,可為患兒靜脈泵入60~100 μg/(kg·min)的丙泊酚+0.15 μg/(kg·min)的瑞芬太尼(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4),其中,丙泊酚劑量可結合患兒的生命體征、實際麻醉情況予以調節。
對乙組患兒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兒所用麻醉藥物同甲組相同,再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為其選取適合的氣管導管。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不同時間點(麻醉誘導前、插入喉罩或氣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的血壓和心率變化情況。
觀察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情況,如咽部不適、胃-食管反流、喉痙攣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咽部不適+胃-食管反流+喉痙攣)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不同時間點血壓和心率變化比較
甲組患兒各時間點的血壓、心率與乙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兒插入氣管導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血壓和心率均高于本組麻醉誘導前水平,且高于甲組患兒相對應時間點的血壓和心率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甲組患兒出現咽部不適1例、胃食管反流1例、喉痙攣0例,發生率為6.67%(2/30),乙組患兒出現咽部不適3例、胃食管反流3例、喉痙攣2例,發生率為26.67%(8/30),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320,P<0.05)。
3 ?討論
腹腔鏡是現今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術式,具有微創小、術后恢復快、疼痛小以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但在對患兒實施該種術式時,往往會因各種原因如腹內壓、體位等,致使患兒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受到影響,因此,選取合適的麻醉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腹腔鏡手術中,氣管插管是一種十分常用的全麻方式,其能在一定程度緩解手術操作對患兒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保障通氣與氧合,因此,此方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實施該項操作極易對患兒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繼而誘發喉頭水腫,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出現輕度的水腫,同樣可引起呼吸道梗阻,繼而對手術的正常進行及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4-5]。喉罩屬于一種新型的通氣工具,它是在生物工程技術基礎之上,充分結合人體口咽部的解剖特征研制出來的,不但能使患兒自主呼吸,還能對患兒予以正壓通氣[6]。相較于氣管插管,喉罩的使用更為簡單,不會損傷人體的喉頭及氣管,且不會對循環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因而可更好地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喉罩可對患兒的呼吸道進行主動控制,避免患兒在麻醉時呼吸道難以控制的情況,還能有效降低患兒在淺麻醉時喉痙攣等癥狀的發生。
本研究發現,甲組患兒各時間點的血壓和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乙組患兒插入喉罩或氣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相應指標均高于本組麻醉誘導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腹腔鏡手術中采用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可獲得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鄒寶莊.喉罩全麻在小兒腹腔鏡疝囊結扎手術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20(39):95-96.
[2]張丹妮,黃再青,任玲.比較喉罩通氣與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9):26-27.
[3]譚宛敏,王杰榮,郭兆麟.喉罩在小兒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中的應用及其對血流動力學、復蘇時間的影響[J].中國醫刊,2019,54(4): 392-395.
[4]吳雄輝.喉罩通氣全身麻醉用于小兒腹腔鏡手術中的價值觀察[J].心理月刊,2018,10(6):122-123.
[5]馬亞普.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對膽囊結石患者術中心血管應激反應及術后拔管時間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20,36(10):55-56,66.
[6]胡海游,田毅.小兒全身麻醉應用喉罩通氣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20,26(2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