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關鍵詞】高中物理;開放型作業;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59-0069-02
指向學科素養培育的教學改革不僅要關注狹義的“上課時間”的課堂,還要關注作業的布置。作業不僅承載了對學習進行診斷和評價的“育分”功能,還需承擔學科素養的全面落實、關注學生幸福成長的“育人”功能。特別在“雙減”政策下,如何創新形式、減量保質、減負增效,亟待改革創新實踐。
1.開放型作業的特點與分類
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相較于舊教材,在課后延伸部分大幅增加了開放型作業的有占比。高中物理開放型作業指以全面育人為基本導向,源于課堂教學,聯系實際生活的一種作業形式。它不同于常規作業,其情境、方法、完成形式和答案具有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以開放的情境彰顯大物理觀念,引導學生用物理的眼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二,以開放的方法尊重個性化發展,幫助學生習得知識和文化,加強自我理解和自我管理。第三,以開放的形式促進合作性學習,突破孤立作業的限制,讓學生用不同的途徑去思考并解決同一個問題。
開放型作業設計主要考慮核心素養目標、學生、情境、問題等要素。在實際操作時,一般是備課組在學期初研究討論制訂教學計劃時,就把作業設計納入教學整體設計中,分工合作,由負責人提前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設計合適的開放型作業,提交備課組,經討論、完善后列入計劃。開放型作業按完成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科技制作、演繹歸納、課題研究、實驗探究、技術應用、綜合實踐等。
2.開放型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筆者以綜合實踐“風中的小球”為例展開詳細說明。該作業布置于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五章“拋體運動”之后。對照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對運動的多樣性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完善了運動和力的知識結構;形成了將復雜運動分解為簡單運動的物理思想,經歷了理論、實驗等科學探究的過程,具備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于是,我們設計了開放型作業“風中的小球”:“水平風速[v0]恒定,將一個小球無初速釋放,假設空氣阻力[f=-kv],請問小球做直線運動還是曲線運動?請你選用合適的方法論證你的猜想。”根據學情,這份作業的難點是在水平風速恒定的情境中,由于小球與空氣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導致的變力作用。
(1)討論合作。課堂上對開放型作業先進行必要的、適度的討論,按照對作業的理解和完成方式的不同,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設計方案、分工合作。學生若有困難,也可尋求家長、教師在技術、器材等方面的支持。
(2)推進反饋。在此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電子文檔、視頻、照片、實驗報告等方式遞交作業,學生采用了以下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技術輔助反饋。部分學生利用“仿真物理實驗室”軟件,用一個輔助點坐標來控制實驗條件,設定小球初速度為零,利用程序編輯器,設定Fx=k×(V風-Vx)/m,Fy=-g-k×Vy/m,可得直線軌跡及水平速度隨時間變化圖像。還有一部分學生利用Excel軟件微元求和,把各運動參數的初始條件和邏輯關系輸入后,即可得出系列數據,并能得到y隨x變化的圖像。第二,演繹歸納反饋。可以采用微分方程和相對運動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微分方程法:水平方向上有 [mvx.]= [kv0-kvx],且當t=0時,vx=0,得 [vx=v0-v0e-kt/m];同理 [vy=mgk-mgke-kt/m],兩者比值不變,所以小球做直線運動。相對運動法:f風→球=kv風→地-kv球→地=kv0-kv球→地,風力可以看成是一個恒力kv0和一個變力-kv球→地之和,由圖1易得小球初速度為零時,將沿F方向做直線運動。第三,實驗探究反饋。學生用電風扇高速擋制造恒定風速,用乒乓球作為研究對象,能明顯地體現風力的作用。反饋時呈現超級慢動作錄像,用尺作為背景,可以清晰地看到乒乓球的運動軌跡近似為一條直線。
(3)展示評價。展示優秀作業是對學生的正向激勵,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課堂、板報宣傳欄、班級QQ群和網站都能成為展示的陣地。
3.開放性作業的反思與優化
在完成開放型作業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問題,如學生參與度有待提高、班級之間差異明顯、展示不夠充分等。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并完善,最終形成校本化的開放型作業體系。
(1)構建完善的作業研究與支撐體系。在學校的統籌規劃下,教研組應充分開展關于布置和研究作業的培訓和評價活動,構建完善的作業研究與支持體系。教師則需擺脫對現成參考資料的依賴,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2)集體智慧賦能開放型作業的設計。教師間的討論交流、網上資源的啟發,或是展示課的實驗創新,都可以成為作業設計的靈感。再經過集體備課、實施討論、反思交流,在集體智慧碰撞中設計出開放型作業,使之成為各項核心素養的綜合應用。
(3)優化作業實施層面的過程性支持。課堂適度討論,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適當分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提供必要的思路點撥或技術支持,提高學生作業完成的平均水平;適當減少常規作業的布置,讓學生享受開放型作業帶來的樂趣和挑戰;在展示的渠道上提供支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增加開放型作業在期末評價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