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愛芹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職業教育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中都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是解決當前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推進人才和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各高校要將產教融合作為高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 因此,為提升高職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好地為行業提供符合現代企業發展需求的技術技能型藥學人才,急需在高職藥學專業實行產教融合。
我國現代藥學學科建設隨著現代藥學職能的發展經歷了3 次大的改革,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藥學服務的核心逐漸由傳統的藥品供應向以人為本的用藥指導再到藥事照顧方向發展,藥師由傳統的醫院藥房調劑崗位向臨床藥師方向轉變,高職院校藥學相關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方向即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和專業細化[1]。 一方面高職藥學專業培養要繼續培養進入醫藥生產企業、 從事藥物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細化為藥品生產專業、藥劑學專業等,另一方面高職藥學專業培養能勝任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和社會零售藥房提供用藥指導、促進消費者安全合理用藥的藥學技術人才,細化為藥學服務方向、社會藥店方向等專業。 近年來,社會藥房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高職藥學人才就業,針對這一現狀,我校藥學專業調整藥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能滿足社會藥房崗位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能勝任社會藥房藥學服務工作的優秀畢業生。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與地方知名社會藥房積極合作,探索適合的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為藥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為了增加產教融合的深度,我校與地方知名連鎖藥房江蘇省仁濟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達成產教融合合作協議,在校內開辦了仁濟藥房分店,藥房可以作為多門學科的校內實踐基地, 定期不定期開展見習、拓展等活動,一方面,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深入了解行業企業文化、了解崗位具體職責和要求,可以加深專業認知,確定學習目標或職業規劃;另一方面,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崗位具體工作內容,在課程內容的學習方面,學生更容易明確學習方向并把握學習的重點[2]。
基于校內社會藥房這一有利環境,我校調整了課程教學模式, 以藥學專業核心課程基礎藥學服務為例,以往的教學模式是理論課38 學時在課堂完成,實訓課18 學時在實訓室模擬藥房完成, 而現在我校結合校內藥房的工作環境重組教學模式,某些單元內容直接在藥房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如“藥學服務禮儀”“用藥咨詢與用藥指導”“醫藥商品的首營審核和盤點”等內容,直接在藥房利用真實的崗位環境進行。 將學生3人/組分為若干小組, 布置課前及課后任務,課前要求學生提前到藥房參與見習,按照每次課主題自行設計本次課情景案例或課堂匯報任務;課中請藥房執業藥師直接參與課堂擔任助教,模擬顧客或監督部門人員進行實踐教學;課后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在藥房見習和實踐,并書寫實踐見習報告,總結學習心得。 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化枯燥的學習內容為有趣的學習任務,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隨著時代的進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認知需求的提高,社會藥房開始逐步開展藥學服務工作,如提供“問病薦藥”“健康指導”等服務,但由于傳統藥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是以化學類課程為主,醫學類課程較少,導致基層社會藥房藥學服務進展緩慢且整體服務水平及服務意識都不高, 因此對于社會藥房方向的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必須要根據崗位需求重新構建課程體系。
通過對社會藥房崗位需求的調研,按照藥學服務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構建了“藥學、醫學、素質、拓展”為一體的課程體系。 首先,適當減少化學類課程占比,優化重組藥學類課程,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組合為一門藥用基礎化學,將天然藥物化學、天然藥物鑒定組合成一門天然藥物化學與鑒定,適當減少了藥物分析理論課時,增加藥學服務類課程如基礎藥學服務、 臨床藥物治療性等課程;其次,適當增加醫學類課程包括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占比,前者如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等,后者如由臨床醫學課程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組成的基礎醫學概要課程,醫學類課程旨在為學藥學服務崗位提供必備的臨床基礎知識和診斷技能;再者,加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提高藥學生的綜合素質,如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與法規、藥事管理與法規等課程, 通過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藥學職業道德觀念和大愛情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課程體系中增加了專業拓展課程,如中醫藥概論、醫學統計學基礎等,拓展課程的學習將為學生拓寬職業發展方向,兼顧未來職業發展需求[3,4]。
基于產教融合理念,校企雙方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一方面,校企雙方組成藥學專業共建共管委員會,共同商討藥學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方式;另一方面,共建共管委員會也承擔了師資隊伍培養的重要任務。 教師隊伍的質量高低決定了學生的培養效果的好壞,我校充分利用校內藥房配備的執業藥師、管理人員這一有利條件,聘請這些企業技術專家作為兼職教師,這些專家對具體崗位工作實踐經驗豐富,并且了解該行業發展趨勢,能提供具體的教學案例、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的優化具有確切的指導作用。 但是,這些企業專家缺乏具體的教學基本功,缺乏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因此,要定期組織兼職教師培訓、定期進行集體備課,通過舉辦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促進企業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同時,對校內專任教師要進行實踐能力培訓,組織教師直接到校內藥房進行企業實踐,不僅在藥師崗位實踐,還要到總部各管理崗位輪崗實踐[5]。 校企雙方教師組成實踐經驗豐富、教學專業能力過硬的師資團隊,不僅促進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同時對企業的發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企業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對企業員工基礎理論知識的提高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通過與校內社會藥房的合作實踐表明,產教融合可以提高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同時對企業的發展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產教融合培養機制直接對接崗位需求, 教學過程中企業專家直接參與教學,并同時融入企業文化、實際案例等,能加深學生對藥學的專業認知和認可, 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也減少了企業對新員工培訓的時間成本,提高崗位忠誠度,對企業和社會大眾都是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