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能找到更多的表達內容,有效推進對話過程,使學生能夠基于這樣的訓練過程提升語言能力,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創設多樣化的課堂對話情境,在小組內豐富對話練習,利用游戲設計對話主題,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4-0024-03
引? 言
對話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應用的空間和平臺,能讓學生的語用能力和語言的理解掌握程度得到強化,是英語課堂上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教師不僅要在對話教學的內容和展開形式上進行合理設計,還要對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進行回顧與反思,梳理對話教學中需要改善的方面,讓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創設多樣化的課堂對話情境
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對話場景,讓對話教學在課堂上有較好的實施空間。小學英語課本中的語言點普遍易于理解,而且和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設計交流對話時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尋找那些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對話主題。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多利用教學中的生成元素,在對實際教學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融入與學生的交流對話,在和學生展開討論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語用能力。這種生動有趣的對話場景可以快速將學生引入對話情境中,使學生產生討論問題的興趣,更快地融入對話氛圍。良好的對話情境創設是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取得有效效果的依托,也是教師在課堂組織過程中要充分把握的教學要點。
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生成創設對話,讓對話情境更加生動多元化。比如,學生上課遲到了,教師正站在講臺上講話,學生會說“Sorry, I am late. May I come in?”這時,教師可以用英語詢問其遲到的原因“Why are you late for the class?”隨后讓學生用英文解釋。這種輕松有趣的對話場景可以訓練學生在生活化背景下使用英語的能力,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組織語言進行自我表達。這既是對話教學要達到的效果,也是促進學生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提升的有效訓練方式。
不少教師在開展對話教學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課本中的對話情境,或者是直接從課本中的語言交互主題出發來構建對話。這確實是有效的實施方法,這樣,教師的思維也會更加開闊。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利用一個課堂教學中的小插曲,靈活展開了和學生的對話,并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對話,鍛煉了學生的語用能力。這是對話教學中很值得嘗試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就各種生活場景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使學生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得到強化,充分發揮對話教學的作用。
二、在小組內豐富對話練習
小組合作交流是開展對話教學的依托,也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對話機會。在采取這種方式進行對話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制訂對話的主題和合作交流的任務,讓學生明確對話的內容和方向,保障語言交流的實效性。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就相應的討論主題有更深入的探討,讓學生的語言應用更加輕松、流暢。教師在設計對話交流主題時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貼合,讓學生基于對話過程更好地吸收課本中的語言點。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有更好的發揮,這樣能讓對話過程更具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效果更好[1]。
例如,在教授詢問價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水果并分發給各個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分別扮演售貨員、顧客,展開情境對話。在對話中,學生需要使用詢問價錢和回答價錢的相關句式,并且要靈活掌握購買物品時的相關表達句型,如“What would you like?”“I would like some apples.”“How much are they?”“They are five Yuan.”等。在給學生設置對話交流任務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幾分鐘后讓各個小組分別展示。由于設定的對話主題非常明確,且對話的要求也十分具體,學生都能夠按照教學內容展開對話。學生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對購物時的一些基本交流語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夠熟練應用這些句型。在小組展示環節,教師可以讓臺下的學生指出臺上展示同學的問題,以這樣的方式來更正學生語言交流上的誤區,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
基于小組學習展開對話教學是一種常規的教學方法,其效果也很直觀。在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對話時,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教師應先提出明確的交流主題,并且設定相應的交流任務。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話的方向性更強,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相應的語言素材和語言知識點。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浪費時間,教師可以隨堂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能夠了解學生的語言交際狀況,掌握學生對語言點的理解程度,也能夠及時對學生語言表達應用上的典型問題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將錯誤的印象留在腦海里。合理組織與創設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為對話教學提供充足的空間,還能夠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是讓學生的語言交際更加嫻熟和提升學生綜合語言素養的有效方法。
三、利用游戲設計對話主題
利用游戲來組織與展開對話,也是開展對話教學的有效方法。游戲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既會讓學生的課堂融入程度更高,也會讓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更加流暢[2]。不僅如此,游戲活動通常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能夠考查學生的思維和反應能力,促進學生更有效地組織語言,是鍛煉學生語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基于游戲活動來展開對話教學,在設計了相應的游戲內容和場景后,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交際任務,借此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的訓練方式趣味性更強,學生參與的熱情也會更高。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交流過程,了解學生的語言掌握情況,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一些引導與提示。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游戲活動中,與學生展開對話,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強化。
例如,在教授認識各種動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扮演小動物,讓其他學生猜,并且說出這個動物的特征。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既符合學生愛玩的天性,又讓學生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新知識,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結合問題設計,開展對話教學
教師在開展對話教學時要善于發問,這是構建一段對話的良好開端。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作為語言學習的向導,多設計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討論,隨之產生相關對話,達到對話教學的目標[3]。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則。如果是從閱讀教學出發設計問題,教師可以多提出與閱讀篇章有關聯且可以引發學生討論的問題,這能促進學生之間展開對話交流,讓學生的各種見解得以交互,進而提高對話教學質量。如果是針對語法知識點(一些特定的句型、句式結構等)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降低問題的難度,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利用所學句型句式展開對話,在這個過程中鞏固語法知識,實現對知識的充分吸收。
教師可以多提問一些“Why”和“How”的問題,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在學完My friends一課后,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問題,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教師的問題如下:“Who is your best friend? Tell us about your friend? Why do you think he/she is your best friend?”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就這幾個問題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真實的經歷,分別向組員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這是一個很好的對話過程,給學生提供了開放自如的交流空間,而且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自由表達,自身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五、利用多媒體創設交互情境
在開展英語對話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輔助工具,借此打造良好的交互氛圍,營造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對話過程更自然地發生。教師可以先收集和教學主題相關的各種圖片、視頻材料,并合理篩選,然后將優質的內容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借此引出學習主題,讓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中。基于這樣的情境,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和教學主題密切相關且有較大討論空間的話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觀察和體驗進行交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既能夠給學生的交流過程提供向導,也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拓展思維,使學生的交流更加充分,進而起到鍛煉學生語言交互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知識點時,當講到典型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制作一些動作的圖片,如游泳、跑步、吃東西等。看著這些圖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能集中起來,可以快速理解例句的含義。隨后,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根據圖片內容一問一答。慢慢地,學生對現在進行時的特點與表達方式會越來越熟練,而且可以牢固掌握該語法知識內容。由此可見,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語言交流的情境,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六、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討論話題
為了讓對話教學邁向更高的臺階,讓學生在交流對話時有更多優質的語言輸出,教師在對話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要進行更多的優化設計。一方面,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有討論空間的交流主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話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對對話活動的開展形式進行優化創新,除了常規的小組對話、師生對話等形式外,還可以適當開展話題討論乃至辯論等活動,這些都是開展對話活動的有效方式,可以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例如,在教學 On the farm這一單元的內容時,考慮到本單元中有很多關于動物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為學生播放電影《瘋狂動物城》的片段,利用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nimals do you see?”學生要想回答出問題就要思考看到的小動物的英文名稱。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es the rabbit look like?”引導學生描述看到的小動物。這個問題對學生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都提出了一定要求。一開始學生只能以一個單詞或者幾個單詞的形式描述特征,隨著交互活動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對話中,他們之間會相互啟發,并逐漸說出一些短句,最后還會用一些相對完整的長句來描述小動物的特征。這種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對話教學的質量,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討論話題,并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互動空間,不僅能夠讓對話訓練在課堂上更好地展開,而且能夠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結? 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階段和學生的語言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設計對話教學,要盡可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狀況出發,設計學生易于參與且具備較大發揮空間的對話交流活動。同時,教師不僅可以適當借助教學輔助工具來優化課堂設計,營造良好的語言交互氛圍,還可以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交流話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有效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春香.故事為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注入新動能[J].學苑教育,2020(11):1.
[2]孟曉君.對出興趣 話出真效: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9(12):43.
[3]王坤,黃珊珊.小學英語對話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9(02):1.
作者簡介:何文(1987.2-),男,江蘇灌南人,任教于蘇州大學實驗學校,一級教師,本科學歷,蘇州市相城區英語教學能手,連云港市“中小學高層次人才333工程”培養對象,曾榮獲全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優秀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