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麗
摘要:目的:針對回訪及延續護理在呼吸慢病管理中的應用優勢進行評價。? 方法:選取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呼吸慢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實驗組患者采用回訪及延續護理進行干預(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3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患者,且其臨床指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呼吸慢病管理中采用回訪及延續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關鍵詞:回訪;延續護理;呼吸慢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Q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包括有呼吸系統的,循環系統的,消化系統的疾病等,呼吸系統比較常見的就是慢性的肺心病,阻塞性的肺氣腫[1-2],循環系統比較常見的就是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等,消化系統疾病中比較常見的有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呼吸系統在人體的各種系統中與外環境接觸最頻繁,接觸面積大。長期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時生理及心理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僅僅只接受醫院內的治療無法有效的控制病情[3],在護理呼吸慢病患者中采用延續護理及回訪的方式能夠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此次實驗中選取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呼吸系統慢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呼吸慢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在實驗進行前,均對患者進行護理前的數據統計,并進行篩選,將其隨機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實驗組/對照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回訪及延續護理進行護理:人數為30例,男性為17例,女性為13例,年齡在21-72歲之間,平均(50.85±4.71)歲,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為(2.81±0.79)年。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人數為30例,男性為14例,女性為16例,年齡在23-72歲之間,平均(50.93±4.76)歲,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為(2.52±0.92)年。
本次的護理情況針對此次研究的患者資料對比,均無太大的差異性(P>0.05),所以最后的研究結果是有參考價值的。
納入標準:符合呼吸慢病的診斷標準;患者或患者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此次實驗經過了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同意。
排除標準:患有其他惡性腫瘤、代謝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自主能力喪失,依從性差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意識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醫護人員確保病房內有著整潔、舒適、溫度及濕度都適宜的一個環境;鼓勵恢復期的患者離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消除患者的疑慮;對患者的口腔及皮膚進行護理,防止并發癥的出現。
實驗組患者采用回訪及延續護理進行干預:
1.選擇一位經驗豐富、擁有長期護理經驗的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定期的回訪,回訪的方式可以采取家訪和電話訪問,給患者建立一個檔案,記錄好每次回訪詳細信息(回訪時間、護理建議等),回訪時間設定在1周1次,1個月后為2周1次。
2.建立一個延續護理小組,組內成員組成形式為:1名主任醫師,1名護士長,3位責任護士,組內成員需經過呼吸系統慢病的專業護理知識培訓,經過考核后方可進行護理工作。
3.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的護理評估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具體內容包含了康復運動、營養支持、心理護理、飲食健康等。
4.在回訪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督促患者根據護理方案進行執行,在生活環境上注重改善,鼓勵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保證患者處于健康的心態。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
臨床指標評分:癥狀輕重、活動受限、疾病影響;分數越低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了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計學中的意義使用(P<0.05)表示,計數資料統計數據以率(%)表示,計量資料用(x±s)。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患者,且其臨床指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詳見表1:
3討論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病變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呼吸系統的發病是與免疫細胞電活動紊亂及量子平衡失調所致免疫功能障礙有關。在免疫監視功能失調時,喪失了識別異己能力,敵我不分,把本來對身體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有害敵人即抗原加以清除。此次實驗中實驗組患者采用了回訪及延續護理進行干預,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護理模式,使得護理工作得到了充分的延展和擴展,延續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對呼吸慢病患者的康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完善了對呼吸慢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會玲.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5):232-233.
[2]朱曉娟,邱娟慧.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3):75-76.
[3]葉文玲.綜合護理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67):106-10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