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燦


關鍵詞:旅游酒店;行業需求;環境設計;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2)02-0060-03
1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發展趨勢及設計需求
當今旅游酒店行業發展迅猛,旅游酒店環境設計也呈現出功能多樣化、形式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就使旅游酒店產生了新的環境設計需求。對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發展趨勢及設計新需求的了解有助于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與教學內容的調整。
1.1多元化發展及設計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民眾旅行出游次數逐年呈上升趨勢,旅游成為人們節假日甚至日常的休閑方式。傳統的觀光旅游逐漸向休閑、商務、度假旅游方向發展。國內旅游酒店行業順應國家擴大內需的號召,各地旅游酒店調整客源結構,瞄準內需市場,傳統觀光旅游酒店的環境設計日益由單一的設計方式向精細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旅游酒店不再單純的為游客提供飲食、住宿,而是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商務會議、修養、娛樂活動、出行、生活體驗等綜合功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將酒店周邊環境、功能設施、個性化服務、深度休閑體驗等設計因素融入設計環節。
1.2地域文化性發展及設計需求
我國地域遼闊,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和民俗人文條件的不同,地域文化性發展是不同區域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的趨勢之一。旅游酒店通常依托獨一無二的特色景區而建,酒店的設計理當體現出當地獨特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呈現出來的地域文化特色多體現在酒店設計所采用的材料、色彩、裝飾紋樣等。地域文化設計語言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設計靈感源泉,因此在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對酒店所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地域文化特色進行較為詳細的考察與分析,對旅游酒店當地文化進行深入有效的認知,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生活習慣、民族風俗、文化背景和審美情趣,發掘地域文化精髓的同時結合現代設計手法不斷創新,才能夠設計出既突出地域傳統文化特色,又不失時代特色的旅游酒店。
1.3科技智能化發展及設計需求
隨著旅游業發展的日趨成熟,消費者在旅游酒店的選擇上越來越有鑒別能力,不斷地尋求酒店獨一無二的入住體驗。這便需要酒店不斷了解客戶最新的住宿需求,對酒店進行創新性設計。其中科技的發展必然會推動酒店建筑空間、結構造型、設備設施的不斷創新,這種創新必然會對設計者提出新的挑戰。因此,在環境設計課程中應使學生掌握現代結構類型的知識、結構體系的性能與特點、造型美的法則、科技智能的新技術等。然后,充分考慮旅游酒店科技智能化的發展需求,將現代內部空間設計置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范疇中,將美學和科技因素結合起來,為客戶帶來全新深刻的智能化服務體驗。
1.4環保生態化發展及設計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素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酒店環境設計面臨新的挑戰,旅游酒店設計不在局限于滿足人們旅游休憩的生理功能需求,而是在精神感受上給消費者帶來更深層次的影響。目前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發展很多帶有明顯的環保生態化傾向。因此,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從酒店建筑內外環境的選址、材料的選擇、功能的劃分、采光照明形式、色彩的搭配、設施設備的投入等多方面引入環保生態化設計理念,力求滿足節約型、合理化、保護性、持續性等設計需求。使顧客在入住酒店的同時能夠感受到返璞歸真的自然氣息,平衡穩定的發展理念,綠色環保的生態意識。
2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
深入了解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有助于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方法的調整與課程體系的優化。進而為旅游酒店行業輸送更多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主要為:綜合設計操作能力、藝術感覺與創新能力、邏輯與計算分析能力、項目規劃與策劃能力、統籌與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等(如圖1)。
2.1專業的綜合設計操作能力
在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專業化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需要更為專業的酒店環境設計人才,為酒店環境設計提供深入的設計服務,同時企業可以無需投入過多的資金、人力進行長期的內部培養,能夠較為快速地進入工作角色,縮短入職磨合期。此外,具備專業的綜合設計操作能力,能夠快速地適應酒店環境設計的工作,使設計團隊默契合作。
2.2優秀的文化美學素養
當今旅游酒店的環境設計已呈現出多樣化、特色化的百花齊放的態勢,旅游酒店的環境設計已不是單靠簡單的模仿就可以取勝,特色的旅游酒店環境應充分地展示當下的審美情趣、社會文化傾向、思想境界,以及時代風貌。這就要求酒店環境設計人員應具備優秀的文化美學素養。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可增加人文和藝術修養、地方歷史與文化等方面的選修課程,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其美學素養、藝術感覺和創造力。
2.3邏輯與計算分析能力
在進行旅游酒店環境設計時,設計師需要不斷進行縝密的邏輯思維分析,了解旅游酒店投資方的投資預算、設計意向。對酒店周邊自然生態、人文環境等進行考察分析,對酒店做出準確的分析定位,并對酒店的功能劃分進行理性的思考。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確定需要滿足顧客食、宿、娛、購、行的各種行為需求的空間在整個酒店中所占的具體位置、面積、比例等。明確和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內容相關的技術指標,如每平方米人數、容納總人數,以及不同使用性質的面積分類、設計尺寸數據等。通過邏輯與計算分析,確定具體空間的設計內容與方法,并在設計過程中解決技術難題,確保酒店各空間使用功能的順利進行,且不互相干擾。
2.4項目規劃與策劃能力
多元化的酒店設計是旅游酒店發展的未來趨勢,酒店環境設計不是單一的滿足人們住宿、餐飲需求,而是將旅游、游憩、休閑、辦公、購物、會議、健身等多種形式需求融為一體。酒店環境設計的思路、酒店長久發展的需求,如同企業的戰略部署一般,每項設計任務的制定與執行都應做好周密的規劃與策劃,不做無用的設計,不做無意義的設計。這就要求酒店環境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客戶的需求,在制定準確項目策略的前提下,為酒店做出合理的設計規劃部署。
2.5統籌與協調能力
酒店環境設計需要承載整個酒店的空間形態、主題風格、地域特色、文化底蘊、環境生態等眾多要素。在設計過程中,統籌與協調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不斷對酒店的空間、造型、材質、色彩、燈光、家具、植物等方面進行提前的規劃統籌,以及局部的細化調整,確保整個酒店環境各要素設計能夠與旅游景區自然環境相協調,遵循旅游地的固有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酒店環境,并盡可能的進行環保設計,協調每一處細節,為顧客提供一個舒適、實用、精神愉悅的個性化居住空間。
2.6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
旅游酒店環境設計項目從項目接洽—設計方案—施工監理—項目交底,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與各種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協商、合作。人機交往與合作的能力與專業能力同樣重要,甚至在很多公司眼中更為重要,這是設計項目能否順利承接、順利開展的“關鍵能力”。這種“關鍵能力”在傳統的技能課程中很難得到培養。因此,在教學課程設置中,可通過開設溝通技能與技巧、演講與口才、心理健康、團隊建設等方面的課程,以及專業課程中增加團隊合作的環節,強化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的同時,能夠良好的與人們交流,快速地融入團隊合作。
3基于旅游酒店行業需求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當今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要深入了解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發展趨勢及設計需求,充分考慮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制定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策略,培養真正適合現代旅游酒店行業需要的設計人才。
3.1進行充分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國內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民眾對旅行、休閑、度假需求的增加,為旅游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工程建設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旅游酒店行業對高端設計人才的需求。為了使環境設計人才培養能夠更加適應行業的發展需求,需要進行深入縝密的人才需求調研活動。
具體的調研活動可分為五部分進行:第一部分,進行設計公司調研,通過網絡調研、電話采訪及線下走訪等形式了解設計公司的崗位定位、崗位職能、崗位任職要求、薪資薪酬等信息;第二部分,進行工程項目調研,通過真實項目跟蹤,運用問卷調研的方法對工程項目設計師、設計技術人員、施工總監、施工技術人員、施工監理人員等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工程項目設計施工流程、崗位職業技術標準等;第三部分,進行院校調研,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對專業特色優勢明顯的院校進行調研,通過經驗交流與教學研討,了解專業方向開設、特色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成果等內容;第四部分,進行行業協會調研,通過交流座談會,了解旅游酒店行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信息統計數據等;第五部分進行旅游酒店線下實地調研,了解旅游酒店對室內、室外環境設計的最新要求,以及設計人才的需求等。專業人才需求調研活動具體安排如表1所示。
3.2制定適合行業人才需求的培養目標
通過調研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需求的趨勢,結合設計公司對旅游酒店環境設計人才招聘現狀了解到,設計公司對優秀的酒店環境設計人才需求很高,需要更多、更專業的人才去從事各種綜合性的設計內容。目前行業對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滿意度不高,這就需要基于旅游酒店行業需求對環境設計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面向旅游新業態,針對酒店新需求,審視設計的新趨勢,結合院校的自身優勢,科學準確定位,明確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培養目標更為專業、科學,更具有針對性與時代特色。
3.3接軌崗位職業標準的課程體系
隨著現代旅游酒店行業的發展,酒店環境設計行業分工也越來越細化。經過行業、企業調研,歸類旅游酒店環境設計主要工作崗位群,并依據專家座談會反饋的信息,確定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的核心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崗位能力要求、崗位知識要求等,進行校企聯合開發專業課程。根據具體崗位職業標準,增加任務驅動類型、項目開發類型、真實案例類型、趨勢研究類型等課程數量,優化配置課程比例、開設順序、組合方式等。以職業崗位標準為導向,培養適應旅游酒店行業經濟發展需要的、品行優良的、具備較強審美、溝通、協作、實踐、學習、創新與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職業崗位標準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如表2所示。
3.4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旅游酒店業面臨發展新常態,旅游酒店環境設計朝著功能多元化、服務品質化、設計精品化方向發展,加之數字化、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給旅游酒店行業打開了新的世界大門,旅游酒店行業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與挑戰。隨之對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肩負著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重任的各藝術院校、職業院校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通過研究旅游酒店行業發展新的趨勢,同時加大各院校之間的經驗交流與教學研討,各院校結合自身優勢,圍繞“互聯網+”“旅游+”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研究,緊貼時代脈搏,探索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旅游酒店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發展。
3.5緊跟時代風貌的教學內容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休閑旅游意識的不斷增強,旅游酒店環境設計也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發展特點。環境設計教學內容也應緊跟時代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教學內容應不拘泥于傳統不變的固定內容,及時掌握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的發展趨勢與新的時代設計需求,將帶有明顯時代風貌的設計素材融入教學內容中。例如,互聯網、科技智能、綠色生態、地域民族文化、主題元素、人性設計、體感體驗等。只有如此,才能夠設計出符合新時代顧客生理、心理、情感等全方位需求的旅游酒店環境。
3.6強化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
面對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專業人才較大的市場缺口,優秀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就業市場的重視。但是目前高校培養的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旅游酒店環境設計的客觀需求標準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實踐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對實際市場需求的了解不夠,學生往往難以勝任企業的相關工作。通過深入旅游酒店行業,對酒店環境設計公司、旅游酒店進行調研,與行業專家座談等方式,可以明確高校實踐教學的實施與成果是整個旅游酒店行業十分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各高校在培養旅游酒店環境設計專業人才時,可充分利用高校的資源優勢,與酒店設計公司、旅游酒店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不斷完善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建立學生進行校內實訓實踐、校外參觀、專業見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體系,使學生在真正就業上崗前提前接受較為正規的、系統的專業訓練,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4結語
社會在不斷進步,旅游酒店行業在不斷發展,旅游酒店行業迫切需要具備扎實專業理論知識、綜合實踐技能的應用型環境設計人才。因此,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迎接全新挑戰,分析旅游酒店行業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進而基于旅游酒店行業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科學配置課程體系,培養真正適合行業需求的專業設計人才,這也是高校環境設計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334950033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