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社會對醫務人員的要求標準也在不斷提高,醫務人員除了要具備醫療專業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因此加強醫學人文培育對于醫院文化建設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當前的醫患關系。針對現階段醫療行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闡述醫學人文培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關鍵詞:醫學人文;醫院;文化建設;醫患關系
當前醫療行業對于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要求醫務人員必須具備人文精神。醫院文化的形成是以社會文化為基礎的,是社會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屬于一種醫院管理理論,對促進醫院和諧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醫院文化會提高醫院人員的凝聚力,提升醫院活力,使得醫院呈現繁榮向上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醫院對于醫院文化關注度不斷升高。而當前,醫療行業的模式逐漸轉變為以病人為核心的模式,這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還需要培育人文精神,在治療期間,及時關注患者感受,與患者交流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態度。所以,建設醫院文化時,要對醫務人員進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增強醫院活力,豐富醫院文化素養,加強醫院在行業的競爭力水平。
一、醫院人文精神的現狀
(一)醫療行業商業化
醫院是為人們治療疾病,溫暖病人的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醫療行業變得商業化,不能正確對待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其中,有些醫務人員認為,醫患關系僅僅只是買賣醫療服務,而患者是醫院的消費主體,個別醫院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追求更高的效益造成賄賂腐敗現象,對整個醫療行業的形象造成不利影響。醫療行業商業化,令有些醫院出現大量收取“紅包”、采購醫療器械和藥物時吃回扣等負面現象,患者看病的壓力大。這樣的醫療環境便是醫學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造成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醫患關系變得越發緊張。
(二)醫療行業技術化
當今,我國科技水平不斷升高,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科技的幫助,而醫療行業也離不開一些高新技術,甚至有些醫院對于科技過分依賴,認為科技至上,把看病的重點放在了尋找致病原因、分析數據等方面,對于患者的身心狀況缺乏關心。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器械智能化,醫務人員更關注技術手段,將病患看作醫療技術使用對象,只關注自身技術水平,缺乏人文精神,與病患之間缺乏溝通交流,不關注病患的身心感受,使得醫院文化缺失。這種情況下,醫患關系會變得更加冷漠,也會擴散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醫院活力降低,凝聚力下降。
(三)醫院的人文培育形式化
人文培育是醫學專業中比較重要的學習內容,但有些醫學院并未把該部分內容作為學習的重點,醫學人文培育便逐漸變得形式化,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只是浮于表面的學習。有些醫學院,對于人文培育的相關課程并不全面,課程安排也比較少,未將醫學人文培育放在重要位置,而且許多同學對醫學人文培育課程也并不重視,只重視醫學專業知識理論及醫學基本操作,不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在進入醫院后,與病患的關系很容易發生失衡,對患者態度冷漠,缺乏溝通,不利于醫院的文化建設。
(四)缺乏“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理論
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醫院重視醫院文化建設,關注醫務人員的人文培育,但有些醫院的管理人員,對于醫院文化建設沒有具體詳細的計劃,對于人文精神的認知也比較模糊。甚至,有些醫院的管理人員認為醫院文化僅僅是一種醫院形象,進行醫院文化建設的時候,只是模仿其他醫院或者只是簡單地對醫院面貌進行改變,整體流程敷衍。這些醫院的管理者對于醫院文化建設的概念模糊,沒有使用“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理論對醫務人員進行人文精神培育,無法正確培育人文精神,醫務人員整體缺乏人文素養的培育,醫院文化建設簡單、表面化。
(五)醫患矛盾不斷升級
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醫患關系越發緊張,矛盾不斷升級。近幾年,我國醫患關系失衡,又發生了好幾起患者與醫生之間的糾紛事件,這使得醫患關系不像之前一樣親密,而逐漸走向對立關系,醫患關系冷漠。而這與醫學人文素養的缺乏有關,如果醫務人員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便可以構建一種和諧的醫患關系,醫患之間彼此信任、尊重,不僅病患在就醫期間可以有良好的體驗,醫院的整體形象知名度也會上升,有助于醫院文化的建設。但因醫學人文培育的不足,在醫療過程中,醫患關系冷漠,矛盾不斷升級,影響醫院文化的建設。
(六)與病患溝通缺乏主動性
目前,雖然很多醫院的年輕醫務人員都充滿活力,干勁充足,對待病患的態度也比較熱情,但這種狀態并不穩定,而且與病患溝通處于被動狀態,遇到一些病情復雜,性格又比較強勢的病患時,年輕醫務人員的情緒可能會比較急躁,最后導致與病患的溝通不暢,有些問題也無法及時溝通。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運用一些良好的溝通技巧,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進而形成合適的治療方案。
(七)缺少醫院文化建設相關的監督、激勵制度
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愈來愈關注醫院文化建設,但對醫院文化建設方面缺少相關的正規制度。很多醫院管理人員,關注醫院文化建設,卻沒有合適的激勵機制去鼓勵醫務人員,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具備良好人文精神的醫務人員沒有得到正面宣傳,醫院的負面消息卻很容易傳播,會影響醫院的文化建設。醫療監督制度的不完善,對于一些負面事件的處罰也比較輕,導致一些醫務人員做出不符合醫學人文精神的事情。所以,缺少合理的監督、激勵制度會影響醫院文化建設,各種不符合醫療規范的行為也無法得到制止。
(八)未能保護患者隱私
有些醫療機構或個別人員,在進行治療活動過程中,不重視患者的隱私,可能出于利益,或者粗心暴露了患者的隱私,使得患者隱私受到關注。此外,在教導學生實習時,對患者表現出不符合醫療規范的行為,這些都是因為醫務人員不重視病患的隱私。這種行為便是因為醫務人員缺乏人文精神導致的,對醫院文化建設有直接影響,所以醫院加強人文培育的措施勢必要進行。
二、醫學人文培育的作用
近幾年,醫患關系變得越發緊張,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社會對醫務人員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為了加強醫院文化的建設,對醫務人員在人文素養方面的培育更加關注,接下來會對醫學人文培育,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一定分析。
(一)醫院文化建設的基礎
之前,社會上出現了好幾起醫患關系的惡性事件,以及某些“天價藥”等問題頻出,醫療方面的糾紛已被大眾所關注。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便是醫院文化建設中,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有些醫院在開展醫院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醫學人文方面的培育比較缺失,引起各種負面影響,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恢復和加強醫學人文培育,將學習人文精神的內容放在重要位置,將救死扶傷的人文精神貫徹到底,將醫務人員“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重新塑造。醫院文化的思想應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正確處理醫患關系,進而促進醫院和諧發展。醫院文化屬于醫院管理人員管理醫院的一種先進手段,在醫院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開展醫院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學人文精神方面的培育,提高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水平,通過“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理念,促進醫務人員可以發掘出自身的潛力所在,進而讓所有醫務人員都可以自覺做到尊重、關心、愛護病患,及時主動與患者溝通,關注病患的身心狀況,提供給患者良好的服務體驗。經過醫學人文培育后,醫務人員整體人文素養得到提升,其職業道德精神也會大幅度提高,醫院文化建設也會順利開展,因此,醫院人文培育是開展文化建設
的基礎。
(二)有助于醫院模式發生轉變
醫療行業不是一種簡單的買賣服務行業,而是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醫院的模式逐漸發生改變,轉變為“以病人為核心”的模式,這與“以人為本”的醫學人文思想有關。醫院模式的改變,引起患者人群對醫務人員的要求標準有所提高,患者不僅僅關注醫院最終的治療情況,還對整個醫療過程中的治療體驗十分重視。對于病患而言,良好的醫療服務體驗,有助于患者的心情愉悅,增加對抗病魔的信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很大影響。目前,很多醫療技術飛速發展,但這些技術并不能代替醫務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忽視醫學人文培育則很容易被醫療行業所淘汰。
如今,醫院在治療過程中,高超的診斷技術配合醫務人員友好的服務態度,會給病人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病患在該環境下,身心會變得更加愉悅,對病患恢復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而對醫院而言,醫務人員在醫學人文精神的激勵下醫療水平逐漸提高,醫院文化建設也會順利開展。所以,推動醫學人文培養,對醫院轉變為“以病人為核心”模式有很大幫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
(三)有助于醫院的和諧發展
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醫院可以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醫院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助于預防、減少醫患糾紛,促進醫院和諧發展。醫患關系本質就是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而有些醫務人員缺乏人文素養,對患者態度冷漠,責任心比較差,與患者人群很少溝通等行為,都是因為人文素養不足引起的,而因醫療技術引起的醫療糾紛相對較少。醫學人文教育,主要是讓醫務人員更懂得如何關懷患者,除了治愈患者身體上的疾病,還要關心患者心里的感受。在醫院治療的過程中,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進而緩解患者身心上的傷痛。例如,當患者對于疾病充滿了惶恐不安的情緒,整個人處于焦慮的狀態,醫務人員便需要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緩解其負面情緒,讓患者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之處,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身疾病。如此,醫務人員對患者充滿人文關懷,有利于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患關系失衡,從而保障整個醫院和諧、長遠發展。
(四)增強醫院競爭力
患者在生病期間,身心都處于比較脆弱的階段,渴望其他人的關心。而一些醫院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醫務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很多患者便會因為醫院的治療服務體驗來選擇醫院。因此,醫療服務已成為行業內的重要競爭力。醫療行業是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醫療人員經醫學人文培育后,會促進醫院文化的建設,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大幅度提高,整體綜合素質提升,醫院的競爭力會不斷增強,在行業勝出的概率顯著上升。
三、加強醫學人文培育的應用
在醫院開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醫學人文培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上述的闡述分析,可以確定醫院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對醫院的和諧發展至關重要,接下來將會對醫院文化建設中,加強人文培育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加強醫務人員的醫學人文培育
醫療行業的各個機構,應加強對醫務人員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育,可以通過臨床人文培育的模式,讓醫務人員對人文精神有一定認知了解。醫院可以利用相關醫學院擁有的醫學人文培育相應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人文教學資源對醫務人員進行人文培育,促使所有醫務人員都能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醫院也可以通過聘請醫學人文培育相關的專業人員,在醫院進行人文課程的傳授,開展一些活動進行人文培育,并完善醫學人文培育的監督、鼓勵機制,促進醫院文化建設。
(二)提高醫務人員的人文溝通能力
根據以往的調查,我國醫療行業的大部分糾紛,是由醫務人員和患者人群之間溝通不當引起的,有些則是醫患溝通不足引起的。絕大部分的醫務人員認為產生糾紛的原因,與醫患之間溝通交流情況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有些患者認為溝通交流出現問題,與醫務人員缺乏人文精神有一定關系。所以,開展醫院文化建設,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學人文培育,首先應該提高醫務人員的溝通能力,并進行相關培訓。例如,醫院可以請醫學人文方面的專家來開展醫學人文精神的講座,向醫務人員傳播人文知識的相關內容,引導醫院職員關注醫患溝通,重視醫患關系,提高醫學人文素養;醫院還可以開設一個與醫學人文素養有關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分享醫學人文精神相關的文章、與患者溝通的小技巧等,促進醫務人員逐漸提升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使得醫務人員具備良好的醫學人文精神。
(三)完善醫學人文素養的監督、激勵機制
處于不同層級的醫務人員對于醫學人文精神的理解認識有所不同,造成醫務人員的醫學人文素養水平也參差不齊,醫院對于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沒有完善的監督、激勵機制。因此,會導致醫院文化的建設不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院可以根據對不同層級的醫務人員,制定多種醫學人文培育目標,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督制度,督促醫務人員自發進行醫學人文精神的學習。同時,醫院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人文素養激勵機制,對經過醫學人文培訓后的醫務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與患者的溝通能力、處理臨床危機的能力、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等,對醫學人文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細化、量化,考核由醫學人文素養水平高、工作能力強的醫務人員負責,根據考核結果設置獎懲制度,激勵更多的醫務人員可以自發進行醫學人文精神的學習,在潛移默化間提高醫學人文素養,增強醫院活力,使得醫院文化的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四)參加醫療志愿服務
當前,醫療行業對醫學人文素養的培育愈加重視,且大多醫院的模式已轉變為“以病人為核心”的新模式,這需要醫務人員,關心患者的身心狀況,主動地為患者提供人文服務,不能被動與患者溝通。醫院可以鼓勵醫務人員去參加醫院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作為醫院志愿者,去了解患者情況,幫助患者解決在治療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安撫患者因疾病而產生的低落情緒,進一步了解患者需要怎樣的人文關懷,還對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的能力進行鍛煉。醫療志愿服務活動有利于讓醫務人員深刻認識到人文精神在醫療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進而增強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水平,構建和諧的醫院文化。
四、結束語
當代社會需要的醫療人才不僅要有堅實的醫療技術,更要具備醫學人文精神。醫學人文素養會促進醫院文化的建設,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良的醫療服務,推動醫院長遠、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小紅,黃健,賀芳,林清.在沉浸式情感體念活動中培育高職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J].現代職業教育,2022(01): 46-48.
[2]王遲梅,朱麗葉.新時代加強醫學院校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探析[J].領導科學論壇,2021(12): 147-150.
[3]王喜.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澄清[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1,34(11): 1405-1410.
[4]魯進.加強研究生醫學人文精神培養,促進健康中國戰略目標早日實現[C].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健康中國創新傳播大會暨第八屆中國健康品牌建設大會論文集.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2021:37-41.
[5]馬斐.敘事醫學與課程思政視域耦合下全科醫學人文教育模式構建[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0):115-117.
[6]周晴,于雙成,李佳迪,周彤.吉林省某高校臨床醫學畢業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醫學與社會,2021, 34(10):104-107+128.
[7]李道遠,林澤茂.健康中國背景下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路徑探究[J].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3(05):63-65.
[8]趙玉娟,張慧英.高等醫學教育中人文關懷素養的培育策略研究[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21,33(03):95-96.
[9]紀元,張桓,李秀媛,王晶晶,周翠,潘佳佳.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機制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6):22-23.
[10]沈非.臨床實習中的人文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教師,2021(23):21-22.
作者簡介:孟曉波(1977,10—),男,漢族,江蘇姜堰人,碩士學位,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紀委書記,研究方向:醫院管理和醫院文化建設。
340550033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