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艷蓉
摘要:隨著大數據的到來,“互聯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技能為媒介的商業模式,在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掌握更多與實務相關的知識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教育部門鼓勵中職學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素質教育成為新時代的教育目標,學生的德育問題逐漸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重視。中職學校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基于此,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教育;思政教育;《電子商務實務》課程
中職階段的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內容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在《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中,思政元素是新課程標準之下教育改革的重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讓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得以廣泛普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中職教師受到教育理念的影響,仍然固守傳統的教育模式,其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技能考核,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因此,“互聯網+”如何讓思政教育走進課堂并充分發揮作用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堅定學生的民族自信
近年來,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呈現出相互交融趨勢,同時商業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要想增強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就要堅定新一代年輕人的文化信念,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思想政治體系,并持續影響著各個階段的教育,成為中國人民特有的精神風貌。負責《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教師,能夠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不僅能夠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我國現在乃至將來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前景,從而堅定學生的精神信仰和民族
自信。
(二)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各種各樣先進信息產品的廣泛普及,學生了解信息的途徑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正處在中職階段的學生往往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更愿意接觸和追隨新的文化浪潮,所以也就很快的成為外來文化思想滲透的主要對象。中職生因為受到年齡、身心發育狀況等原因的影響,缺少社會生活的經驗,對外來文化的辨認控制能力相對會比較差,此時他們盲目追隨外來文化,就會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和控制。因此在中職階段對學生進行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別有必要的。電子商務實務課堂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辨別外來文化的善惡,讓學生在接觸外來文化時能夠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讓學生學會弘揚和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職學生在學校接觸時間最多的群體就是同學和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與學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師的工作所遇到的問題也變得多種多樣,實踐證明,要想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須及時對教育方案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優化。在新形勢下,逐漸加強對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提高中職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水平,實現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創新,而且還能有助于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為國家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為社會的平穩運行以及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因此,“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十分必要,教育部門和學校在這個過程中要給予高度重視。
二、“互聯網 +”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
(一)課程思政建設理念相對落后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中職學生思想活動比較豐富,這對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從中職院校的教育現狀來看,很多學科的教師更加重視教材知識,卻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夠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難以提升。與此同時,有些教師過于看重學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但是這些成績卻無法反映出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在教育形式方面也通常都是以理論說教為主,這樣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中職學校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革新中進步。越來越多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不僅如此,素質教育理念,也提倡要充分重視培養中職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嚴重影響下,并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職學校的教育思想落后,忽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把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進行充分融合,學生的創意和見解沒有展示和表達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參與《電子商務實務》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被打消,《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
(三)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理論傾向
對于處在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正確的價值觀是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傳統的中職教育模式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卻忽視了引導學生建立課程思政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不夠濃厚的學習氛圍很容易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那么《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課堂思政教育價值就會降低,從而無法達到互聯網+背景下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師資隊伍建設落后
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素養有待提升,還沒有建立起學科知識與德育元素之間的聯系,這就導致德育任務成為中職班主任的工作任務。除此之外,有些中職教師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缺少接觸先進教育思想的機會,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對課程思政建設現狀的分析不夠深入。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所以要想讓思政元素有效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教學課堂,教師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育的方式進行改進,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三、“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策略
(一)提高專業教師專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養
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引導者,不但要對客觀市場有明確的認知,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對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有全面深刻的認識。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教師要具備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內容進行整合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確保教育發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學過程中開始不斷使用起各種新型媒體。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整合,使教學方法或模式不再單一。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商務實務》課程可以通過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三個方面來整合技能知識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靈活開展各類教學活動,確保課程思政建設的
有效性。
(二)《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
通常情況下,中職學校的教學更加側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專業課在中職學生學習中的占比很大,因此中職學生會和專業課教師建立信任關系,思政教育效果也就更加顯著。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為例,專業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首先,教師可以結合電子商務模式的特性以及崗位要求進行思政教育,例如,要想成為電子商務領域成功的創業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市場判斷力,更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秉持誠實守信的原則,能夠讓他人產生信任感。其次,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滲透思政教育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錯誤的行為舉止及時進行糾正,通過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最后,任課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歷史故事,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電子商務領域的代表人物的創業過程,如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其公司旗下的購物軟件對中國的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國家軟實力在跨國電子商務中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三)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所需要的專業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就是說學生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在利益的誘惑下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要具備愛國主義情懷,維護祖國的尊嚴,堅決不做不利于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要有集體主義精神,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舍棄集體利益;此外,還要堅持愛崗敬業的工作原則,做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課程思政建設對培養中職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價值,所以說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師要把思政內容滲透到《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中。例如,電子商務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計算機設備給學生播放有關愛國主題的影視資料,以及和我國科技發展變化相關的PPT,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受到思政內容的熏陶,也對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以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發揮了作用。與此同時,中職院校必須要讓各科任課教師認識到,思政教育不光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思政教育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課堂上和書本上。學校應該鼓勵專業課教師把思政內容融入專業教學中,提升中職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從而促進中職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開展小組教學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生活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組織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習效率的降低。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電子商務創意比賽。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而且可以快速提高電子商務實務能力。與此同時,有趣的教學活動還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對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積極意義。
(五)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有效教學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中職學生更多時候會通過各種電子產品來獲取和了解信息,近年來學生開始廣泛應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軟件。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進行革新,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興趣。首先,《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常用的信息平臺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基礎加以判斷,然后以此為依據,對自身思想教育的方案進行調整。其次,教師通過大學生常用的信息平臺推送與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電子商務市場相關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可以開展豐富的線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例如思政知識競賽或者電子商務比賽,給學生提供思想政治交流、專業技能相互學習的環境,從多維度、全方位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能的廣泛普及和應用,為中職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無限機遇,特別是為《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很多素材,但也伴隨著許多的挑戰,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網絡環境的優勢作用,已經成為當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職學校要想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就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中職學校應該積極地認識到當前思政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充分結合專業設置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崳玉.“大思政”教育格局下中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新課程研究,2020 (35): 35-36.
[2]張馨予.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實施策略與保障機制[J].河北農機,2020 (08): 64+70.
[3]鐘晴.“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實施策略與保障機制——以《電子商務文案策劃與寫作》課程為例[J].國際公關,2019 (08): 44-45.
[4]王曉東.“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思政教育創新[J].山西青年,2019 (05): 163.
[5]李振宇.論“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思政教育創新[J].山西青年,2018 (03): 139.
[6]李家福.“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思政教育創新[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 (05): 106-107.
[7]李適.做好中職課程思政建設 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 (31): 104.
[8]張穎.新時代中職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有效路徑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 (26): 34-35.
[9]田梓騰.新時代中職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有效路徑分析[J].職業,2020 (34): 83-84.
[10]陸丹麗.在中職課堂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 (42): 112-113.
[11]萬文艷,王麗娜.中職學校課程思政的內涵解析及實踐路徑[J].職業教育研究,2020 (10): 66-69.
[12]鄭長青.新時代中職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有效路徑的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 (04): 258-259.
本文章為蘇州市職教學會部省共建都市圈項目研究課題“《中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研究--以吳中中專為例》”(課題編號:Szzjlx202150)階段性成果。
36845003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