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樂
摘要互聯網已成為學生日常關注和交流的理想地,為有效做好大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想教育方法是最佳選擇。在工作實踐中發現,通過QQ平臺運用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效果良好。它改變了由線下“灌輸教育內容”到線上“轉發教育內容”的弊端,方法靈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參與積極,討論熱烈,可產生持續不斷的教育影響。
關鍵詞 QQ;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2.029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學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便利化的手段和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用好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相互配合的方法,可實現雙向交流,交叉融合,協同育人的目的。在工作中發現,通過QQ平臺和學生交流、互動分享見聞感受、撰寫教育原創文章向學生推送等方法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好評,教育效果也很好。
1巧用QQ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單一的面對面、座談交流等的傳統灌輸式、命令式手段,讓學生坐等教育、被動受教育的方法,[2]已無法適應網絡時代對學生及時了解、關注和教育的需要。通過QQ對學生進思想教育,有效補充了傳統線下教育方法的不足,具有快速便捷、真情互動和吸引力強的特點,效果良好。
1.1快速便捷
網絡信息是實時刷新的,它不受出版周期、播出時段、地點距離等限制,任何信息只要進入網絡就會快速地被傳播到任何地方。在日常學生工作中,一些常規性的工作可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但遇到了緊急的事情、任務,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傳達給全體學生。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如疫情期間、節假日等,只能通過網絡實現互聯互通。當前充分利用好網絡便捷快速的特點成為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選擇。除了緊急通知外,當輔導員發現虛假信息、真偽難辨的輿論、花樣翻新的詐騙案件等時,都可通過網絡在第一時間將正確的導引信息傳給每一個學生;在工作中發現有教育哲理意義的句子、互動交流中發現學生們的妙語金句等,隨時摘錄并在QQ及其空間中發布,讓更多的學生賞閱并從中受益;針對社會熱點、學生中發現的共性問題等,撰寫文章隨時向學生推送,還可起到持久深遠的教育影響。
1.2真情表達
“網絡社會的環境下,學生和老師的身份特征被淡化,更多的是以網友的身份進行溝通。大學生可以就自己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提問,更容易激發大學生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3]這是線下交流所無法實現的。日常工作中,老師走訪了解學生情況,多數學生都是流于形式,揀好的說。對于學生之間發生的問題、矛盾等,老師想了解到真實的情況很困難。當學生中發生的問題不能被老師及時發現和處理,有可能造成大的隱患和損失,這樣工作就會陷入被動。在聊天中、話題互動中,同學們會不加掩飾地發表觀點、跟貼、回復,不僅心聲得到釋放、疑惑得到解答,而且在交流中老師還可以從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進一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同學關系情況等,從而為及時調整和實現對學生的精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參考,保證了成效。
1.3吸引力強
將工作中發現的學生們的共性和典型問題、社會熱點、輿論焦點等,從中選取話題和學生交流互動,學生就能樂于接受,主動參與其中。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釋放,思想認識得到提升。在QQ群中,師生共同將發現的格言警句、美圖、好文等發布到QQ群、QQ空間中共享,并定期評選最佳推薦者。這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實現了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社會中出現的有影響力的新聞事件、和學生日常交流談話時發現的問題等,撰寫成文章發布到QQ中,供學生瀏覽訪問。如:看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兩名女大學生英勇救人的事跡并險些被人誤解時,馬上撰寫了文章《最美的樣子》發到QQ空間中來引導和激勵學生,并以“如何展現自己最美的樣子”為話題進行互動交流。每次當這樣的聊天、話題交流、原創文章等推送后,都會吸引大量的學生瀏覽、評論和點贊。
2巧用QQ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有趣的精神世界領域,它能使人在愉快之中心靈得到蕩滌,思想得到升華。讓網絡思想教育的這種吸引力和影響力表現出來,思想教育的形式就不能固守于一種方法、一種風格,內容也不能只是一種顏色,一種聲音。[4]通過QQ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形式多樣吸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內容豐富實現了對學生良好的教育和引導。
2.1 QQ聊天互動
為掌握學生情況,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建立良好關系,讓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有人認為,輔導員和學生關系親密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錯誤的。在工作實踐中證明,“‘以友為主’的師生關系并不會削弱輔導員的影響力,相反,優秀輔導員影響力的發揮正是立基于這種‘以友為主’的師生關系基礎之上。”[5]這種方法固然不錯,但要占用大量時間。通過QQ和學生聊天隨時都能進行,由于什么都可以聊,話題也不固定,學生們都能打開話匣子。在暢談中,學生中的問題、不解和困惑就能被解決。當同學們隨時都能得到幫助和傾訴的時候,就不會再求助于不靠譜的網絡了。即使輔導員錯過了聊天,仍可以翻閱交流內容,從中了解和發現問題,在以后的交流中有針對性地引導,解決問題。
2.2師生互相分享
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學會分享不僅可以讓自己快樂、減少憂愁,還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利于自己成長。在QQ群和空間中,剛開始只是老師發一些有趣的圖片、視頻、高興的和不高興的只言片語等,看到有不少學生回復和評論。于是就鼓勵同學們也去搜集這樣的東西發到QQ群,或者自己的QQ空間中,實現師生互享互評。這樣一來,更多的學生開始瀏覽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網站,搜尋網絡中的好文、好段、好留言等,將發現的好東西轉發到自己的空間、朋友圈、師生共同交流群中和大家共享。當學生用在正事上的時間多了,耗費在其他方面的時間就少了。受到好的東西的影響和熏陶,學生的思想、認識、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在分享中既得到了快樂,又排解了煩惱,還得到了收獲。這種方法,無須專門占用學生的時間,學生尋找的過程本身就是教育和提高自我的過程,其思想教育和影響遠遠勝于常規式的被動接受的說教。
2.3撰寫原創文章
輔導員就是做學生工作的,如果把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等內容擇優撰寫成文章推送給學生,這種全新的內容和形式一定能吸引學生。有了這個想法后,就開始嘗試撰寫文章。當把寫成的第一篇文章放到群中后,果然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從學生的跟帖、留言和反饋情況來看,這種間接的以點帶面的教育方式確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來就慢慢形成了以關注學生所關注的,解決學生所期盼的為宗旨,結合網絡熱點、社會焦點、學生們學習生活中談論的重點、工作中發現和解決的問題等為素材原型,撰寫成文后發布到QQ交流群中、個人空間中。內容有評論熱點的,有案例分析的,有防范詐騙的,有指點迷津的。熱情活潑的話語,切中要害的事例,詳細透徹地分析,積極中肯的建議等大大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現在,每天訪問QQ瀏覽老師推送的原創文章就像每天離不開手機和網絡一樣成了學生們的依賴。
3取得的成績及思考
實現思想教育的持續影響和有效作用,必須要有能吸引學生的東西。學生感興趣了,他們才會關注;關注了就能或多或少地受到教育和影響。用灌輸的方法來強迫、命令學生接受思想教育,學生抵觸很大,效果并不理想。巧用QQ的教育方法以不同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并被學生喜愛和認可。
3.1巧用QQ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績
在兩年多的嘗試和實踐中,通過QQ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教育效果非常好。由于每種方法都有互動的功能,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再獨立于學生之外將教育內容通過平臺轉發一下那么簡單了。它需要事先認真搜集和準備內容資料,而且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嫻熟的交流技能等才能牢牢掌控好思想教育的導向和效果。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教育者的學識、能力等都能得到不斷地提升。通過便捷的交流平臺,同學們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疑惑時就會及時反饋,老師就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和解決。縮短了發現和處理問題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在師生共建QQ群中與學生的話題互動進行了20多次;評選出圖片、視頻、格言、文章、評論等最佳作者和推薦者120名;老師在其個人QQ空間中發布格言警句1172條,撰寫原創文章128篇,老師個人QQ空間學生日訪問量100多人次,擁有學生粉絲24328人。現在,老師的空間已成了同學們的“打卡”地,師生交流群成了學生參與和關注最多的地方。
3.2巧用QQ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運用QQ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保持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依托網絡交流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方法有了創新,教育的內容也要創新。如果用了新方法而沒有新內容,這種方法就不會持久,時間一長,學生同樣會反感和討厭老師,思想教育的效果就無法達到。這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斷地學習知識、提高技能,時刻關注網絡熱點、動態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用與眾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專業知識。”[6]為豐富思想教育的內容,還可以把思政課老師邀請到群中和學生們互動。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思政課程親和力不強,實踐育人活動無法入腦入心,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兩張皮’的問題”,共同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7]課上課下的有效結合,保證了思政課老師與輔導員的協同合作,讓思想教育既縱向發展,又立體延伸。
4結束語
巧用QQ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可隨時隨地進行。這種創新的思想教育方法與線下教育實現了無縫對接,實現了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暢通無阻持續影響,迎合了學生們的興趣,符合學生們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將對這種教育方法進行不斷地改進、充實和完善,力爭將其打造成為一個亮點,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訪問和交流,讓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和不斷受益的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發展研究”專項課題“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提升研究”(項目編號:2020FDYB1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6-12-09.
[2]伏永祥.新媒體打造“加油站”網絡育人“入心田”——“互聯網+”思政教育的創新路徑探析[N].中國教育報,2020-09-12.
[3]劉以榕,蔣琪純.基于“網絡社會”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
[4]梁秀宇.新時代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途徑探析[EB/OL].[2020-09-03]. http://www.cmgb.com.cn/cmgb/84784/85081/85098/ 981760/index.html.
[5]王學偉,劉少坤.以人為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4.
[6]韓春紅.亦師亦友之惑:高校輔導員影響力提升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6,9.
[7]搜狐號:高校網絡校園文化.構建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育人共同體[EB/OL].[2018-05-22].https://www.sohu.com/a/232443242_56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