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程
摘 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工作效率與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舉措,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社會服務職能發揮有著積極意義。本文主要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進行闡述,分析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意義與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整改意見,希望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檔案管理水平提升起到參照作用。
關鍵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承擔疾病預防與控制、檢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等專業技術機構,在疾病防控和研究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疾病控制機構承擔的職能不斷細化,工作留存的檔案資料數量龐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需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強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結合疾控中心檔案特點,加速檔案信息化建設,以實現檔案管理作用價值的充分發揮。
一、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1.提高檔案管理效率
提高檔案管理效率是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目標,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模式憑借便捷、高效等優勢特征,逐步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檔案管理方式,加強檔案管理工作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可顯著提升檔案管理效率,滿足檔案管理的實際需求。
2.提高檔案安全性
從疾控中心的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檔案資源通常以紙質檔案管理模式為主,紙質檔案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損壞,因此安全性較差。在檔案信息化管理中,利用電子文件與信息數據逐步取代以往的紙質化檔案,并在數據庫中存儲,可有效避免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安全性能逐步提升,更符合檔案管理要求,從而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
3.提高檔案利用價值
實現檔案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是疾控中心檔案管理的重要目標。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紙質檔案信息的查詢檢索等工作的難度較大,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不利于檔案資源內在價值的深入挖掘。在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通過關鍵詞快速完成檔案資源的搜索與提取,更利于實現檔案資源的高效利用。
二、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在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為確保信息化管理成效,需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完善。但實際上,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合理,究其原因與疾控中心對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視有關。另外,在投入方面嚴重缺乏,忽視對信息化管理設備及設施的建設配置,導致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展開缺乏基礎支持,不利于達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2.管理體系不健全
在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完善的問題,導致信息化管理工作形式化。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規范尚未制訂,導致檔案管理工作展開缺乏制度化保障,檔案管理主觀隨意,無法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開。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普遍存在應用不合理或功能淺顯等問題。大部分檔案工作人員缺乏信息素養,無法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導致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
3.檔案信息安全問題
受網絡的開放性等特征影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系統易受到網絡惡意攻擊,出現檔案信息被篡改或丟失等安全隱患。尤其是網絡病毒侵入,會造成網絡信息系統癱瘓,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加強安全隱患規避顯得尤為重要。
4.檔案管理員工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與業務能力,直接影響疾控中心的檔案信息化管理成效。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直接影響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低,無法靈活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檔案管理,直接影響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工作主觀能動性薄弱,專業知識技能更新緩慢,不利于推動檔案管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三、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實現策略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疾控中心的領導應當加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轉變思想觀念,增大對檔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根據檔案工作的特征與管理要求,合理構建信息化設備,夯實檔案信息化管理基礎。除引進硬件設施外,還需加強對軟件設施的配置,合理開發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加速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轉型升級進程,切實滿足檔案管理需求。
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需遵循“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的發展戰略,豐富建設內容體系,涵蓋傳統載體的數字化建設與增量電子文件的管理等內容。建設內容的落實,還需完善的基礎設施作保障,信息化基礎設施體現在檔案信息管理系統、檔案數字化裝置、檔案信息化管理硬件設施等方面。比如,檔案智能庫房是實現檔案管理的基礎數字設備,涉及檔案溫濕度控制系統與檔案智能密集架等功能模塊。除此之外,還包括計算機網絡與數據庫、檔案管理系統等軟件系統。推動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軟硬件設施的配置,但基礎設施的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據疾控中心的檔案工作實際情況,本著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原則,引進先進的檔案管理經驗及設備,從整體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部署,以推動疾控中心檔案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檔案資源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但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過程復雜煩瑣,通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強化傳統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傳統紙質載體檔案的作用價值不能忽視,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推進,檔案數字化與紙質檔案共同存儲,或是單獨存儲電子檔案文件成為主流。疾控中心還需根據檔案工作實際情況,加速檔案數字化建設,掃描紙質檔案,技術處理形成的圖像文件,提高文件的可識別性。還可以利用光學字符識別軟件將圖像文件轉化為可檢索的文字,以提高檔案的檢索便利度。尤其是檔案全文檢索的實現,更利于挖掘檔案的利用價值;二是電子文件。在辦公自動化工作進程中,電子文件的重要性逐步突出,同時電子文件的數量與類型逐步增多,加強對電子文件的管理,成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工作。疾控中心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或購買檔案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接各業務系統,實現電子文件的及時歸檔。
2.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
要想實現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還需加強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訂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確管理標準與規范,使檔案管理工作開展有章可循。在制訂信息化管理制度時,需依據疾控中心的實際情況與檔案資源特征,確保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更貼合檔案管理要求,以充分發揮檔案管理制度的作用價值,促使檔案管理工作順利展開。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檔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合理分類整理與安全存儲檔案信息,實現檔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以實現檔案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檔案行業信息化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法律規定與建設標準。但各地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存在明顯差異。在制訂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時,首先,應從參照檔案行業現行的法律法規與建設標準,合法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使檔案工作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其次,根據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現行的建設標準,適應疾控中心的長足發展需要,合理規范制訂檔案信息化建設制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當加強對檔案數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視,根據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與實際情況,加強對可行性資料數據的管理,完善檔案數字化管理的規章、制度及績效考核機制,確保管理體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實現檔案數字化管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3.加強安全管理
在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加強對大數據等現代科技的整合,為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持。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整理疾病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數據信息,建立疾病信息數據庫,整合相關的疾病信息與防控知識,建立完善的檔案,進行安全存儲,切實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完善疾控中心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方案,規避檔案工作的安全隱患,以確保信息安全與實體安全。在檔案實體安全管理中,加強對檔案庫房的科學管理,規范落實檔案“八防”措施,在檔案管理各流程中,做到檔案真實完整,尤其是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或檔案利用中,應當加強對檔案的保護,以加速檔案數字化建設進程。在檔案信息安全管理中,應完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保密規定,檔案信息存儲計算機與公共信息網絡連接時,需經過安全保密審查。還要加強檔案信息網絡傳輸的管理,確保網絡與使用過程的信息安全,同時加強計算機系統管理,及時更新殺毒軟件版本。計算機外送修理時,需做好計算機修理情況登記與數據內容清空處理,做到數據復制與異地保存。磁性載體定期抽樣,機讀檢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電子檔案的信息技術管理中,可采取數據簽名技術、加密技術、身份認證和防火墻等技術。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管理措施,規避各種影響檔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盡快實現網絡傳送與信息共享等目標。
本著真實性、共享性、保密性的原則,進行電子檔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切實維護檔案網絡安全。加強對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存儲環境、管理制度與技術管理等。在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是明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尤其是在電子檔案的制作中,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要求其明確自身的責任范圍,通過只讀模式調閱檔案信息,避免出現隨意篡改信息等不良情況。二是及時保存電子檔案信息,尤其是公文性電子檔案,在確立后需減少變動,需要調整的檔案應在部門審批后再進行改動,不斷提高電子檔案的信息安全指數。三是完善保管制度,電子檔案歸檔后,設置相應的保護程序,使電子檔案處于只讀狀態。定期檢查檔案信息的實效性與準確性,發現數據庫出現問題,需將信息拷貝后再進行全面修復,使電子檔案恢復如初。四是加強對電子檔案活動的管理,采取訪問用戶的身份驗證方式,避免非法訪問用戶的入侵。
4.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檔案管理工作有專業性強、涉及環節多等特征,尤其是處于信息化時代,需根據用戶的習慣不斷提高檔案利用的便捷性,這也對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檔案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專業檔案管理人員少、檔案管理人員不被重視等問題,不利于檔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是應當引進優秀的檔案管理人才,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夯實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組織基礎。同時,建立競爭上崗與職務績效掛鉤機制,對責任意識不強與應付了事的人員施行降級或調崗等處理。唯有完善人才引進機制與加強制度管理,才能實現檔案管理工作質量不斷提升。
二是加強思想教育,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正確價值觀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與職業道德素質,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同時利用職業道德準則,避免其做出違反法律制度的違法行為。
三是加強業務能力培訓。對檔案管理人員加強培訓教育,使其掌握先進的理論與方法,了解國家政策法規,明確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能夠得心應手地管理各類別與各載體的檔案。還應要求其掌握行業發展的新要求、新技術和新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
四是加強思想轉變,培育創新精神。注重檔案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提升,拓展其知識面與眼界,多學習先進的檔案管理經驗,掌握先進的檔案管理方法,加速檔案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還要求其積極學習與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緊跟檔案信息化發展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熟練運用常用辦公軟件與檔案管理系統,以快速檢索到所需的檔案信息。通過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根據工作需要不斷拓展軟件與系統功能,以加速檔案的數字化建設進程。
四、總結
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帶動下,我國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利用數字化系統進行檔案數據的精準、便捷查閱,實現檔案管理質量持續改進,更利于提高疾控中心的社會服務水平。疾病防控中心檔案管理需向著信息化、網絡化與數字化的趨勢發展,加強常規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進,挖掘檔案資料的利用價值。在檔案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管理體系完善等方面加強創新,充分發揮疾病檔案信息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韓曉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蘭臺內外,2021
[2]關瑩瑩.新時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辦公室業務,2021
[3]云麗娟.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轉型[J].辦公室業務,2021
[4]滕紹禹.基層疾控中心對健康教育應持的理念[J].江蘇衛生保健,2004
[5]徐迅雷.當疾控中心也成了官僚機構[J].民主與科學,2004
[6]吳禮康.淺論疾控中心的窗口服務[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6
[7]顏海英.加強縣級疾控中心人才建設的思考[J].江蘇衛生保健,2006
[8]劉云祥.試論疾控中心的現代化建設[J].江蘇衛生保健,2007
[9]劉景一.疾控中心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7
[10]王軼晗,陳 麓.基層疾控中心儀器設備期間核查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08
[11]羅利文.淺談疾控中心檔案現代化管理[J].中外醫療,2011
[12]羅瑞云.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會化工作模式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
[13]王 紅.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疾控中心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2
[14]田 園,李 清,錢 巧.基于新形勢的疾控中心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3
[15]王 焱,雷蘇文,劉東山,倪 方.疾控中心微博應用現狀與管理對策[J].浙江預防醫學,2013
(作者單位: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