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逢

班主任需要全面負責一個班的學生的思想、學習等工作,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的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制定班級目標,引領學生行動
規劃準確的班級定位,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目標,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努力參與班級工作。同時,圍繞總體目標,根據班級常規管理和學期計劃,引導學生每周落實一個小目標,以強有力的執行,打造優秀班級隊伍。
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增強班級凝聚力
信任是出發點,正如學生喜歡學習一定是從喜歡老師開始。深入了解學生是建立信任感的基礎。要鼓勵學生為本班的建設添磚加瓦,樹立班級榮譽感和歸屬感。
三、打造班級文化,營造班級氛圍
班主任的文化引領直接影響班級文化建設。有怎樣的班主任就有怎樣的班級文化。要注重班容班貌的建設和文化的熏陶。善用學校主題教育和班級文明公約的影響力。道德是氛圍感染而成的,要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四、發揮非權力因素的影響,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教師要有情懷、有品格、有本領、有思想,才能真正發揮人格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此外,注重學生在情緒、意志力、興趣、毅力、性格、抱負、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引導和培養。
五、尊重教育規律,善用教育藝術
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成長規律,適應時代發展規律,轉變工作思路,注重工作方式,講究工作藝術。多用激勵的方式表揚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及時了解、溝通、化解學生心理上的困惑與煩惱。同時,要善于挖掘學生的亮點,把學生的優點最大化,容忍學生暫時的缺點,想方設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轉化。教育過程是一種播種,不可能馬上看到生長的結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六、強化自主管理,培養學習品質
通過培養班委會,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生活,最后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七、注重學情研究,形成班級合力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和教學的核心,要善于調動班級科任教師的能動性,積極發揮科任教師的作用,形成班級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八、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潛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在教學互動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根據學生的特長,成立形式多樣的社團,形成社團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學習潛能,引領學生通過探究學習,促進學科專業成長。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熱愛學習。
九、促進家校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家校有效溝通,建立家校互動機制,形成教育合力。如構建“家訪月”機制和班主任與家長、科任與家長的微信群教育教學反饋機制,共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
十、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加強交通、防火、防溺水、食品、內宿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以及網絡輿情教育和是非辨別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如建立完善班級課堂點名制度、考勤登記制度和問題學生的告知制度。
在如今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我們要本著“教育就是關愛,管理就是服務”的管理理念,找好自己的定位,不忘初心使命,做好自己,做一名有品格、有本領、有思想的好老師。既要仰望星空,心中有夢;也要低頭趕路,腳踏實地。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