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怡貞
摘 要:圖使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長久以來都是人們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渠道。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推進和演變,信息化管理和多媒體技術等等一系技術也逐漸開始被融入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系統之中。而各大中學院校的校內圖書館,不僅僅是讀者查找資料、進行學習的首選,同樣還是很大一部分讀者的主要娛樂場所之一。在當下的大環境中,中學校內圖書館應當如何利用信息時代的便利創新性的對讀者進行服務工作?本文將以此為核心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校內圖書館;信息時代;服務工作
信息時代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使中學圖書館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新形勢背景下,中學圖書館讀者服務應當順應新的時代形式,適應新的環境要求,并探索一條全新的,更加科學和高效的服務工作之路。
一、信息時代背景下的中學圖書館
近年來,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發展較為迅猛,依托互聯網的創新科技層出不窮,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生活方式正在日益介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中學校園的校內圖書館同樣也出現了變革。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引入使借閱流程變得更加快捷,為圖書館的運行和發展都創造了積極性便利性的條件,引導圖書館從傳統的運作模式中逐漸出現改革。當然這些改革帶來的不僅只有好處,同樣也有對圖書館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在新的科技不斷加入之下,在新的運作模式中,圖書館服務為讀者服務的方式和要點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圖書館運營的過程中,館放應當積極迎接挑戰,及時做出改變,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加良好的狀態出色的完成服務工作,并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二、新形勢下中學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點
伴隨著新形勢的不斷發展,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同樣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想要在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進行創新,我們就必須先了解當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具備哪些特點,并以這些特點為基準展開創新思考和實踐探索。
(一)線上圖書館的建立和書籍文獻的電子化
在互聯網用戶群體飛速擴張,互聯網泛用性快速增加的現代社會,各大中學的校內圖書館出了實體藏書以外紛紛開始構建線上圖書館,這種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型圖書館為學院的藏書和文獻資源提供了一種新型載體,這種載體相較于實體圖書館而言資源量更多,信息庫更加龐大。在充分的節省了人力勞動成本的同時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此同時這樣的轉變也讓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從性質上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紙質書籍的數據化和信息化直接導致了服務中做的物理對象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順應時代潮流的現代化
伴隨著中學圖書館不斷的引進現代化技術和設施,其服務方式也逐漸呈現出了明顯的現代化特點。圖書館的線上部分依托于互聯網不斷的更新和引進新的資源,包括各類圖書文獻等等,大大的滿足了當代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在線下的實體圖書館,越來越多的更加便捷的設備在讓圖書館的運作更加方便簡潔的同時也大大加快了圖書館的運轉工作效率。比如說中學校園都開始流行校園一卡通的方式,一張校園卡能夠實現包括門禁系統、信息識別和登記、和日常生活需求等等。同時在借閱圖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刷一卡通的的方式省去信息登記的時間。這樣信息化的數字登記系統相比于紙質的借書登記而言,不僅速度更快更加便捷,同時也有不易丟失,追蹤和查閱更加簡單等優點,能夠長時間保存信息,大大降低書籍丟失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與圖書館布局相對應書籍搜尋設備同樣也給讀者提供了諸多的便利,當讀者想要找到哪本書的時候不用在圖書館中漫無目的的翻找,而是通過圖書的查詢系統能夠簡單快速的定位自己需要的圖書位置,既能夠節省讀者的時間、優化圖書館內部的秩序和閱讀空間。
(三)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讀者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書籍的需求和運用也在逐漸發生改變。他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會表現出較強的目的性,并呈現出個性化和鮮明化的趨勢。因此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也正在逐漸開始向著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方面發展。首先是圖書館內部資源的擴充,藏書的品類、領域以及涵蓋的內容都在變得越來越廣。其次是在讀者使用圖書館檢索設備的時候檢索系統自動聯想到的相關書籍,這都對讀者的個性化建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幫助。
三、新形勢下中學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策略
(一)摒棄陳舊的服務理念
信息時代的到來無疑是給中學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如何才能適應新形勢更好的做好服務工作,其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先摒棄陳舊的服務理念。在過去的服務理念中,服務工作往往都是在讀者的要求下被動的進行的,這種服務方式往往會因為能力和勞動力的限制造成許多讀者并不能得到妥善的服務,在圖書館人多的時候甚至會出運轉不周甚至停擺現象。而所謂的拋棄陳舊的服務理念,就是只摒棄被動的為讀者服務的理念,在建設方面、布局方面、管理方面去深入了解讀者們的需求,從管理和布局的角度上對服務機制進行優化,從根源上形成方便實用,簡單明了的樹狀資源結構,在補充資源的同時讓資源合理的被歸納。讓讀者在整個體驗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不要遇到阻礙。從讀者的角度上優化機制服務,不僅僅能夠讓讀者更加便利,同樣也能節約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當讀者遇到新的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及時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而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就必須建立完善建議收集和意見反饋系統,積極的采納讀者的合理意見和反饋并付諸于實現行動,從而更好的更靈活的為讀者進行服務。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和信息發達的時代,圖書館應當更注重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關聯,讓圖書館的藏書不僅僅只是收藏品,而是成為讀者學習和利用的工具。
(二)利用線上優勢充分整合資源
信息時代對中學圖書館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線上的第二平臺創建,線上圖書館的存在不僅僅打破了空間限制的壁壘,同時也鑄造了一個動態的只是中轉站。要知道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成本的海量傳統知識和不計其數不斷產生的新知識正在不斷的介入人們的生活。這就導致了當代社會的人群對知識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中學圖書館作為一個規模有限的信息平臺,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充分的利用線上的第二平臺,能夠極大的擴充圖書的資源量以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
當然擴充的過程不能盲目無度,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大大的降低了知識的準入門檻,造成了知識重量的急速膨脹,但同時也造成了如今互聯網知識魚龍混雜的局面,一部分知識流于表面,沒有實際意義。甚至還有的知識是負面的錯誤的,吸納這些知識不僅會影響到讀者的學習進程,同時對圖書館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也是巨大的打擊。所以在進行線上的知識吸收的時候,圖書館方必須秉持著嚴謹和專業的態度考證知識的出處和可靠性,篩選出權威的、最具正確性在資料和文獻加入線上圖書館的庫存。同時也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細致的歸納和整理以確保它們具有良好的服務性,當讀者們需要相關資料的時候通過最便捷的操作就關聯到它們。從知識的收集到知識的篩選,再轉化為知識的利用,這種一站式的服務是中學圖書館真正做到更好服務讀者的重要方式。
(三)積極的進行文化學術的交流活動
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并不是單純的為了保存圖書而存在的,它的本質是一個開放式、自助式的自我學習場地,創立之初是為了讓普羅大眾都能接受到一定的教育。在當今教育大規模普及的時代,絕大部分人都能夠接觸到基礎教育,但我們依舊應該保留它作為學習交流場地的本質。可以盡可能的利用條件在圖書館里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比如說讀書心得交流會,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閱讀書籍最多,借書最頻繁的幾位讀者請過來進行讀書心得體會的演講和交流。同時也可以根據傳統節日和紀念日舉辦一些專題展覽和講座,比如說在長征紀念日的時候進行紅色專題的主題活動,入過具備條件的話還可以邀請一些長征老兵參加專題活動,講述長征故事,傳播紅色思想精神。同時圖書館在平時也可以設置一些日常項目,比如說每周的好書推薦欄目,在圖書館中和線上同時推送,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本身的溫度。同時也可以在圖書館里設置讀者之間的交流墻,讓讀者通過在交流墻上留言的方式進行交流。這不僅僅能夠強化圖書館的社交屬性,同時也能讓讀者在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全新的思想火花。綜合來講,圖書館作為教育和學習的平臺,應該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樣化的推動讀者的學習熱情的求知精神,這才是圖書館服務讀者的更深層次內涵。
結語
圖書館作為傳承文化和思想、傳播知識、和進行教育的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機構,無論是對校園來講還是對社會來講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也正是因為它如此重要,所以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激流勇進,更好、更快、更便捷的讓圖書館發揮自己應有的功能。當讀者們想要進行學習的時候,只要走進圖書館就能迅速的找到想要學習的東西,并不受阻礙的收獲知識,這就是圖書館服務工作創新的主要精神和終極目標。只有堅守這一點,才能夠讓圖書館在社會和學院中真正的發光發熱,為國家的教育世界彌補空缺。
參考文獻:
[1]侯鳳鈴.信息時代中學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的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5(13):268,271.
[2]王朝暉.信息時代背景下中學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策略[J].科技與創新,2017(15):119-120.
[3]張燕.試論網絡時代學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J].知識經濟,2016(1):167.
229350170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