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伍
摘 要: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其中也少不了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建設。雖然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文化建設卻遠遠落后于城市里的。對農村進行文化建設,不僅能夠幫助農村人民改變思想水平落后的狀況,還能夠轉變人們的思維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對于農村文化建設落后的局面,我們應當及時調整思路,深入研究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尋找適合農村的文化建設方法。以此提高農村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建設發展。
關鍵詞: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需要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方面以及文化水平方面的需求。這一需求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居民的身上,也體現在農村基層群眾的身上。因此,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我們不能只一味的追求經濟上的發展而忽略文化方面的建設。因為文化方面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經濟上的發展,所以我們應當積極地開展相應的文化建設。當然,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文化建設的時候,應當從群眾出發了解群眾需求,從而選擇有效的策略進行文化建設。本文就如何促進農村基層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為新農村在文化方面的建設提供一些思路。
一、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各項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各項理念也在落實管理中,因此我們必須要抓住新農村建設的轉型期,必須明確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要點。以基礎的文化建設為著力點,使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相聯結,保障農村建設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不同于以往對于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要求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復雜,因此,在進行文化建設要落到實處從細節抓起作出針對性的建設工作。另外,由于當前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還有一些落后,因此,一些基層工作人員會著重于發展經濟建設而忽略文化化建設。這就是忽略了文化建設對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使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遠遠落后。當前,我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基礎文化設施落后設備缺乏
我國地域面積廣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文化差異也不同,因此,一些地方的基礎文化建設相對落后。這是因為一些地區的經濟落后導致在文化基礎設施上的財政支持不到位,所以無法進行基礎的文化設施建設。另外,雖然有的地區在有一定的基礎建設但是這些設備往往簡單和落后,無法滿足群眾正常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缺乏專門的文化工作人員和一定政策的支持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建設,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專業人員進行,同時也需要上級管理部門提供一定政策的支持。這是因為在實際建設中基礎設施落后且工作繁多,部分管理人員對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視性也不足,會出現一些專門的文化工作人員流失的現象,這就影響了整個文化建設的發展。文化的建設也離不開相關部門支持,而一些地區更多的是注重經濟建設的發展。另外,在一些地區也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這就導致文化建設就會出現一些應付式和擺設式的建設,阻礙了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所以,在進行農村建設時也應當對文化建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這樣就會使當地的發展向文化方面傾斜。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的時代特征
(一)農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推進,農村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農村的其他發展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響,在思想觀念上面也發生了改變,對一些新奇事物也能夠接納,而且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也了解到了各種形式的文化,因此,對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二)文化內容越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同時,農村群眾在知識結構方面也不斷的進行提高和完善,農村群眾對于新的文化認識不斷更新?;ヂ摼W的普及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文化獲取方式,也讓人們認識到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因此,農村群眾也開始選擇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形式,例如,進行廣場舞比賽,地方戲曲展示等。
(三)文化功能不斷完善
一般來說,文化活動對于人民群眾的作用主要在于休閑,放松和愉悅情緒。但是,隨著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文化活動的功能也在不斷的完善,例如,文化作品的欣賞和創作,傳播和傳承文化,公共的文化教育等等。尤其是文化教育功能,一些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落后與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但是通過一定的文化教育工作能夠幫助基層人民群眾提高文化素質。
三、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措施
(一)加大資金支持,引入社會力量
與其他工作不同的是,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需要更加細致,對文化工作人員和其他建設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進行文化建設之前,應當充分的了解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以及可以為文化建設提供的資金支持狀況。除此之外,還應當及時了解農村地區對文化制度方面的管理和文化需求。另外,文化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還應當積極的發揮社會群眾的力量,為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加力。從一定上來講,一個地區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也關系到地區的經濟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因此,做好文化建設也能夠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另外,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的時候,應當從群眾中來了解群眾的需求,再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為文化發展提供動力。
文化建設的工作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支持,因此,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時,應當積極發動社會力量。例如,讓一些企業,通過冠名的形式對一些文化方面的演出提供資金支持。另外,可以根據當地的發展情況建設相應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
(二)加大文化專業人員的建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具有專業的文化工作人員能夠有能力進行文化建設。一些優秀的人才往往會選擇留在城市發展,而對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是相當缺乏人才的。因此,在進行文化建設時,應當充分鼓勵和調動優秀人才向農村發展的傾向,對于留下來的優秀人才也應當注重培養和管理,通過其他方面的支持來留住這些專業的人。文化建設不單單是單純的進行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它還帶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從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出發,依靠人民群眾。這就需要提高每個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從各方面考慮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首先,文化工作者應當具有相應的職業道德。在開展文化活動時,應當開展健康向上和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向提供群眾優秀的文化知識提高民眾道德水平。其次,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文化工作者還擔負著培養教育的任務,所以文化工作者文化水平的高低也至關重要。在進行文化工作時文化工作者應當,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其他的藝術創作,例如文藝表演,文學創作等,自己的知識與其他知識相結合為文化建設提供力量。
(三)提高文化創作能力,組織符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活動
文化事業能夠長久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創作和文化作品的更新。文化創作能力代表不僅著一個文化工作人員是否能夠長久的立足,也代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文化工作者應當扎根于基層農村群眾,從群眾中得到文化創作靈感,創作出具有基層群眾代表性的文化作品。同時也要根據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不斷改進自己的文化作品,創作符合當地群眾所需要的文化作品。文化工作者也要堅持用好的作品鼓勵人以帶動基層群眾文化思想的發展。
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活動已不再適應人民新生活的需要。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也越來越被基層群眾所了解,所以,面對不同時期的要求我們要積極進行創新。目前,在一些農村大多數的居住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因此,在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應當多多考慮到兒童和老人的需求,例如,老年戲曲表演,廣場舞表演,兒童藝術表演等。
(四)學會利用現代科技為文化發展助力
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給文化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幫助。網絡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內容多的優點,可以運用它來快速的進行文化傳播,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文化工作。通過互聯網基層群眾可以快速了解到其他的文化活動,通過借鑒和學習來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另外,還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地區的群眾進行文化交流。因此,現代科技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好的推動力。但是互聯網也有一定的自身缺點,作為文化工作者應當正確引導基層群眾學會正確的使用現代科技,保障基層群眾文化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
新時期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發展面臨諸多的問題,諸如缺少資金支持,專人才缺乏,基層群眾不配合等等,而作為基層文化工作人員,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轉變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斷的努力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另外,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時,應當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需求,組織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莊文國關于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理性思考[J]四川建材2019(11).
[2]陳仲星. 試論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
[3]楊洋. 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 文化產業, 2021.
35565003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