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 要:幼兒教學階段是個體興趣培養、能力奠基的重要階段。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教學環境的創設必不可少,其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路徑對幼兒施以教育影響,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對于科學教育而言,相應教學環境的創設具有顯著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立足于科學教育的目的和內涵,強化實踐活動環境和人文素養環境的構建,將有助于從多角度優化幼兒教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實效。本文將以小班幼兒為研究對象,手下按分析現階段小班幼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過程中的存在問題,進而探討能夠優化科學教育環境、助推幼兒科學發展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科學教育;小班幼兒;科學發展;可行路徑
引言:在學前教育不斷深化和發展的背景下,在科學意識、科學能力的培養逐漸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的情況下,如何利用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助推小班幼兒科學發展已成為現階段學前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研究性專題。發展指南中提出該階段的幼兒對于接觸大自然、了解科學事物現象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借助相應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感官體驗,以推動幼兒在情感、意識、知識等方面的發展。
一、現階段小班幼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一)情感與認知的矛盾
小班幼兒由于年紀小,各方面的能力尚處于一個較低水平,并更多地以情感體驗為主導,缺乏足夠的自控性和自律性。在此情況下,相當一部分教師難以確定對小班幼兒的科學教育是側重于認知以推動價值理念的生成,還是更充分地滿足幼兒對于情感體驗度的自然需求。
(二)滿足與要求的矛盾
科學教育離不開實驗和探究,更離不開其帶來的經驗和認知。但從小班幼兒的實際表現中不難發現,他們顯然局限于對動作滿足和情感滿足的層面,而受限于較低水平的認知而無法關注實驗和探究帶來的豐富經驗。
(三)能力與分享的矛盾
在科學教育工作中,活動與實驗結果的分享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但受限于小班幼兒較低水平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在完成活動探究或科學實驗后往往無法準確地進行經驗分享和總結,導致科學教育的目標無法全面落實。
而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將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上述三個方面的矛盾。通過創設有針對性的科學教育環境,能夠更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個性需求,最終顯著優化面向小班幼兒的科學教育實效。
二、創設科學教育環境,助力小班幼兒科學發展的可行路徑
(一)借助室內“自然角”的搭建,創設科學教育環境
在面向小班幼兒開展科學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實驗材料及相應的環境供給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由于幼兒園小班的兒童正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他們理解和認知外界環境的媒介就是各種各樣的物質器具,所以在創設科學教育環境,尤其是開展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確保相關教具、學具的安全性和直觀性,從而為小班幼兒構建安全系數高、氛圍和諧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其科學意識和多元潛能。
具體說來,教師可以在課室內部搭建“自然角”,引導幼兒把平常的活動中收集到的諸如小石子、沙子、花朵、樹皮、枯枝落葉等自然物質存放在“自然角”中,并鼓勵幼兒在課下通過仔細觀察和切身觸摸認識多種多樣的自然物質,感受和了解各種各樣的自然科學現象。
不僅如此,基于小班幼兒生活經驗缺失、科學知識薄弱等特征,教師還可以借助“科學區”的構建糾正幼兒對科學現象、觀念的錯誤認知。比如,部分幼兒錯誤地認為蘋果會沉入水底,用不同模具吹出的泡泡會是相對應的圖案。為了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的欲望和動手操作的自主性,教師可以在“科學區”放置安全且需要用到的科學實驗材料,如水果、水盆、肥皂水、不同形狀的泡泡器等,鼓勵他們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教學材料進行小實驗。如此一來,小班幼兒的科學探究意識將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和調動,從而在立足幼兒實際情況和個性需求、創設科學教育環境的基礎上落實科學發展教育的目標。
(二)借助室外“種植區”的構建,創設科學教育環境
對于科學發展教育而言,室外的生態環境就是大自然賜予的空間最廣闊、內容物最豐富的科學教育環境。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大自然,積極發揮自身的主持和引導作用,創設有助于科學發展目標達成的科學教育環境。
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種子或小盆栽,帶到幼兒園創設的室外種植區中種植,并每日進行澆灌、施肥和觀察記錄,以此培養其科學實踐能力,也能夠使其在長期的觀察和記錄中發現并認知科學現象。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參觀諸如菜園等室外大型種植區,使幼兒在直觀、真實、具體的科學教育環境中認識蔬果的名稱、特征以及采摘方式等,從而培養其科學意識、形成科學知識,落實科學發展目標。
(三)實現戶外游戲和科學教育環境的有機整合
一般來說,科學類戶外游戲只有在真切的科學教育環境中開展,才能真正達到科學發展目標。比如,在向幼兒講述影子與光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戶外進行“踩影子”游戲,使幼兒在真切的科學教育環境中懂得光如何影響影子的變化情況,從而培養其科學意識和科學知識,實現科學發展目標的落實。
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顯然能夠有效助力小班幼兒科學意識及知識的發展。幼兒園教師應當積極借助室內“自然角”、室外“種植區”的搭建以及實現戶外游戲和科學教育環境的有機整合等方式,助力科學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嵐.探究式科學教育在小班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C].科學素質培養的實踐和探索,2009:109-112.
[2]賴靜嫻.如何開展小班的科學探究活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0):255+257.
[3]周曉.如何創設科學教育環境促進小班幼兒科學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84.
注:此文系張家港市2021年度微型課題課程游戲化理念下小班科學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01184)的研究論文。
12865017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