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蕊
摘 要:盛澤地域絲綢歷史悠久、文化內蘊深厚,為契合絲綢中專學生的終生成長實際,服務當地紡織人才市場,弘揚中華傳統絲綢文化。在深度研究盛澤地域絲綢文化后,提煉出和蘇州絲綢中專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匹配的四種精神內核,即“柔、韌、精、美”,總結出引領建立絲綢班級,培育具備絲綢特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職學生而服務。
關鍵詞:絲綢文化 四維織錦緞? 育人? 探究
一、絲綢文化研究背景
乾隆《吳江縣志》中載明末周燦詩曰:“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尚利民風薄,多金商賈尊。人家勤織作,機杼徹黃昏?!睔v史悠久的古鎮盛澤早在明清時期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而名聞遐邇,與蘇州、杭州、湖州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晴翻千尺浪,風送萬機聲”、“日出萬匹,衣被天下”是其生動的寫照。
盛澤鎮先后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絲綢名鎮”、“中國紡織名鎮”。已成為我國絲綢紡織的主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并向建設國內最大、世界著名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邁進。
二、中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是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
中職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作為班主任,其思想品德、作風習慣、處世方式以及言行舉止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可能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也可能是學生最好的反面教材。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的言傳,而更應以身作則,發揮身教的作用,用自己的行動來引導學生。而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個別差異性、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和影響班主任工作因素的多樣性,都決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多樣性和多變性的統一。我們要學會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以多樣化、多元化的方法來育化人。
三、“四維織錦”育人法的內涵
新時代背景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養、勞動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養,健全人格得到形成。學生教育這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落到了班級管理的班主任的身上。首先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的一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其次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藝術,育人方法顯得非常重要。探究科學高效,有特色的中職班主任工作方法更為關鍵。
“四維織錦法”是在深度研究盛澤地域絲綢文化后,提煉出和蘇州絲綢中專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匹配的四種精神內核,即“柔、韌、精、美”。在建班樹人過程中,以此四種精神內核為工作指引,絲絲相扣、經緯交織。
根據絲綢中專學生實際情況,探索班主任育人方法具體為:首先,我們把每一個學生比作一方須經絲綢工藝錘煉后的錦緞。第一維度,我們以“柔” 性管理理念為梭子來引領工作。第二維度,以“堅韌”不放棄原則作為絲綢工藝織造過程中的緯線。第三維度,我們以“精細化”管理態度作為絲綢工藝織造過程中的經線,經緯相織,緊密結合。第四維度,我們以“善美”人才培養為綢緞成品面上最終的刺繡。 “四維織錦法”創新了傳統型的班主任工作方式,提高一線班主任工作效率,對接地域產業、文化特色,培養為當地市場所需的具有高道德、高素養的專業化人才。
(一)一維梭引:明確以柔克剛的育人理念
絲綢面料柔滑柔軟,零觸感貼合肌膚,給人帶來親切柔滑之感。從絲綢面料的特性中,筆者領悟到育人的高境界不在于以師者之威嚴去震懾,以條例去約束,而在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用師者智慧去育化中職學生。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談到“你的舉止應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還是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碧└隊栄浴安皇前糸车膿舸颍牧魉材茏尨植诘氖瘔K磨成美麗的鵝卵石。”柔性教育對于身心處于發育敏感期、性格倔強的中職生更為恰當。
(二)二維緯線:貫穿堅韌不拔的育人原則
學生習慣養成不在于一天,問題解決也不在于一時。學生問題大多具有反復性、周期性的特點,這就和絲線的特質有共同之處。研究絲綢的絲線,其雖細但卻韌性十足,在織造過程中即便拉扯也不易斷。班主任對于中職學生的教育也是一件周而復始、持之以恒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故以絲綢“堅韌”的特質為育人原則,塑造為錦緞織造中的經線。即面對班級學生進行教育時,全面撒網、遍地開花,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堅信教育中“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奇跡。
(三)三維經線:堅持精益求精的育人態度
絲綢的精致在于肌理細膩,比發絲還細幾十倍的紗織經緯相錯,卻可以毫厘不差。班主任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絲綢“精致細膩、精益求精”的特質,把精細化育人的態度貫穿教育的始終。粗枝大葉的管理模式能換得一時表面上的風平浪靜,但會潛藏內里的暗流涌動、漩渦叢生,并不能真正的育化好學生,打造好積極向上、團結向心的班級。因此,把手頭工作做細化、精化,是中職班主任育人過程中應持有的態度。
(四)四維刺繡:追求向善向美的育人情懷
基礎布料編制而成,但要處于上乘精品,還得經過后道加工。對學生進行善美情操的陶冶,使我育人工作錦上添花、更上層樓。古書記載,吳地養蠶人在一月余的飼養期里精心照護蠶兒;如期間因病、因寒、因毒而致幼蠶成長不順,養蠶者會動情落淚。其生產過程體現出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太平天國時期,盛澤人民為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募捐自家所織絲綢,全力支持洪楊革命。桑蠶文化中“善美”情懷貫穿始終,體現吳人與絲綢的深度情感。蔡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蔽覀儼寻嘀魅斡斯ぷ餍Ч麣w向對學生“善美”情懷的培養,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和身心的健康發展。
遵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凸顯職業學?!爱a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特色,結合絲綢專業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提煉出絲綢文化中 “柔、韌、精、美”四大特質,打造四維織錦育人法,旨在培養中職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文化內涵、心理素養和職業精神,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職生,實現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出彩人生”奠基。
235050170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