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山西工學院) 申小軍 孟祿超 楊麗娜 李柯蓉 王靜
化解大學生宿舍矛盾、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是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永恒話題,也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具備的一項能力。現實中,女生宿舍人際關系與男生相比,往往更為敏感、更為復雜,宿舍矛盾出現后,也更難以調解,極易成為輔導員棘手的問題。
(一)女生宿舍矛盾現象較為普遍。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生活習慣、性格脾氣、興趣愛好、思維觀念等各有差異,難免產生宿舍矛盾,而女生宿舍更是宿舍矛盾事件的易發地。因早上起床鈴聲時間不一致、午休是否開關燈、如何分工打掃宿舍衛生、洗衣服掛陽臺后滴水等日常生活細節,都有可能讓女生之間出現觀點不合、心存芥蒂或摩擦誤會的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后,很容易陷入“四個互不”中:一是互不理睬;二是互不溝通,造成矛盾雙方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與責任;三是互不收斂,繼續我行我素,進一步制造對立或拉幫結派;四是互不寬容,導致矛盾雙方積怨越結越多,并通過某種沖突方式爆發。很少有女生會主動通過與對方溝通來化解 矛盾。
(二)調換宿舍很難有效消除宿舍矛盾。針對宿舍矛盾,學生第一要求、輔導員首先考慮的解決方法,就是給宿舍矛盾一方換宿舍。但高校宿舍普遍緊張,基本都是滿員,在相同班級和專業內部尋找空床位有難度。即便有空余床位,對其他宿舍的女生來說,很容易把宿舍內長期空置的床位當成自己的地盤,用來放置多余物品,如有新成員占用了床位,會因為這些較多的物品無法安置而產生不滿情緒。此外,其他宿舍女生通常不愿意讓新成員打破自己宿舍現有的氛圍和局面,在擔心新成員給自己宿舍帶來新的緊張和矛盾的情況下,更容易抱團反對輔導員的決定,質問輔導員“她們宿舍的矛盾為什么要連累到我們?”并對新成員采取抵觸、不接納的態度,為新的矛盾埋下隱患;另外,對宿舍矛盾方來說,意識不到自身在原宿舍矛盾中的過錯與責任,換到新的宿舍難免因為同樣的問題引發新的矛盾。結果必然是原宿舍矛盾剛平息,新宿舍矛盾又產生。因此,換宿舍看似簡單、實則難度較大,往往是一種事倍功半、甚至費力不討好的做法。這要求輔導員面對宿舍矛盾,不能一換了之,還需要重視調解工作。
(一)調解女生宿舍矛盾,首先考驗著輔導員的能力。女生宿舍矛盾,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矛盾初起時,女生一般不愿意讓別人知曉自己與舍友有矛盾,也很少會向輔導員反映,發酵到其中一方無法容忍的程度后,才不得已找輔導員說理,因此輔導員面對的是矛盾已經趨于嚴重的現狀,這對輔導員如何及時發現宿舍矛盾苗頭提出了挑戰;而矛盾雙方往往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回避自己的過錯、指責對方的不是,把過錯的源頭歸咎于對方,甚至添油加醋、歪曲事實。在輔導員了解情況時,可能出現矛盾雙方各說各話、口徑完全不一致的情況,讓輔導員剪不斷、理還亂,對輔導員明辨是非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特別是有的女生一旦與人有了矛盾,心結很難解開,情緒很難釋懷,給輔導員說服與教育工作帶來更大難度;另外,輔導員介入宿舍矛盾后,即意味著矛盾公開化,對于不愿意讓矛盾公開化的女生來說,必然會認為是對方給輔導員打小報告,難免會責難對方“你我之間的矛盾,為什么要告訴輔導員?”對輔導員的調解,也可能會礙于不愿拒絕輔導員的要求,而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在輔導員面前表示愿意和好,輔導員離開后變本加厲報復對方,導致宿舍矛盾更加激化。這要求輔導員介入宿舍矛盾進行調解時,必須找準恰當時機、采取恰當方式,避免自身介入導致適得其反的后果。
(二)調解女生宿舍矛盾,占用輔導員較多的時間精力。一是會影響輔導員正常工作的開展。高校輔導員的日常事務普遍比較多,工作復雜性也較高。如果發生宿舍矛盾,必然要求輔導員停下手頭的工作,秉著“宿舍矛盾無小事”的態度,盡快投入宿舍矛盾的調解工作中;二是會影響輔導員關注其他學生的精力。發生宿舍矛盾的學生,必然會成為輔導員的關注對象,特別是對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的女生需要重點關注,諸如“她現在在哪、情緒如何、是否又與宿舍同學發生矛盾?”之類的問題,難免成為輔導員關注學生本人的口頭禪,隨時做好調解宿舍矛盾的心理準備。而輔導員的帶班人數普遍較多,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宿舍矛盾關注越多,顧及其他學生的精力也會越少;三是要求輔導員在閑暇時間仍需保持責任心。宿舍矛盾爆發的高峰時間,往往在輔導員工作時間之外,如學生早上起床、中午休息、晚上回宿舍及周末時間。特別是女生在宿舍喜歡裝扮、追劇、看小說、睡懶覺、視頻聊天、談論娛樂八卦等,宿舍矛盾雙方難免因想法沖突、話不投機、互相干擾等因素進一步激化矛盾,甚至導致一方情緒崩潰。要求輔導員得知消息后,必須放棄休息并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安撫調解,避免事態的進一步 惡化。
(三)調解女生宿舍矛盾,給輔導員帶來多方壓力。女生在宿舍矛盾激化后,認為自己孤立無助的情況下,可能會先向家長哭訴,尋求父母幫助。家長更容易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上,偏袒自己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指責矛盾另一方學生的過錯,甚至指責輔導員工作不到位、學校不重視,讓宿舍矛盾進一步升級,最終演變成為家長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矛盾。屆時,輔導員需要面對的必然是家長的強硬態度及要求。怎樣才能平息家長和學生的情緒,為輔導員調解宿舍矛盾帶來更大的難題和壓力。
(一)輔導員應做好宿舍矛盾方的情緒疏導。輔導員了解女生宿舍矛盾時,首先面對的必然是矛盾一方或雙方的委屈、激動、悲傷情緒,特別是女生話到傷心處,更容易未語淚先流。要求輔導員在疏導時,要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容忍學生的情緒宣泄,主動給予言語安撫,幫助學生穩定情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一吐心中的不快,還可以讓學生在今后遇到矛盾或問題時,愿意先找輔導員進行坦誠交流,方便輔導員隨時掌握宿舍矛盾情況及學生心理動態。輔導員要堅決避免對學生的講述出現不屑情緒或不耐煩的心態,切忌以“這點小事都會鬧矛盾?”“這點小事也來煩我?”之類的話語來敷衍學生,挫傷學生找輔導員交流的積極性。
(二)輔導員應做好宿舍矛盾方的行為引導。輔導員與矛盾雙方談心談話時,不僅要了解雙方矛盾爆發的單一事件具體情況,更需要了解雙方自進入大學以來各種不滿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當學生陳訴自己在宿舍矛盾中如何容忍、退讓時,輔導員應給予肯定贊賞;對學生應對錯誤導致矛盾激化的事實,輔導員應避免嚴厲批評,而應給學生以指導,可以站在學生立場上,告知學生“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怎么 做”,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來體會對方的感受,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也有做錯的地方,不僅可以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可以為矛盾方各讓一步、相互諒解做準備;在矛盾已經較為嚴重,且造成一定影響的,甚至出現校園欺凌者,要明確提醒雙方矛盾失控后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學生意識到后果后,才有可能冷靜下來權衡利弊,通過自我控制來降低矛盾繼續激化的可能性。
(三)輔導員應善于借力。較為嚴重的宿舍矛盾,單憑輔導員的單打獨斗很難調解成功,可通過尋求借助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來解決問題,彌補輔導員能力、精力有限的情況。一方面,輔導員可以向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高校普遍有較為完善的心理咨詢中心,專業的師資與場合,可以為矛盾方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因宿舍矛盾導致情緒緊張、心態失衡的學生來說,通過心理咨詢來舒緩身心壓力很有必要。但女生往往不愿意主動接受心理咨詢,把心理咨詢等同于心理疾病,輔導員需要通過思想工作,開導學生消除抵觸心理,主動為學生做好心理輔導教師的聯絡;另一方面,輔導員要激發宿舍長的積極性。由于輔導員無法時時處處關注到宿舍矛盾,發揮宿舍長的作用更加重要。而有些宿舍長往往處于閑置,不清楚自己該干什么,在有宿舍矛盾時或事不關己、或卷入矛盾一方。輔導員可以讓宿舍成員共同推舉符合一定條件的宿舍長,明確宿舍長在宿舍矛盾調解、匯報中應有的職責,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會帶來比輔導員介入還要好的效果。
輔導員在調解女生宿舍矛盾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采取適當方式進行調解,做到有效干預并注重預防,努力保障學生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宿舍生活氛圍,更好地促進她們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