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鋼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高級中學 226532)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破了我們原本平靜祥和的生活,同時也給生命教育帶來了新的期待和要求.疫情之初,武漢地區逝去了眾多生命,讓人們對生命的意義產生了新的思考和理解.在持續幾年的疫情影響下,全國各地中小學入校時間頻頻推遲,為了保障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不受影響,全國各地紛紛推出了電視教學、線上教學以及空中課堂等多種符合現代化教學需求的教學模式和方式,這樣生命教育也隨著教育資源的應用推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壯大.
其實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起點,所以如何更好地關注生命教育才是學校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教育主題.美國是最早起源生命教育理念的國家,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一位教育家便最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隨后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的教育事業中得以生根和推廣.我國的生命教育在21世紀之初開啟了起步階段的發展.國內的生命教育推廣首先在遼寧開始,2004年12月遼寧首次啟動了“中小學生命教育工程”,緊隨其后的是上海市,2005年6月上海出臺了《上海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經過研究發現,生命教育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展現了生命教育價值,生命教育的首要價值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于生命個體的尊重要展現出唯一性和獨特性.第二個層次便是,學校針對學生的生命主體展開的幸福和自由式的生命化教育,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人格品質也會在教學課堂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三個層次代表著學生的學習領域,生命教育不僅擁有明確的教育價值,同時生命教育也可以跨越更多的教育實踐領域,通過多重的教育主題來展現出來.
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速度持續加快,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當前社會的人們已經在思維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就必須通過當前新興的教育實踐鍛煉,重點培養數學思維能力,與此同時做好積極滲透生命教育.進而才能更好地保障高中數學這門學科擁有更多的閃光之處,從而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成果和效率,為學生日后考取理想的大學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我國教育界無疑已經將素質教育當成了教育事業的主責主業,而素質教育則強調了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體.在高中課堂展開生命教育,會對學生還沒有成形的三觀產生重要的和積極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之上,滲透生命教育更有助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
當前的高考素有“十年磨一劍,成敗在一朝”的說法,因此廣大參加高考的學子,都會高度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將高考看成通往成功彼岸的獨木橋.但是當前奉行的教學模式已經把學生變成了單純應付考試的機器,從而缺少對生命的思考與教育.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把自己的生命淹沒在題海之中,不僅導致學生不會對生命展開思考,也導致學生沒有時間梳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體驗.
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之上滲透生命教育,首要分析教學模式.主要原因在于滲透生命教育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組織形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另外教學模式還會對教學管理形式、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環境構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主要教學模式為“三步七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僅高度承載了生命教育的理念,還更有利于將高中數學課堂打造成面向全體學生的生命體驗課堂.數學教師在課堂之上,高度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學生在課堂的情感體驗獲得提升.在高中數學課堂之上,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也得到高度關注,主張“我的課堂我做主”這一教學思想,保障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之上受到公平、平等的對待,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獲得尊重,不斷提振信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擁有自身的夢想,讓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學生更好地實現生命的體驗,學生感受到濃郁的學習氛圍,進而實現師生生命的共同煥發.
開展“三步七環節”的教學目的在于有效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更好地數學學習習慣,通過學生生命質量的全面提高,以增強學生快樂學習體驗為指引,積極構建全新的高中數學生態課堂,砥礪學生學習意志,點燃學生學習激情,啟迪學生的學習智慧,最終培養學生擁有健康的人格,形成用生命呵護生命的良性學習和生活模式.第一,流程化教學操作模式,所謂的三步是指預習、課堂展示以及課后檢測這三步.預習的任務要明確重點和學習目標,學生通過獨立的學習完成學習預案的設定,待完成學習問題的收集后,完成課堂上展示,教師收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最后數學教師認真檢查學生的預習學習情況,為課后鞏固奠定基礎;第二,課堂教學七環節,一是明確教學目標,完成本節數學課需要用到的授課技巧都要明確標寫在黑板右上角;二是要求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學生在數學教材之上要盡可能勾畫出關鍵點、疑點、難點和重點,教師不能過渡依賴于數學習題答案的講解,依靠做、背、讀和寫等多種形式完成學法指導.三是打好數學基礎,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完成了學習基礎的奠定,這樣在課堂之上實現數學基礎過關比較容易,學生能夠更好地呈現數學課本的精彩內容,還可以采用相互講解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生命體驗感;四是完成探究合作學習,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不分心地完成合作學習和探究,在教師預先分好的每一個學習小組中,組長掌控學習進度,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最后形成統一、明確的書面答案;五是各個合作學習小組選派不同的代表完成探究式學習內容的展示,一旦組內選派的成員無法順利完成任務,組內其他成員則可以不經過申請積極走上講臺,完成救場展示,其他組別的成員要給出當場的口頭評價,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最后做總結、深化和補充性的評價;六是鞏固檢測,數學教師可以采用變式方法再度完成檢測,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加優秀的解題方法;七是做好小結評價,數學教師要在課程結束時為學生做好清晰的數學知識網絡小結,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
4.2.1 教學設計
以高中數學人教版選修1-2冊教材《合情推理之類比推理》課堂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為例,展開教學實例分析.第一,本節數學課需要在備課環節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合情推理過程在數學解題中的重要性,進而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擁有較強的創新思維;第二,設定明細的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在知識和技能上真正引導學生理解類比推理的概念,概括性掌握類比推理的步驟,在情感生命價值體驗上,可以憑借相互交流、合作學習以及主動探究來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這樣學生在成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后,有序形成數學的學習意識;第三,預設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引導學生做好類比推理及方法總結的教學手段,更好地引導學生完成數學教學類比的方向和應用,這期間需要數學教師準備好教學課件和幾何畫板.第四,從簡單趣味性強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求知欲望,通過有梯度設計數學題目,保障所有學生漸漸融入數學課堂的教學,最終引導和啟發學生變成數學課堂學習的主人.
4.2.2 導學過程
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做好類比推理的概念理解及相關問題解決,學習難點則是問題的導學、教材的學習以及過關檢測.首先我們進入導學環節,教師:“春秋時期的著名人物魯班的手在一次伐木中被森林里一種齒形草本植物劃破,這次事件后他發明了鋸子.他的類比推理思維是這樣的,齒形草能夠割破我的手,那我用來伐木的工具也可以做成齒形的,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伐木速度.”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魯班認為齒形工具可以割斷木頭?請大家思考并討論!”在同學一一展示這個問題的思考結果后,同學們請仔細研讀本節課的教材,并思考下列問題,一是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收集還有哪些類似于鋸子的仿生發明,請同學們相互分享并總結!第二,請同學們總結類比推理的定義!”隨后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導學檢測”,例如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1依據類比推理知識,列出與向量加法運算性質相近的運算”“2根據等式的性質猜想不等式的性質”.本節課學生完成一系列的學習環節后,則要重點思考類比推理的作用和特點,最后經過點評、展示、交流以及合作等多個環節,學生能夠順利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和生命教育素養.
第一,解放思想實行全新教學模式,堅持實踐出真知、執著創奇跡的教學理念,讓課堂“亂”起來的同時,讓課堂動起來,學生擁有展示機會才更能體會生命的動態;第二,加強課堂問題設置,做好課堂點評,給學生留有更多的鼓勵,增強學生自信;第三,做好學案設計,要明確對象、要求、方法、內容以及時間,放手課堂,增強教學反思,最終提升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總之,后疫情時代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要想更好地滲透生命教育,則要做好教學課堂的充分改革和創新,顛覆傳統教學理念,保障學生的健全人格獲得充分發展,從而為高考人才的選拔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