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香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十一中學,江西 贛州 341400)
初中美術作為基礎性教育課程,與小學美術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和審美情趣不同,初中美術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素描作為繪畫的基礎與前提,大多數初中美術教師都將素描教學作為美術教學的重點,提升素描教學有效性,對學生繪畫技巧的掌握和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靜物臨摹和寫生作為初中素描教學的基本內容,借助簡單的線條與輪廓將事物的特征直觀地表達出來,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事物觀察能力和寫實能力。學生在素描練習時,需要準確抓住事物的整體形態,掌握事物的典型特征,將觀察到的景象通過基本的線條和輪廓進行展現。在素描教學實際中,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在素描時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對事物整體性特征的把握不到位,對事物基本特征的呈現也不夠準確,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階段學生認知比較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沒有通過有效的素描教學鍛煉觀察能力。因此,在初中素描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引導學生對事物點、線、面、體的細致觀察,實現扎實空間寫實能力的充分培養。
優秀的素描作品往往只需要通過寥寥數筆就能夠將事物傳神地展現出來,而素描能力差的往往會交出“形不對、神不搭”的作品。學生在進行素描作品創作時,眼睛要觀察、大腦要分析判斷,這樣才能夠準確掌握事物本質,然后通過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后,進行取舍表達和展現,從而呈現出一幅完整的素描作品。通常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素描練習,大部分的學生對事物的綜合分析能力、判斷概括能力和表達表現能力都會明顯提升,整體感官協調運用將有效提高。
素描教學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簡單的臨摹與再現,而是提升學生在臨摹和再現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現事物美感的能力。以線條為基礎將其準確、完整、典型的概括出來,并通過素描技巧把“美”形象的展示出來。比如徐悲鴻的素描作品,通過對線條的合理使用,讓看到的人不僅能夠感覺到形似,而且還能體會到神韻。實際上,素描是基于客觀現實,但是又高于客觀現實,是對事物進行觀察、再現和再提煉的過程,在再提煉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的發現美、認識美最終創造美,這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在素描創作中,構圖練習、構圖方式等技巧訓練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發現形式美的規律,為以后掌握熟練的繪畫技巧奠定堅實基礎。
素描教學中,學生通過對事物的回憶和再認知將觀察到的事物呈現在畫紙上。在事物再現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形象再現思維等都會得到鍛煉,同時,為了更好地展現事物,學生會運用抽象思維感知能力對事物的“形”和“神”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修飾或者美化,以保證事物的審美效果。也就是說,素描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發展形象思維的過程,在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高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
素描教學對學生的繪畫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力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美術教師應當從學生發展規律特征出發,結合初中美術教學內容實際,多種途徑開展素描教學,不斷提升初中素描教學的有效性。
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初中美術素描教學過分關注素描理論知識教學,沒有引導學生開展足夠的素描技巧訓練,并且在素描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繪畫基礎和個體特征,導致很多學生對素描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在教師一味強調素描理論知識點學習的情況下會對美術學習產生厭惡感,不僅無法實現素描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激發和提升學生對素描學習的興趣,成為提高初中素描教學有效性的首要任務。具體地說,建議初中美術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素描課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將其作為素描對象素材進行利用,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盤子、罐子等作為教學素材,這類素材較為常見,形狀較為規則,學生觀察的也會更加仔細,并且在素描創作中會根據自己愛好增加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從而創作出更加具有“靈魂”的素描作品。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成熟、高效的教學手段,將情境教學融入素描教學中,能夠提高素描教學的效率,尤其是在生活化情境教學中,學生能夠發現素描的特殊魅力,促使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參與素描教學練習。根據以往經驗,初中素描教學中的很多教學參照物都來自生活,教師要注重生活化素描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比較熟悉的環境中更好完成素描學習任務,同時,生活化素描教學情境還能夠引導學生認識到素描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素描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生活化素描教學情境創設對初中教師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有意識地搜集和積累相關素材,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密切的觀察,了解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并且結合初中美術素描教學的內容,對相關情境進行創設。例如在素描造型技巧教學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素描技巧,通過課前了解,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將學生熟悉的物品帶入到課堂中,然后結合生活實際,對造型的重要性進行講解,比如校園內的花壇造型、操場設計整體造型等等,這些生活化元素的融入,能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素描造型的意義,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造型學習中。
素描教學中有關學生素描技巧的訓練教學,針對這一部分教學效果的提升,建議初中美術教師根據具體創作開展針對性的訓練教學,提升學生的素描技巧。一是在整體結構訓練方面,在素描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就要注重學生整體意識的思想,很多初中生在素描作品中存在著整體結構與比例失調、布局不合理的問題,針對這些,在素描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先平后體、先外后里”的整體構思進行素描創作,不斷強化學生對事物整體輪廓的觀察和把控能力,實際上,如果學生創作的素描作品整體比例恰當、構圖準確,代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素描的“精髓”。二是在光線明暗訓練方面,關于光線明暗的訓練是保證素描作品更加的立體、生動、有層次。在素描學習初期,很多學生很難熟練掌握光線明顯,教師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素描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掌握光線的能力進行強化。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明暗對比強烈的作品對比,加深學生對光線的印象,在素描創作中,嚴格遵守“由深至淺,由實至虛”的創作步驟,勾勒形體、描繪明暗。三是要訓練學生準確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有特征,素描就是要將事物特征準確、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換句話說,學生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才能畫的真、畫的像,素描作品也更加富有內涵、蘊含更多情感。
初中美術教師要改變現有的教學分工,持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素描教學方法。要按照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原則開展素描教學,這樣既能夠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心,在素描學習方面不能追求“速成”,要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逐步掌握技巧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素描能力。教師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善于采取鼓勵方式開展教學。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敏感,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因此,針對學生在素描中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耐心細致的指導學生逐步掌握素描技巧,尊重學生在素描學習中的“自我發揮”,更好培養學生的創作力和創新力。
素描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初中美術素描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注重素描技巧訓練、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素描教學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素描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