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是心理健康教師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和痛點。心理健康教師在危機干預工作中常常出現不敢應對、不堪重負、自我耗竭等困擾和誤區。只有學校具有完善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預案,心理健康教師擁有應對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能力,厘清定位和角色,與學校心理危機工作小組的成員各司其責、共同協作,才能在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時做到快速響應,提供專業心理援助。
【關鍵詞】危機事件;心理危機;邊界;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
【作者簡介】陳瑾瑜,上海市徐匯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上海,200235)主任,高級教師,上海市徐匯區心理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師認為壓力和風險較大,不希望遭遇的工作是應對與處置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然而,隨著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和危機事件的增多,這項工作的任務卻越來越重,原因有二,一是中高考改革、多元價值觀的沖擊、網絡的普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使中小學生面臨的外部環境的變化速度變快,充滿不確定。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和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二是中小學生正處于情緒發展和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階段,情緒波動大、易沖動。
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關乎學生生命,棘手又蘊藏著機遇。筆者認為,無論是職初期心理健康教師還是成熟期心理健康教師在初次應對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時都可能遭遇一些困難。如有的教師因為缺乏專業能力而不敢應對,有的教師因為缺乏協作意識,獨自應對各項工作而不堪重負,有的教師因為缺乏自我關愛意識,忽視了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而自我耗竭。本文以上海“6·28”浦北路殺害小學生案的心理援助為例,探討心理健康教師在學生心理危機處置時的角色定位、專業技能及自身心理防護。
一、心理護航,應對危機
1.事發突然,快速響應。
2018年6月28日,上海市浦北路近桂林西街人行道附近1名男子持菜刀行兇,造成2名學生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1名學生和1名家長受傷……筆者在確定事件的真實性后,第一時間啟動了區域突發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當天下午,恰逢工作室成員集中學習,為引導廣大家長理性面對突發危機事件,吳老師帶領著工作室學員,迅速完成了《不幸事件發生后,請為孩子這樣做》一文,及時將文章通過微信公眾號“上海學校心理”向公眾發布,在危急時刻給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的專業建議。
2.整合資源,專業援助。
上海“6·28”浦北路殺害小學生案(以下簡稱“6·28”事件)屬突發惡性傷害性事件,因此,對心理援助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很高。事發后不久,筆者在吳老師和工作室學員的支持下,按照徐匯區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趕到學校后立刻著手相關工作。由于筆者所在的徐匯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建立了醫教結合聯動機制,心理援助工作在此基礎上獲得了由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危機干預辦公室以及高校等相關專業機構的心理專家團隊的專業指導和幫助。
心理援助工作包括三個層面,具體是:在區域層面,筆者在工作組研討時向上級領導提供專業建議;在心理中心層面,筆者協調好心理援助工作人員進入工作組,為受害家庭提供緊急心理援助;同時心理中心為受事件影響人員提供全天候電話心理咨詢、面對面心理咨詢服務;在學校層面,筆者在受害學生所在校擬定工作方案時,給予專業指導。首先,學校梳理本校與事件相關的重點人群,如事發現場的目擊人員、與遇害學生關系較近的學生和教師、曾經經歷傷痛事件的人員等。其次,筆者協同學校擬定相應的心理危機干預方案,組織心理援助工作人員為重點人群提供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請學校將心理咨詢途徑告知教師、家長。最后,筆者組織心理援助工作人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擬定給教師和家長的普及宣傳資料:《給家長:不幸發生后在家如何幫助孩子》和《給教師:危機事件中的心理調適建議》。同時,對暑期、開學等重要時段的相關工作做好預案。
二、專業成長,勤為善為
心理健康教師要做好校園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并不容易,在傾心付出的同時,要提高專業勝任力。因此,必須注重學習、協作以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用在急時,功在平時。
首先,區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日常要扎實做好常態工作,才能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如戰時一般派出隊伍接受考驗,即平時起作用,急時能應對。
其次,學校應及時啟動應急系統,即在危機發生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對相關人群進行心理援助與干預,把危機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就要考驗學校平時的預警系統工作是否切實到位。預警系統工作包括建立由校長擔任負責人的學校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制定有效的危機應對預案,制定針對各類危機的應對措施及通用處理程序,強化管理人員和廣大師生的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意識,建立有效的監督和檢查機制等。
最后,心理健康教師如果想在面對危機事件時不再惶恐和慌亂,就一定要在平時學習和掌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專業技能,包括通過學習明晰學校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的構建方法,了解學生心理危機的現狀、表現形式及誘發因素,掌握識別和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具體方法,如開展哀傷輔導的時間、形式和方法步驟,對有自殺風險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方法等。
2.明晰職責,團隊協作。
心理健康教師是校園危機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厘清心理健康教師在其中的定位和角色至關重要。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是心理健康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任務不僅包括心理評估、心理輔導,還包括校園安全建設、維護以及師生、生生、親子關系的協調等。這些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職責。如果心理健康教師對于自身在校園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中的職責不明晰,那么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可能出現該做的不敢做,不能發揮專業作用,或者可能攬下超出自身權限與能力的工作,最終不堪重負甚至對工作心生退意。這兩種情況是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也會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室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都有過類似的困惑,因此我們在工作室學習研修的過程中曾多次熱烈探討,該如何明晰職責、團隊協作。
吳老師在《探尋優秀與卓越——心理老師成長之路》一書中明確了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定位,即在校長領導下發揮心理專業支持的作用,明晰了心理健康教師在學校三級預防體系中的職責。概述說來,在一級預防中,心理健康教師要落實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可有針對地開展預防性活動,通過多種宣傳途徑讓學生知曉可以提供心理援助的校內外資源。與班主任定期會商,為班主任的談心工作提供專業建議;在二級預防中,心理健康教師對心理問題高危學生進行初步評估,建立科學的心理檔案。與相關教師一同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動態,做好安全監護,并注意保密。若該生的班主任、學科教師、家長有需要,應向他們提供專業建議。對有自殺或殺人傾向的學生進行風險評估,盡快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并及時轉介。通知學校心理危機工作小組做好應對預案;在三級預防中,心理健康教師在確認學生的心理危機后,應向當事學生做好解釋并突破保密原則,第一時間將學生的心理危機情況向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通報,啟動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預案。提醒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協助做好學生在校的安全監護。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轉介,同時做好跟蹤服務及輔助性或康復性的心理輔導。傷害性事件突發時,根據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預案,配合做好當事人或涉及人群的心理疏導和干預。
無論在哪一級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師始終要明白,自己是學校心理危機工作小組中的重要一員,但并不是全部,關于學校管理、對外聯絡、家校溝通等工作要與小組中的其它成員,如校長、德育分管領導、班主任、總務負責人、校醫等及時溝通、定期會商、提供支持、共同協作。
3.自我關照,恪守專業。
筆者因為全程參與了“6·28”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所以能夠具體地了解遇害、受傷孩子和家人的情況,會近距離接觸沉浸在哀傷中的當事人和教職員工。當時,很多市民自發到事發現場悼念,整個街區的空氣中都彌漫著悲痛的情緒。工作過程中,筆者一直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力爭沉著、專業、高效。另外,筆者也特別關心心理援助工作人員的心理狀態。由于應對與處理危機事件會消耗身心能量,筆者及時安排專家督導。專家不僅可以指導危機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還幫助了心理援助工作人員調節情緒、舒緩壓力。心理健康教師一定要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做好自我心理防護,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要有覺察,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和接受督導。
此外,在危機事件處置中,我們作為心理工作者要嚴格保護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在上級行政部門的期望與心理輔導工作的權限、界限、專業操守之間尋找平衡,要堅守心理輔導工作的專業價值觀和倫理操守。
回顧“6·28”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筆者能夠有敢于擔當的勇氣和從容應對的信心,專業地做好學生心理危機處置工作,源于2016年有幸加入了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吳增強名師工作室。吳老師把學生心理危機處置作為工作室的一項重要研修任務,對學員親身經歷和處理的危機事件進行研討總結,因此,每位學員的學生心理危機處置能力得到了切實提高,工作室的學習經歷是心理健康教師非常重要的專業成長契機。
34385019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