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萍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材;人物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09-0075-02
教材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托,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筆者常常圍繞教材中的人物線索開展教學,以調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語言輸出。
1.借助人物資源橫向對比,同一時空話語不同。
在交流拓展環節,教師適當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可以使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語境中進行真實且有意義的語言輸出。
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4 Hobbies中分別介紹了 Mike、Liu Tao、Yang Ling、Su Hai 和Su Yang的愛好。平時生活中,我們在談論愛好這一話題時,不僅會陳述自己的愛好,同時也會非常自然地與他人的愛好進行對比,如:Mike喜歡打籃球,而且籃球打得好,但是我不會打籃球。不過,我會踢足球。這是非常生活化的對話,但這樣的句式結構在教材中并沒有呈現。這時,教師可以進行資源梳理,把教材中人物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對人物的愛好進行橫向對比,并運用人物橫向性信息溝促進表達。如:利用同向性資源促進學生表達“Mik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Liu Tao also likes playing football./ So does Liu Tao.”。此外,根據教材信息,又可以產生異向性表達“Liu Tao can play football well, but Mike can’t.”或者“Liu Tao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 but Mike isn’t.”,以上句式表達通常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尤其是“Liu Tao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 but Mike isn’t.”,學生往往會在后半句出現“but Mike doesn’t”的錯誤。通過人物信息這樣的橫向對比,能給學生提供大量輸出和試錯的機會,從而達成難點突破、語料真實、語言直觀、表達豐富的目的。
2.依托人物資源縱向延伸,時間軸里講故事。
如果說教材中人物的橫向資源突出的是信息的對比,那么人物的縱向資源往往呈現的是人物的成長過程,展現出事物的時空延伸性及前后關系。譯林版《英語》教材往往為同一話題提供多種場景,使單元各個部分構成人物聚焦、情節連貫的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重組教材,整合不同單元內的相關信息,充分利用人物的縱向資源,創設動態語境,設計開放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靈活表達。
如Mike一家是譯林版《英語》教材中最主要的人物,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介紹了Mike一家的過去和現在。教學中,筆者將課題Then and now引申為The changes of Mike’s family。Mike從兒童成長為少年,能力隨之增長;Mr Brown作為一名中年男士,他的生活經歷中通訊方式的改變尤其明顯;而Mike爺爺獲取信息的渠道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報紙、收音機到現在的網絡和電子書;Mike媽媽由于在家工作,網絡的進步對她來說極其重要。
梳理一下媽媽的人物線,教材在五上Unit 5 What do they do?中介紹了媽媽是一名作家,她在家用電腦寫故事,所以網絡對媽媽的影響很大。因此,Unit 4 Then and now一課在介紹媽媽交友方式和購物方式的改變時,都將場景放在家中。于是,媽媽的時間軸故事可以豐富為:“Twenty years ago,Mrs Brown made friends at school.Now she has e-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She bought things from shops before. Now she does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She also uses the Internet to write and share stories at home. Internet is useful and wonderful.”為了凸顯帶來巨大變化的網絡,筆者最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性表達:“Internet is useful and wonderful.”
在本課教學的結尾,筆者提出了開放性問題“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then or now?”,引導學生從居住環境、交通工具、游戲方式等方面,說說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學生在教材人物的縱向資源中講自己的故事,既有參考,又有生成,語言運用得更加靈活且富有個性。
3.補充人物橫縱向資源,豐富對人物的認知。
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2 A new student中首次出現了Nancy這個人物,教材簡單介紹了她是一個新同學,沒有介紹她的國籍。從五上Unit 3 Our animals friends和Unit 5 What do they do?文化板塊中Nancy的表述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美國人。于是,筆者在Nancy第一次出現時就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認識這個人物,包括她的國籍。教學中,教師應研究教材話題、人物、語言之間的關聯,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具有遞進性和連貫性的話題情景,從而自然、高效地導入文本的學習。教材中的人物資源除了課本中明確告知的以外,我們還可以在探索人物關系的過程中積極進行橫縱向的信息收集,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把握整個譯林版《英語》教材的知識系列,進而讓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更全面地進行語言輸出。
總之,以人物為線索進行教材整合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抓住人物主線,深入研究教材,梳理人物的橫縱向資源,然后巧妙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當教學有了明確的人物主線,學生學習時才會有熟悉的情境,才會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才會對教材有融會貫通之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教師發展中心)
373350190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