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蕾
提高鄉村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薛蕾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紅峰小學,福建閩侯350108)
教學理念落后、方式單一、學校硬軟件設備不全、英語教學規劃不足、忽視學生差異是影響鄉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鄉村小學英語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必須改變上述問題,提出積極的解決措施,如此才能提升鄉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才能助力畢業班的學生順利畢業,并為他們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村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研究
畢業班是小學生在校的最后階段,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窗口。從這一層面來看,它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因此,做好畢業班的教學工作,調動起整個班級學生的熱情,提升他們的英語教學質量,是擺在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研究課題。雖然新課改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壓制,為了讓學生在最后的階段取得好的成績,教師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另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鄉村小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更有學生出現了厭學現象,進而從整體上降低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基于此,必須改進當下教學的不足,為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立足鄉村英語教學,從教學質量視角出發,對提高鄉村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深入闡述。
傳統理念在鄉村小學英語教師內心依然有著堅不可摧的地位。從學校層面來講,雖然學校在管理、制度保障方面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但卻忽視了教學設備的購進、英語人才的培養,進而抑制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從學生層面來看,雖然畢業班學生臨近畢業,但大部分學生沒有緊迫感,沒有看到英語學習對自身日后發展的意義,進而存在得過且過的思想。
鄉村學校受到“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體制的影響,導致英語教學投入力度難以滿足教學需要。雖然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鄉村小學英語小學環境得以優化,但很多硬件設備難以滿足教學需要。本文作者以自身所在的學校為例,雖然在政府政策的傾斜下,學校教育資源得以豐富,與英語相關的教學設備也在不斷完善,但教師依然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全程忽視學生思想與觀點,無法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阻礙著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條件好的家庭、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都去外地求學,進而導致鄉村學生的嚴重流失。鄉村小學雖然班級學生不多,在管理上難度不大,但很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不高。雖然臨近畢業,但鄉村學生膽小、內向,羞于表達,這直接影響了英語課堂質量,進而抑制了班級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整體提升。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提升了英語的地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也被大家熟知。但是和城市小學生相比,鄉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加之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因此加大了他們的學習難度。因此,提升畢業班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給每一位鄉村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畢業班的英語復習是對整個小學英語學習的歸納和總結,其學習效果影響著每一位學生。因此,作為一名畢業班的英語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基于此,文章從如下幾個方面論述了提升鄉村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質量的措施。
1.完善教學設備
雖然學生臨近畢業,但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小學生性格特征、認知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全身心地進入到小學英語課堂學習中來。因此小學學校要積極購進先進的教學設備,采取現代化方式開展教學。比如在英語課堂上采用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電腦等開展教學,以將枯燥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
2.優化師資力量
提升畢業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英語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師自身理念、專業素養、教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基于當前的英語教學現狀,鄉村學校要加強培訓,以豐富教師理論知識,讓他們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為鄉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
只有端正學生態度,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責任與義務,才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學們升入六年級以來,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切勿急于開展新知識教學,而是要做好英語學科的課前教育。在英語課前教育中,教師要以談話和交心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認真聽講、積極互動、按時完成作業才算是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學生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無人可以替代。而身為一名人民教師,也要用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尊重學生的人格,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班級所有的學生。畢業班的學生充滿著緊張以及對未來生活的驚喜,因為大家都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所以班內形成了良好的競爭學習氛圍,以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鋪墊。
2.安心學習,多讀、多記
要想學好英語學科,除了方法科學之外,學生還要形成良好的心態。尤其是在遇到難題時,一定要積極、正確地面對。這就需要學生用平和的思想看待問題。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孩子們靜下來、安心學習,這樣才能避免被外界的浮躁干擾。而構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鼓舞學生多讀,是拓寬學生閱讀量,積累英語的好途徑。除了書本知識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課外讀物。“多記”則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將遇到的生僻詞匯、語法、搭配等落實到筆頭上。當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多讀、多記”的重要性時,才能以端正的態度學習,接下來的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1.整合英語語法,將練習落實到綜合作業中
小學六年級的語法、句型比較少,因此在實際學習中,教師要基于每一個重點句型,引導學生回顧、整合,以形成系統的體系。比如在教學Where did you go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動詞過去式以及描繪過去發生的事情結構;在學習Then and now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一般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兩種時態。這一系列語法、時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知識體系,方便學生的靈活應用。在日常的作業設計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設計動詞過去式與時態的選擇題,通過堅持和訓練,學生可以輕松掌握相關知識,在六年級復習中更加方便、容易。
2.整合新舊單詞,拓寬學生的詞匯量
小學六年級的英語單詞很少,因此在開展畢業班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會經常整合四五年級的單詞,以引導學生提煉和歸類,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出來,比如時間、交通、顏色、蔬菜、服飾等等。經過整理、歸類后的單詞,就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了,而且為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制定復習提綱,做好復習規劃
總復習涉及三年級到六年級所有的英語內容,在短時間內完成8冊英語知識點的復習,其難度可謂是相當大,因此教師必須制定科學復習計劃,千萬不能盲目進行。在本學期的總復習中,在完成期中測驗之后,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班級學生的情況制定總復習計劃,再根據教學參考資料設置專題復習,經過2周的學習發現,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保證復習的有序進行。
(1)按照詞匯開展分類復習,將資料下發給學生,不僅可以讓學生熟知不同類型的題目,還解決了學生找復習資料的難點問題。
(2)印發口語交際資料,引導學生開展“每天20分鐘口語練習”的任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還能訓練學生的聽力。而且每一個操練的主題都可以用圖片的方式展開,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英語復習中去。
(3)基于題型自制練習題,包含單選、分類等。
(4)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策劃學習重點,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教材,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按照要求完成詞匯學習的任務。
課堂是開展教學的主要場所,只要方法運用得當,教師和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教學方法運用不符合學生認知,學生則無法深入其中,英語課堂便會束縛學生發展,長此以往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1.做好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即備課。精心備課是學生上好英語課的前提條件。即便教師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在面對英語水平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的學生時,也必須精心備課。在備課中,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才能實現更好地教,也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學。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堂小練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說本節課要達成什么目標,教師都要提前設計和準備好。
2.精講多練
在畢業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平衡好自己講與學生練的時間,盡量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精講”即直截了當、直中要害;“多練”即引導學生反復練習,這是實現學生知識內化的主要方式。練,有口頭,也有落實到筆頭上的;有學生自主學習的,也有小組合作的;有單向練習,也有綜合拓展。而且盡量做到當堂知識當堂理解,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避免抄襲現象的出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不足,并進行調整和引導,以降低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
3.抓“兩頭”,促“中間”
在學科學習中,抓好“兩頭”,促“中間”,是保證一個班級學生共同提升與發展的有效手段。抓“兩頭”即優秀學生和學困生;促“中間”即激發班級中堅力量,促使他們不斷前進。
(1)優秀學生學習力強。英語課堂面對的是班級全體學生,所以教師必須兼顧到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便會讓優秀學生吃不飽。基于此,教師可以針對優秀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他們設置難度更高的問題,并鼓舞他們閱讀課外英語讀物,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分析與思考,讓他們時刻聚焦英語課堂,進而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2)抓好學困生。抓好班級的學困生是提升班級整體能力的目標。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簡單問題,并鼓舞他們發言。同時教師要采取激勵機制,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體會成功帶給自己的喜悅,以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一旦養成好的習慣,有了明確的目標,便會努力前進。對班級的學困生,教師還開展了“一幫一”活動,這一活動主要是通過優秀學生和學困生的結對,幫助學困生解決單詞、閱讀等方面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優秀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還幫助了學困生,并在班內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降低了教師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對學生的指導。
(3)做好“中間學生”的指導。在教師的重點幫扶中,“兩頭”學生受到了教師的關注,而班級的中間層被忽視。但是中層學生是班級的主要力量,他們在學習態度、行為等方面有著不確定性。因此做好中層學生的指導是提升班級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面對中層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做好落實,穩固基礎”的做法,從英語單詞抓起,做好學生語句、語法的教學,并通過設置“小練”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輸出,為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教師還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學生學習,以彌補初始階段英語學習的欠缺。每周用一到兩節課,從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方面對學生開展訓練,通過習題練習幫助他們明確自身的不足,為最后的總復習掃清知識盲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跳出抓“兩頭”的障礙,關注中層學生,采取適合他們的方法開展教學,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進而從根本上提升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在最后的復習階段,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學生的復習計劃,并做好與學生的溝通,降低他們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綜上所述,端正學生態度,讓學生明確自己身上肩負的學習任務;做好教學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通過精講練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抓“兩頭”、促“中間”,從根本上提升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除了做好學生的指導以外,英語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提升自身教學能力,以為學生更好地服務。身為一名鄉村英語教師,肩上的責任很重,不僅要注重教學探索,還要認認真真走好每一步,做好教學環節的每一份工作,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提升與進步,幫助他們順利地完成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李瑩燕.淺談陶行知"創造教育"啟發下的小學英語學科素養——提高小學英語畢業班教學質量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9(65):124.
[2] 王曉萍.轉變教與學方式,關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小學英語畢業班備考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43):99,165.
[3] 陸文潔.淺談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策略的實施[J].校園英語,2017(005):201.
[4] 劉俊兒.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畢業班英語教學質量[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9(01):00146-00147.
[5] 張操.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畢業班英語成績[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7(05):00288-00288.
G622.0
A
1002-7661(2022)10-0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