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鐵柱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不同國家的企業之間競爭也日趨激烈。21世紀的競爭已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1]。因此,要想在全球激烈競爭中占有領先地位,我國必須要高度重視發展“現代供應鏈”,同時我國企業也必須要開展好供應鏈管理工作。2017年10月18日,“現代供應鏈”概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首次提出,標志著“現代供應鏈”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指出:“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保障措施之一是加快培養多層次供應鏈人才”。因此,如何加快培養專業能力強、具有愛國情懷和能夠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供應鏈人才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
目前,民辦本科高校管理類專業很多都開設了《供應鏈管理》課程,向學生講授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培養供應鏈人才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很多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有效開展思政教學工作,導致學生只了解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但不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也不了解“現代供應鏈”發展對于我們國家和企業參與全球性競爭的重要意義,沒有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起愛國情懷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念。
因此,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也要完善并落實思政教育,既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又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那么,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應該如何提高《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從而培養出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并具有愛國情懷的供應鏈人才呢?這是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據筆者調查,目前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任課教師僅僅是在教學內容上添加了一些思政元素,缺乏系統性的思考與設計;有些任課教師開展思政教學比較隨意,想起來就去做,想不起來就不做;還有些任課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根本不重視,認為只要把課程專業知識講好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去開展課程思政。上述這些情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返挠行┤握n教師對沒有對課程思政進行深刻的認知和理解,缺乏思政意識,從而導致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意愿不強。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高校教育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和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體系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覺悟和文化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2]。尤其是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已經將發展“現代供應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民辦本科高校更要擔負起培養本領高強、具有愛國情懷和滿足我國企業實際用人需求的供應鏈人才的時代重任。因此,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一定要改變原來的對于課程思政教學的不當認識,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培養對思政資源的敏銳嗅覺,時刻關注時事新聞和行業動態,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努力把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抓緊抓實。
據筆者調查,目前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返暮芏嗳握n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建立起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些教師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和學校要求才去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并不是自己主動去開展的;有些教師只知道思政教學可以有助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但對更具體的作用和目標不太了解;還有些教師甚至不知道高校為什么要去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因而只是敷衍了事。上述這些情況必然會影響任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積極性,使其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不知道如何去設計教學內容和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使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根本無法發揮出課程思政教育的真正作用。因此,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返娜握n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的主要目標。但是,在思政教學環境下,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要求不再僅僅是掌握課程理論知識,還應要求實現相應的價值目標和能力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德育內涵、綜合素質[3]。在開展思政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以確定以下具體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使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專業知識,比如:供應鏈管理的含義、基本思想和主要管理內容等;2.能力目標。通過對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和環節進行有效設計,并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加強學生溝通協調、開拓創新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學習能力,并且使學生具備一定從事供應鏈管理相關工作的能力,為將來的擇業與就業奠定一定基礎;3.價值目標。通過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品格和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起努力拼搏奮斗的堅定信念。同時,激發學生深切的愛國情懷和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加學生對國情的認知,強化學生的家國意識,激勵學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斷努力奮斗。
據筆者調查,目前民辦本科高校《供應鏈管理》的很多任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并且無法有效地融入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中。因此,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必須要針對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提煉課程教學內容中的哲學思想,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整理分散的、零碎的思政資源,盡量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形成系統化的課程思政理論體系[4]。這樣才能發揮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性、職業素養、科學精神,從而實現對學生能力培養和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具體來說,任課教師需要對照教材內容,深入思考課程理論和知識點背后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提煉教學內容中的哲學思想,使教學內容和所體現的思政內涵得到有機結合[5]。例如:在講解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內容時,任課教師通常會向學生重點強調“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這一核心思想,正好與我們國家所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比較相像,這時任課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詳細闡釋一下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涵;在闡釋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時,任課教師可以列舉“囚徒困境”的例子,用來說明“個人最佳選擇并非團體最佳選擇”的道理,這時任課教師可以緊接著向學生說明“做人不要自私自利”“團隊成員之間一定要相互信任”“人心齊、泰山移”等做人、做事的道理??傊?,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一定要善于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然后再有效融入教學內容中。
據筆者調查,目前民辦本科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很多任課教師在開展思政教學時缺乏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深入思考,經常采用傳統的灌輸說教甚至生硬粗暴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些情況會使得很多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不感興趣,無法在思想上產生共鳴,甚至使學生對任課教師的這種說教行為感到很反感。所以,任課教師根本無法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甚至可能會降低學生對課程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這樣非常不利于培養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供應鏈人才。因此,民辦本科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盡可能地實現潤物細無聲的開展思政教學,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教學方法上,任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混合式教學、情景模擬、社會調查等多種比較貼近學生的方法[6],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發和引導,使學生形成樂于接受思政教育內容的良好習慣和態度;在教學手段上,任課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等,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課程思政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課程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進行深層次思考,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又有利于實現課程的德育目標。同時,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任課教師應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熱愛工作,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響應黨的號召,關心國家大事,用自己實際的言行來教育、鼓舞和感染學生[7]。這樣,才算真正做到了言傳身教。
據筆者調查,目前民辦本科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很多任課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過平時學習過程評價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考核學生。同時,課程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掌握課程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情況進行考核,缺乏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的考核,沒有發揮出課程考核的價值引領作用。因此,任課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要對課程思政教育評價方式進行改進與革新,構建合理的、綜合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提高平時成績占課程最終成績的比重,并將學生平時的思政表現納入平時成績考核中。這能使學生更加注意平時表現,按時出勤,認真聽講,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問題研討、匯報、實操等,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團隊合作意識等,實現了全過程育人的目的[8];2.開展課程設計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要求小組成員要積極配合完成設計的各項任務,既提高學生實踐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又培養學生的資料搜集整理能力、報告撰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在課程設計成績評定時,除了教師評價外,還可以開展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使其善于發現別的同學的優點和不足,使學生具備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能力、度量和方法;3.在期末試卷中,使題型多樣化,尤其是提升主觀題的比重,在題目中適當加入對學生思政素質的考核內容,這樣既能考核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也能檢驗思政教學的實際效果,從而促進學生能力與價值觀念的雙重提升。在期末考試之前,可以讓學生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既可以避免學生出現違紀作弊的情況,又可以培養學生守紀守法、誠信做人的意識。
總之,目前民辦本科高?!豆湽芾怼氛n程的任課教師沒有很好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工作,還存在認知和理解不深刻、教學目標不明確、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考核評價體系不合理等問題,使課程思政教學沒有真正發揮出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民辦本科高校《供應鏈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必須要重視課程內容和思政教育之間的聯系,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情況,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價值觀念的培養,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生頭腦,這樣才能有助于加快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供應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