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曉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小學英語課堂來說,信息化教學對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形態有很大影響,甚至可以認為,運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手段。
由于長期受語言環境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學一直處于兩難境地。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英語作為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主要學科,無論是家長、學生,還是教師和學校,都特別重視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注重英語學科的教師配備、學情分析和教學研討,但是英語教學課時相對語文、數學少,教學設備特別是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不足,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依舊遵循原來的教學思路,無法滿足課堂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二,不同的教師對英語教學重點體現的方面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地區的考查內容也不同,造成英語教學重點出現偏差,課堂教學重難點難以突破。第三,不同地區的英語教學內容不同,評價標準也不同,導致難以應用統一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必須改變教學現狀,把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要推進信息化教學,最根本的是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營造信息化教學氛圍,提高英語信息化平臺和教學手段的使用頻率,建立充滿活力和思維碰撞的智慧課堂,強化課堂的育人功能(賴連新 2021)。
任何教學手段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演變和日趨成熟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越來越多的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課堂教學也受到影響并加以改變。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敏銳地捕捉信息技術對人們觀念的改變和對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力推進課堂教學信息化,把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運用,讓信息技術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成為高效課堂的主導因素之一。
從現有觀念和課堂教學來看,學校和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存在畏難情緒。學校領導認為信息化教學經費投入大,設備維護費用高,能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未可知,因此信息技術設備能減則減,能用則用,在投入和維護上一直處于保守狀態。教師認為利用信息技術占用課堂時間長,與現有的考試評價交匯點少,課堂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無法完全對應起來。總之,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都持一定的排斥態度。其實,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并不神秘,也不復雜,如PPT、電子白板,甚至手機中與英語知識相關的APP都是信息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信息化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教師在教學時應靈活應用。
信息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給當前的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課堂活力,讓課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從信息化教學的頻率來看,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仍然占據主要地位,信息化教學手段只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點綴”,不能完全被有效運用。要推動課堂教學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必須充分運用各種教育資源,減少人為因素對課堂教學手段的影響與干擾,融圖像、聲音、文字、動畫于一體,增加課堂教學技術容量,而不是單純地就某一個方面重復利用或循環利用。
信息技術是未來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重要的標志之一,沒有信息技術的課堂無疑是失敗的。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特別是農村地區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依然薄弱,難以將先進的教學設備、優質的教育資源、便捷的信息技術有效投入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教師要變革教學手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鄧青 2021)。
相對于其他學科,英語教學難點在于營造語言環境。學生長期受母語環境的影響,很難在真正的英語語言環境中學習,加之受部分英語教師口語水平、教學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基本上是在母語環境下學習英語。特別是在教學Let’s talk部分時,缺乏英語學習氛圍。信息化教學平臺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基于信息技術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主體剝離出來,形成師生互動、人機互動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減輕教師的課堂教學負擔,使教學形式由原來的師讀生聽或師寫生看轉換成由聲音、圖像、動畫與文字同時出現或交替出現的場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Part A和Let’s learn這兩部分的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四個單詞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四個季節的圖片,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理解。這比讓學生單純地記憶單詞效果好。特別是在Read and match環節,教材只用四句話陳述四季,學生難以充分理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每個季節的特點用圖片串聯在一起形成動畫,讓學生在動畫中感知四季的變化,從而了解四季的特點。學生看著動畫,聽著句子,對照圖片,感知韻律,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習興趣。這種集畫面、知識、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讓其身臨其境。
微課指短時間內用視頻有效解決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教學方式,是近年來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備受師生歡迎,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在平時備課時,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制作課件,但制作出的課件總是存在一定的瑕疵,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這些瑕疵分散。微課只需要把課堂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呈現出來,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彌補常規課堂教學中學生注意力難以持久的不足。另外,微課相對其他課件制作而言,時間短,見效快,教師可支配的自由時間多,能把課堂知識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進行“補救性”教學,如以年級為單位,根據單元、課時的需要,分配任務到人,針對某一知識點制作微課,然后發到班級群,讓學生隨時隨地有針對性地學習。
語法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一般情況下,教師主要是通過習題強化訓練,讓學生形成“條件反射”式機械運用,不利于激發其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1 My day時,學生面對一般現在時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時候用be動詞、什么時候用情態動詞,什么時候用實義動詞,以及何時用 when、what、how、which等。教師將be動詞、情態動詞、實義動詞,以及如何將陳述句變為一般疑問句錄制成微課幫助學生理解,使其能及時查漏補缺。
信息化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變,也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補充,能達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的目的。信息化教學指圍繞但不限于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并不是說要完全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而摒棄其他教學手段。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Unit 2 What time is it?時,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呈現簡單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時間”。又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Unit 4 We love animals時,教師播放相關動物的圖片,加深學生對動物形象的理解,從而強化其對單詞的理解和識記。然后,教師利用英語學習軟件讓學生跟讀相關對話,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小學英語教學一般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在教學單詞、對話環節,教師利用音頻讓學生先聽原聲,再朗讀單詞或跟讀對話,不僅練習了聽力,而且規范了語音、語調。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時,其中“月份”單詞的讀音是難點。在Let’s talk環節,教師先給出部分提示并呈現PPT,讓學生根據“支架”編排對話。同時,教師利用希沃軟件的計時器功能控制學生的練習時間,即根據對話內容,利用計時器功能設置3—5分鐘練習時間,讓學生自由編排對話。
當然,信息化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信息化手段,即因課而宜,因生而宜。
信息化教學的主陣地是學校,但信息化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等多方面配合和共同促進。信息化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采用什么信息技術,都由課堂教學內容決定。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而不是讓教學依附于信息技術。常規課堂中的PPT教學、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錄音播放教學、手機軟件教學等都屬于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應對這些資源整合運用。
除了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指導教學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錄制音頻,引導學生在聽音頻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利用“英語趣配音”軟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段進行配音,不僅能提高其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其學習效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Unit 2 My family 的 Let’s learn 部分中“This is...”句型為例,學生除了運用該句型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外,還要將其運用到趣配音動畫中,不僅練習了所學句型,而且激發了學習興趣。總之,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將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注入新鮮“血液”(郭吉山 2021)。教師應將英語語言知識學習與英語語言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創新英語教學的方式。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利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育的必然趨勢。當然,在不同地方、不同學校,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只有正確認識、積極運用,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