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妍
信息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可以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豐富多彩的情景,使其在情景中通過互動提升綜合能力。在情景中,學生通過不停的、舉一反三的練習,能逐漸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但是,目前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不盡如人意,下面就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提出看法。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分數(shù)是學生、家長和教師追求的目標,教師唯恐學生學得少,在課堂上爭分奪秒地講,大部分學生忙于埋頭記筆記,出現(xiàn)了教師不停地講,學生不停地記,師生互動少,甚至沒有互動的現(xiàn)象。
目前,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主要原因是長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英語教師一般比較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且口語考試大部分流于形式,不重視口語,甚至部分教師直接放棄口語教學,導致英語課堂上師生口語交流少,甚至零交流。
一般情況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會做得較好。然而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喜歡學習英語的學生不到30%,上課能保持注意力長時間高度集中的不到15%。這種現(xiàn)象充分說明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互動式教學法是在多元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和學生經(jīng)過平等的溝通探討,通過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從而引發(fā)師生的積極探索,融合統(tǒng)一,最終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互動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是具體鮮明的主題和脈絡清晰的教學過程,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xiàn)其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其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以培養(yǎng)和提高,幫助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冉婭2015)。另外,教師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依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及時提出正確的、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讓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激發(fā)潛能,開闊視野,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互動式教學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更充分地理解理論知識,提高其對英語學習的參與度和重視度,而且通過這種方法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其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發(fā)現(xiàn)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是由學生自己尋找、探索、發(fā)現(xiàn),并獨立完成。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既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熱情,還能夠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孫英姿 2018)。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變化,教師和學生也需要調(diào)整。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要關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盡可能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對于教學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使用互動式教學法完成教學,如提出問題、直接點名讓學生問答或者通過游戲搶答完成,從而形成有效互動。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討論、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互動交流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可以運用在課堂上,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課下學習,從而促使他們不僅能積極參與課堂,還能在課下重視英語學習(李淑丹 2018)。
行之有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方案是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打造的教學計劃,是其更好地學習英語的保證。在設計教學設計方案時,教師必須把學生作為主體,自己作為輔助者、引導者,讓課堂成為學生自由施展的大舞臺。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在教學設計中預設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從而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需要強調(diào)的是,每節(jié)課結(jié)束后,教師都要認真分析、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找出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認真記錄,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避免再次出現(xiàn)。這樣長期堅持,教學設計方案一定會得到完善和優(yōu)化。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多媒體,教學活動也不例外,特別是初中英語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變得非富多彩。例如,在講到food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把多張食物圖片做成PPT,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時用英語介紹,并詢問學生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最不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等。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會不自覺地學會所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又如,講到family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先播放一段介紹family的動畫,且將該單詞的每個字母以擬人的形式用動畫展示出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別說出自己對family的了解。這樣,學生不僅能輕松掌握英文單詞family,而且能深刻理解family的真正含義。總之,如果教師能將互動式教學法與多媒體技術有效融合,那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教師講課時就必須注意與學生之間的高效溝通。因此,互動活動必須從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著手,保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互動性要強。例如,在講解“寫自己最喜歡的人”的話題作文時,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喜歡新潮的東西,空閑時間更多談論自己的偶像。鑒于此,教師講解完寫作框架后,出示一些偶像的圖片,并鼓勵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偶像。當學生看到他們偶像的圖片時,便迫不及待地講起來。可見,深入有效的互動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強化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如果遇到那些學生獨立思考有困難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合理地使用小組合作交流方式,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且班里90%以上的學生是男生,在課堂上很少主動回答教師的問題。在講到比較難理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首先,在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分組,每個小組分別選出小組長,并給自己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組長負責管理整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分配和完成情況。其次,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先自行思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最后所有小組匯報成果。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間的互動,并對每個小組的情況了如指掌,讓有不同想法的小組之間展開辯論,形成小組間的互動,由此產(chǎn)生競爭,激發(fā)其競爭意識,讓其意識到自我價值,從而使其通過努力攻克難題。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馬上作出評判,從而實現(xiàn)師生互動。然而,要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心和鼓勵,教師就不要急于給出評論,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生回答模糊、不確定的答案,而要經(jīng)過互動和等待,為其提供思考并正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且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qū)W以致用。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元評價,把學生日常學習狀態(tài)(如是否請假、是否積極回答問題、是否按時完成作業(yè)等)和考試成績共同納入考評范圍,并通過師評、自評、互評等進行互動,實現(xiàn)精準評價。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學生“平時不學習,臨考抱佛腳”的情況,還可以督促他們嚴肅認真地對待每堂課,從而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使用互動式教學法,讓學生從心理上真正體會到學習英語的趣味,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要學習,那么就會對其高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