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附屬中學 吉獻忠
在社會物質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于是更加關注人文素養的發展,“人文關懷”一詞也就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需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要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融入人文關懷,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高中政治教學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眾所周知,高中生正值成長期,如若教師不予以正確引導,當學生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時就有可能誤入歧途,因此需要政治教師創新教學,以此完成對高中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美好。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政治教師要根據政治學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還應將人文關懷教育滲透政治教學中,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以此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培養學生較高的人文素養,促進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雖然現階段素質教育理念不斷落實,但是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仍然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放在次要位置,導致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出現偏差,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師自身人文素養不足。要知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源自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自身的素養和能力對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政治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但是缺乏必備的人文素養,他們對生活和人文的關注度比較低,這就導致課堂教學過于理論化,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學習情緒。同時和理論知識教學不同的是,人文關懷教育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親自理解和感悟,學生只有意識到人文素養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理論知識的教學作為主導,無論是課堂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人文關懷教育僅僅停留在表面,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人文關懷的真正內涵。
當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已不再停留在某些知識上,要切實地將學生培育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才,就必須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綜合素養?,F代社會的物質條件逐漸豐富,精神文明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越來越成為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在高中校園課堂中,促進對人文素養的教育,讓人文素養教育和科學基礎知識的教育相緊密聯系,能更好地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現代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綜合性教育的最終目標。在目前的教育工作中,大多數教師和父母在評價學生時僅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功利化思想太過嚴重,忽視了對學生精神成長和人文品質的培育。這個現象在現代高中教育中更加普遍,這也是人們在現代高中教育中急切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人們經常說,一位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位聰明的學徒,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真正實施人文教育的關鍵還是在教師。所以,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推進高中學生精神發展的關鍵作用。第一,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社會人來教。第二,正確對待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等級關系,教師應該以尊重學生的觀點為重點,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交流,并引導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想推動思想政治課程朝著人文關懷方向發展,必須扭轉教師對自身工作的認知,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課堂教學,豐富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教師要推動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教學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的意識。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材,推動人文關懷的教育發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知識的學習,這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例如,在開展“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教學,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多元文化的了解,并且組織讀書分享交流會,讓學生在人文教學中了解更多的知識,從而深刻透徹地了解中華文化的多樣性。這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在教師的人文素養熏陶下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消除不恰當的文化觀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集中精力將人文關懷和課堂學習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地進行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多種教學設施,幫助學生分析生活中的思想政治知識。例如,在教學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時,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強調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對待顧客和同行做到誠實守信有利于自己商品的快速銷售,能起到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本節課知識的學習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將經濟的發展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在實際生活中與同學和諧相處,做到誠實守信。還可以列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如浪費、攀比等,然后用課堂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展開教學。比如,進入大學后,怎么保持理性消費?怎么養成正確的消費觀等,讓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這種方式既能使學生對消費的認知有所提高,還有利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在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教師再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并且讓他們從攀比和從眾等方面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將課堂學習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于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激發學生思考人文價值,并促使學生道德素養的發展。
近年來,場景化的教育模式也越來越多地引起了學校教師的關注與歡迎,其被使用的頻次也正在穩步上升。在這樣情境化的課程中,學生不僅能直接利用自己的雙眼和耳朵對知識點產生更深刻的體驗,還可以有效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點。所以,從思想道德教學的角度來看,高中思想道德教學也正是一種學生通過自己的思想道德課堂經驗和教材知識量身定制的品德教育課堂情境,從而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思想道德課堂教學中完成學習,從而提升每一個學生的整體綜合素養。這要求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的知識表層,還要親身融入當時情景。
案例分析對情境的教學是相當有效的一個教育手段。學生也可以利用具體的生活場景和情境,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情況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教師要充分地根據高中階段政治知識的特點,把在生活實踐中出現的政治問題進行具體化,從而使學生可以在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下,獨立探求處理這種問題的路徑和方法。例如,在學習“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可以以國慶熱映電影《奪冠》為主材料貫穿始終,設計情境化、活動化、任務化的學習活動,推薦兩個學生,一個扮演記者,一個扮演朱婷,設置情境,導入課堂,更生動地講述本課內容。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圍繞學習任務開展討論,通過分析任務,確立發言人,分享交流,增強學習過程的體驗性、實踐性和整體性,最終從世界觀方法論角度幫助自己樹立整體觀念,重視系統優化,形成科學性的思維方法。
政治教學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使學生全面發展。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人文教學評價。人文教學評價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重點關注高中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在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評價。當然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從多方位評價學生。并且人文教育強調關懷學生個體,也就是說教師要不斷增強教學的開放性,關注學生的發展,把課堂檢測、觀察以及課外活動等充分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首先,增設評價主體。以往評價主體只有教師,導致評價結果存在誤差。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從而讓評價更為準確。條件允許的話,也可將家長納入評價體系。其次,豐富評價內容。目前評價內容主要是考試成績,略顯片面。因此,需要教師將重心放在教學過程中,多關注學生的表現,并不斷鼓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進步。最后,實施多元化評價??荚嚦煽冎皇窃u價內容之一,還應對作業完成情況、實踐狀況進行評價。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高質量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必須進行教學方式的變革,將人文關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改變應試教育的思維定式。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有利于啟發學生發現自己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解決問題,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樣不僅能反映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引導,還能凸顯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例如,在教學“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關系原理”時,可以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成長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并且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人生路上的挫折和痛苦,教會學生排解不良的學習情緒,引導學生面對生活實際保持熱情開朗的態度,從而和身邊的朋友保持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如今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的教育,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教師就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并不斷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體味文化”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要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帶領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民族精神,并將這些優秀文化品質根植在學生內心。教師在講解知識時要引入具體事例,從現象看本質,讓學生給出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創新的結論。同時,讓學生清楚文化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教師要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文化形式,像雜技、舞蹈等,并且讓學生回憶自己參加過的文化活動,使學生深入學習,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學科課堂教學制度與課程框架的構建,直接決定了教育實施的效果。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還進一步精簡了課程目標,把學習最核心的目標分成了基本知識、專業技能和思維素質訓練三個階段。在加強對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的各個環節中,首先必須從實現教學目標的角度著手,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德育作用。所以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就應該把培養學生智力、思想道德等綜合素養作為最終的核心,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更全面地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更為深刻地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比如,針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政治學課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可以講述五十六個民族相互團結,相親相愛,幫助學生重新喚醒中華民族精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學習的知識,貫徹人文關懷,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知識的傳授,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人文課堂教學。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認識,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作為知識學習的主人,深入理解學習的思想政治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充滿活力,學生也樂于參與課堂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