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新區小學 李月華
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提升、推動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手段。作業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為教學深度落實奠定良好基礎?!半p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要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更要深度激發學生作業興趣,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精彩呈現,發展學生語言思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以生動、豐富、多彩的作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旨在更好地培養學生語言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積極體驗、感悟語言文化,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不注重對作業的多元設計,以統一、枯燥的模式讓學生完成作業。不僅扼殺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更使英語作業流于形式?!半p減”背景下要更好地探索小學英語作業的有效設計與實施,讓學生精彩紛呈,不斷進步。
走進小學英語課堂,很多教師的英語作業設計著眼于讓學生單詞抄寫、完成課堂作業本、背誦課文、做一些英語測試卷的形式學習?!半p減”背景下的作業要更加靈活而有趣,在精簡作業數量的同時,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推動學生精彩呈現。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不能讓學生生硬記憶,而是要更好地兼顧學生個性特點,設計趣味化作業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活力律動作業。擺脫傳統的讀寫背誦形式,讓學生結合英語自身的旋律,進行有效的表演、歌唱、游戲、舞蹈等多種模式,讓英語作業鮮活而生動,同時加強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律動記憶。讓學生作業的興趣大大提升,同時可以推動學生之間有效交流,積極借鑒,學生英語作業思維可以更加發散,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會大大提升。例如,在學習了fly、jump、run、swim等動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創編歌曲、動作姿態、廣播體操,或者進行簡單的歌曲演繹,讓學生輕松靈活理解單詞。I can fly like a bird;I can jump like a fog。豐富的詞匯運用及動作延伸,讓學生邊說邊做,高效記憶,更好地彰顯小學生的活力與自信。
小學生本身的自我約束力是相對較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往往難以端正自己作業完成的態度,很多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應付了事,抄寫的情況屢見不鮮,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讓小學英語作業的效益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讓學生真正獲益得到真正的成長和發展,教師就要關注作業趣味性的有效提升,興趣才是學生主動投入并且愿意主動思考分析實踐的一個重要的動力源泉,在每一科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都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也同樣如此,教師需有效把握小學學生的學齡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接受,主動探究,進而提高作業完成的效率和質量。
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在精簡作業數量的同時,要豐富作業形式,將聽說讀寫有機整合在一起。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聆聽類作業。這既不會過度占用學生的作業時間,又可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英語發音。同時,聆聽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語言輸入過程,對培養學生良好語感,鼓勵學生開口表達具有多元意義?;ヂ摼W時代聆聽作業的設計除單純聆聽音頻之外,還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有效聆聽,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將一些簡短而趣味的英文故事有效運用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豐富語言積累的同時,感受英語的趣味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拓寬學生知識面。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展開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四個教育方向,為了避免教育工作在實踐落實的過程中成為啞巴英語,擺脫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就要強化學生聽力,讓學生在大量素材聆聽的背景下提高語感,同時聽力的有效培養和更多聽力素材的有效引入也可以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英語語言發音,是一項綜合效益相對較強的作業設計方向,教師要引起關注和重視。
在小學英語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因為發音不標準,中國式英語而害怕被別人嘲笑,影響學生開口表達的熱情。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為學生預留的自主表達時間也非常有限。在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多為學生設計一些說話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組讓學生朗讀課文,并發送相應的音頻。學生在課堂上已經學習了課文,因而在表達方面更加熟練,讓學生朗讀課文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復習,推動學生自信表達。此外,一些口語訓練可以采用課本劇表演,課文動畫配音等,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字正腔圓地為畫面配音,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表達自信。教師要讓學生巧練、趣練、多練,提升學生開口表達意識。多種類說話作業的落實,可以為學生熟練讀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可以每天為學生設計少量聽說任務,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多元智能理論指引下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不僅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要更好地讓學生從數理邏輯智能、空間視覺智能、音樂律動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多個方面有效發展。
小學英語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對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教師要削減書寫方面的作業任務。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多元智能,教師要引領學生更好地閱讀、借鑒和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要讓學生枯燥地識讀文字,而是可以充分融入繪本、故事書、視頻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發展語感。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多元語言作品賞析的過程中,可以推動學生學習借鑒意識逐步養成。例如,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繪本閱讀的所得,嘗試繪制手抄報,讓學生將積累的單詞通過圖片的形式有效呈現。除抄寫之外,還可以利用剪、拼、黏、貼等多種方式豐富呈現。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發展了語言智能,而且可以提升動手能力。同時,一些豐富圖片的運用可以發展學生形象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創造。一周一次的主題作業形式可以讓學生靈活安排,提升學生自身學習規劃意識。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手抄報展示,同時對自己整理的內容主動表達,積極交流,進一步擴大學生語言學習的知識面,提升學生表達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英語作業推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更要寓教于樂,讓學生享受作業帶來的樂趣。為了讓學生趣味化作業,單純著眼于英語自身而設計顯然不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學科融合進行趣味化作業。比如,在學習英語字母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本子上抄寫之外,可以用學生喜愛的繪畫方式,讓學生聯想字母與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具有相關性,推動學生趣味記憶。以字母B為例,有的學生就將B想象成了日常吃的餅干。而且餅干的漢語拼音也正好是B音節開頭,而英語biscuit 也可以讓學生關聯記憶。通過趣味的聯想,讓學生將英語作業落實與繪畫有效結合在一起,在玩耍中加深字母學習印象。再如,在學習數字的時候,教師除了讓學生記憶數字的讀法之外,可以將英語的學習與數學有效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想一想What's five and six? It's eleven. What's two and four? It's six。將數學與英語有效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相互出題,看看哪個選手反應的又對又快。這不僅鞏固了英文單詞的表述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競爭的范圍中有效推進,學生興致高昂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在作業過程中,讓學生有效梳理多元展示,可以讓學生積極交流,打造多彩課堂。
“雙減”背景下要求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目的,因此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學科融合成了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十分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讓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感受更多領域的知識,發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規律實現跨學科的能力培養和知識擴充是十分必要的,這可以從根本上達成減負增效的目的,讓學生用更短的時間學習更多的內容,掌握更多學科的知識和技巧,教師需引起關注和重視,發揮英語這一門語言類學科延展性和可塑性相對較強的優勢和特長,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學科知識,達成更高的教育效益和影響。
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采用“基本作業+選擇作業”的方式,確保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基礎入手,可以設計一些簡單作業形式,幫助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抵觸心理,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僅可以讓學生卷面更整潔,而且可以磨煉學生意志。“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落實少量基本的書寫性作業,讓學生規范書寫,堅持完成。既能復習當天所學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提升。書寫類作業的推進,不要讓學生簡單抄寫單詞,而是可以通過填空、讀圖、連線等方式,讓學生有效落實,以圖文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作業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作業習慣。為了引導學生規范書寫,教師可以參考語文作業中硬筆書法練習的模式,讓學生將英語作業也呈現到一些質地較硬的卡紙上,并將優秀作品上墻展示,更好地增強學生規范書寫意識。
為了更好地滿足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作業需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選做型作業。如仿寫句子、故事改編、劇本設計、思維導圖整理等作業。呈現豐富作業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或幾項完成。讓學生接觸多種作業形式,削減學生抵觸心理。
教師還要為學生落實設計一些實踐類作業,鼓勵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生活化實踐。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完成一些難度挑戰,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再到課內進行整理和匯總工作,以此更好地推動學生綜合應用。而且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增進學生友誼,實現多層次學習交流。
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不僅要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養成學習習慣,更要讓學生積極展示精彩呈現,深度激發學生學習自信。作業展示平臺的打造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
教師要給予學生有效的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直接提交作業的方式,將其畫作、賀卡、手抄報、作業本上的書寫性內容有效展示。以作作品的整潔和美觀,活動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幫助學生學一學、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除了讓學生直接欣賞其他同學的作業內容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大課堂展示,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交流。如讓學生到臺前讀一讀,以標準的英語發音,嫻熟的停頓,有感情的誦讀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交流。讓學生熟練誦讀,加強記憶。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進行一些情景表演,讓學生到臺前演一演,大家評一評,選出優秀小組,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自信。
在一些創新性作業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業探究過程。從素材的整理,實踐探究的整個流程及最后豐富多元作品的呈現,讓學生到臺前展示和講解,以此更好地加深學生作業流程意識。并讓學生回答臺下同學的一些提問,鍛煉學生良好的臨場應變能力。在小學英語作業評價的過程中,經常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還有多種形式可供嘗試,如讓學生化身小記者,進行一些現場采訪;組建相應的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歌舞編排,在校園藝術節上精彩呈現;還可以設計一些網絡作業,讓學生通過一些學習軟件進行配音誦讀、視頻錄制等都是提升學生作業興趣,推動學生精彩呈現。教師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進度靈活安排,使學生作業熱情大大提升。針對學生的作業成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捕捉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表現,匯成生動的作業檔案。
總之,“雙減”背景下,在小學英語教學落實的過程中,作業不僅要降低數量,更要提升質量。同時,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兼顧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不斷創新,讓學生積極作業、創意展示,使每個學生都能精彩成長,多元呈現,讓作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