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蓮?馬鵬輝

摘要:目的:重點分析超聲科護士常見醫患糾紛原因,對于這些因素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選擇我院醫患糾紛的70例醫療人員,對導致醫患糾紛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結果:社會因素、科室之間配合差、服務態度差、醫患之間缺少溝通是導致醫療糾紛的具體因素。結論:根據醫療糾紛發生的具體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加強超聲科醫療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提供最滿意、最優質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減少醫療糾紛事件。
關鍵詞:疼痛護理;自然分娩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超聲檢查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臨床醫師能夠通過超聲檢查,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有效的診斷,超聲檢查作為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內分泌科、消化科、婦科產科、心臟科、泌尿科等等[1]。這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醫療衛生保健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接受超聲檢查患者不斷的增加,加之超聲科的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時間都比較的短暫,無法進行深入的溝通,從而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率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醫療秩序,給醫院也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影響社會的和諧[2]。本次研究將分析我院近段時間超聲科護士常見醫患糾紛的具體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護理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選擇我院醫患糾紛的70例患者與70例醫護人員,通過調查問卷方式進行了解,患者中男女比例為40:30,年齡24-78歲之間,平均年齡(47.12±2.33)歲。
1.2治療方法
首先結合導致醫患糾紛的因素、責任劃分、法律適用性、解決方式制定相應的調查問卷,評分分為5等級,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一般(3)、同意(4)、非常同意(5),并統計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所得分數,進行認真分析與總結。
1.3觀察指標
分析導致醫療糾紛的具體因素。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是研究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計數單位采用%進行表示,計量數據采用(x±s)來進行表示。
2. 結果
社會因素、科室之間配合差、服務態度差、醫患之間缺少溝通是導致醫療糾紛的具體因素,可見下表1。
3.討論
3.1分析醫患糾紛發生的具體原因
有媒體在報道中提出,部分醫生為了增加個人的收益,為患者中增加了一系列檢查,而導致醫療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甚至對各種檢查項目有抗拒心理。導致患者在接受超聲檢查時會出現不滿的情緒,若沒有及時的進行合理的溝通,從而會增加醫患糾紛事件。在超聲檢查的時做患者需要檢查膽囊,要提前8小時禁止飲食。然而登記的護理并沒有提前向患者講解,從而引起醫患糾紛?,F如今,導致超聲科醫療糾紛最多的就是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醫護服務態度比較冷淡、說話簡單不耐煩、缺乏耐心、在接待患者時面無表情、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也是愛搭不理。主要由于醫療人員每天的工作量特別大,缺乏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從而引起患者的不滿。部分醫療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沒有嚴格的落實相關工作流程,將患者的基本信息登記錯誤,導致臨床上出現誤檢、錯檢、甚至漏檢。在對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時要進行靜脈穿刺,若醫療人員操作技術水平比較低,容易導致穿刺失敗,進而增加了醫患糾紛的發生率。
3.2對于醫患糾紛相應的護理干預對策
醫院的醫療水平會直接影響到臨床廣大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同時醫療衛生工作也是社會上一直重點關注的對象。醫療糾紛對醫院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加強對超聲科醫療人員的培訓工作,聘請經驗豐富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使醫護人員能夠熟練的掌握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增強其理論知識結構。同時加強對超聲科醫療人員的考核工作,再通過考核之后方可上崗。與此同時,科室之間的醫護人員應該互相配合,相互理解,相互關心。不僅需要增強醫療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理論結構知識,同時還應注重培養醫療人員的溝通交流技巧,加強對醫療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醫護人員應該主動的去接近患者,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向患者講解超聲檢查的目的、具體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使其對超聲檢查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行為,對于患者所提出的疑慮,應該及時的耐心的為其解答。醫護人員應該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耐心的去傾聽患者的訴說,從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給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對于脾氣暴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穩定患者的情緒,并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進而減少醫患之間的矛盾。
總而言之,醫療糾紛會涉及到醫學知識,專業性特別的強。因此為了減少超聲科醫療糾紛發生,護理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護理人員認真、細致的完成醫療工作,給與患者全過程、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服務中應該將實踐與理論充分的相結合,始終保持細心、耐心、愛心作為護理的基本原則,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提供最滿意、最優質的服務,從而減少醫療糾紛事件。
參考文獻:
[1]武杰,劉方,胡慧秀,等.醫患雙方對醫患糾紛現狀認知與處理態度[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6):938-941.
[2]鐘敏.風險管理對急診分診接診患者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5):107-108.
[3]李艷.門診護理投訴原因及危機管理措施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09):1560-1562.
116250118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