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富銀
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評價與學生自我調節微探
唐富銀
(江蘇省新沂市新華小學,江蘇新沂221400)
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難度極大,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提供了便利,但是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還會因為理解上的問題,致使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很難發揮出理想效果。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以及學生的自主調節問題進行研究,對于更好地幫助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能夠發揮出積極影響。本文對此問題展開研究,探討教學評價與學生自我調節的具體策略。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評價;自我調節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借助對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小學生不斷強化對社會的認識,并且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學課堂上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教學活動帶來的變化,認真做好教學評價并指導學生做好自我調節。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特別關注的內容。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中,對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評價,很難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知識評價活動大多流于形式,存在對學生考試成績的過度依賴,這些對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所以結合目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優勢,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對教學活動的全面評價,收集豐富的信息以改進和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活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也是教學評價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教學評價活動的有效開展對教師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按照以往的教學評價模式,很難實現有效的評價。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能夠方便地借助數字終端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由于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能夠借助隨堂測試等方法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能夠有針對性地做好對部分學生的引導。
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意見,也是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盡管教師也迫切想要了解學生們對教學活動的意見,但是由于小學生普遍存在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所以大多數小學生并不敢把自己的意見提出來,這對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改進和優化課堂教學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所以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能夠使教師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評價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施教學過程的全面評價。這項評價主要針對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而開展,借助對課程教學目標的準確把控,能夠為教師開展教學評價劃定準確的范圍。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堂提問以及課后作業等多個環節都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進行評價,在課堂上要高度關注學困生,積極在系統的輔助下更好地開展教學評價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測試,實時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借助過程評價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使教師更加全面地認識學生,從而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班級中有幾名平時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他們對于很多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都有著全面理解和認識,但是在完成家庭作業和參加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錯誤,對于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也面臨著巨大的難度。基于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結合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學生平時完成作業情況、考試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全面分析。教師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學生數學學習面臨的問題和不足,這對于教師不斷優化和改進課堂教學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為了更好地做好教學評價,教師要充分利用例題開展此項工作。以考查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的理解和應用為例,給出學生這樣一道例題:貨運公司拉了一批水果罐頭,甲水果罐頭每箱4瓶,乙水果罐頭每箱6瓶,兩種水果罐頭各拉了100箱問一共拉了多少瓶?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學生會采取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的學生采取4×100+6×100=400+600=1000(瓶)計算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有學生采取(4+6)×100=1000(瓶)的方法展開解答,盡管兩種解答方法都能準確計算出問題的答案,但是利用后一種方法,計算起來更簡便。如果學生對此問題沒有全面的認知,就很難選擇出最佳的計算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了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解題思路,了解全班學生在解答這一應用題的過程中大多會使用哪種方法展開計算?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借助兩種計算方法的對比,學會如何才能選擇出最簡便的計算方法。教師要特別注意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教學實踐中,并以此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教學評價能夠發揮出引領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作用。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會因為粗心大意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為了盡快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的輔助開展教學評價,探究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強化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能夠更加注意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避免陷入慣性思維和陷阱之中,借助嚴格做好審題工作規避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以學生解答數學問題過程中最容易出錯的求半圓周長相關問題為例。教師可以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輔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教師準備的教學課件,讓學生復習圓周長的概念,然后將圓形一分為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回答半圓的周長由什么組成?學生通過觀察就能正確地提出半圓的周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再加上圓的直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觀察學生,尋找極個別在課堂上走神的學生,強調遇到此類問題要使用這種方法,然后出一道求圓周長的題目讓這名同學計算。由于這名同學聽講時不太專心,只是聽到教師在強調解答問題必須要使用剛才講的方法,于是沒有細想,就直接按照求半圓周長的方法展開了對這道題目的計算。這名同學計算完之后還洋洋自得地想要得到教師的表揚,教師并沒有指出學生到底有沒有錯誤,只是提醒學生注意題目給出的問題,這時其他同學也按捺不住,紛紛小聲對這名同學進行提示,終于使這名同學茅塞頓開。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形象生動地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分析了半圓周長計算與圓周長計算的區別,并借助隨堂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檢驗。由于課堂教學氛圍極佳,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都強化了對知識點的認識,使他們在今后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認真審題。
因此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能夠積極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并做好對小學生的引導,使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輔助軟件,將教學課件以及課堂教學涉及的教學素材積極向學生推送,并引導學生積極在線回答問題。由于借助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平臺擁有的統計分析功能,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而且學生回答問題、參與教學互動以及完成作業的情況都能實時反饋到教師的界面,這使得教學評價模式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學生也能充分感受到信息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
教學評價能否發揮出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教學評價的結論是否精準。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下,教師很難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問題進行全面評價,多數教師對學生所做評價都是依據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開展,這很難反映出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能夠使教師對學生作出更加精準的評價。而且這種評價結合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能夠客觀公正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對于幫助教師更加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能夠發揮出積極作用。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教學評價還具有評價內容更加科學的特點。因為信息技術條件下開展的教學評價,能夠將各種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因素充分考慮其中,借助系統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能夠將評價結果以數據和圖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來,使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評價結果改進和優化課堂教學。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適應的問題,這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有直接的關系。為了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使小學生更好地適應數學學習,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結合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學生開展教學引導。教師要側重于向學生介紹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功能,了解系統的界面,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數學課堂產生新的認識。這對于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就能使學生在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逐漸適應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的自我調節。
小學生之所以在數學學習上會出現很多問題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與目前教學實踐活動中數學思維能力的不足有直接的關系。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加習慣于形象思維,而數學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側重于邏輯思維,所以很多小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無法讀懂題意的問題。這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也會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困惑,出現無法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問題。所以結合小學生數學學習面臨的困惑,要想實現學生的自我調節,需要教師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介紹數形結合等常見的數學思想,教師要側重于引導學生通過繪制圖形了解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在平時向學生分析和講解應用題的過程中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灌輸各種數學思想。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了利用數學思想分析數學問題的方法之后,就能更加適應目前的數學學習,使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
毫無疑問,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很大,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對數學學科產生正確的認知和探索興趣,即使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教學,也很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新形勢下的課程教學,教師要積極借助豐富多彩的數學探究活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及教師提供的微課課件展開對章節知識點的學習和探索。這種探索活動與被動接受教師講解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只要教師能夠借助豐富多彩的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小學生就會在興趣的驅使下更好地融入教學實踐之中,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實現自我調節,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創新性地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探索和應用。當學生逐漸適應了這種新的課程教學模式之后,他們就能充分結合教師提供的教學素材和各種教學資料認真展開學習,以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學活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認真對目前的教師評價現狀和特點進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對小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這樣才能根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和不足,對小學生實現自我調節進行引導,使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出引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當小學生逐漸適應了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數學學習之后就能實現學生的自我調節,從而實現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1] 朱琨.智慧教室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特點分析[J].求知導刊,2020(37):24-25.
[2] 胡輝.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電子白板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8):218-219.
[3] 張宏兵.論學生的自我調節心理機制——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教師博覽,2021(15):87-88.
[4] 劉樹鳳.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0(03):37-38.
[5] 王恩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反思提高學生思維活動核心能力的實踐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0(10):91-92.
[6] 林梅香.淺談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養[J].文學少年,2020(9):0331-0331,333.
[7] 何麗燕.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教學途徑[J].考試周刊,2021(40):81-82.
[8] 孫玉妃.新時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散文選刊:中旬刊,2021(3):1.
R857.3
A
1002-7661(2022)14-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