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宏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地方政府出現債務危機所發生的原因,提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研究的意義及作用,以此來不斷完善我國政府債務理論體系,優化我國政府債務規模和結構,并提出相關的政府債務風險應對措施,不斷改革我國財政稅收體制。針對養老金的統籌范圍進一步擴大并且加強稅收種類,引入其他金融服務方,充分發揮我國信用評級機制作用有效實施財政政策,提高我國財政稅收。
關鍵詞:財政稅收 體制改革 債務風險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2-047-02
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內容是地方政府以及所屬機構,在進行建設公益項目過程中所拖欠的資金或者是因為擔保問題而形成的債務。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指目前政府并不具備償還能力,而且不能確定在未來是否能夠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債務。該現象的出現會嚴重損害地方政府在社會中的信用力度,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斷出現時還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因此國務院需要對這種情況進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針對地方債務風險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強化稅收體制,能夠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防范措施。
一、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行研究的意義
(一)完善我國政府債務體系理論
我國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研究僅限于國債,依靠傳統的債務研究已經無法滿足地方政府在債務危機中的需求,導致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危機一直在不斷擴大,從而對社會經濟的建設造成嚴重影響。通過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不斷研究,可以有效彌補我國在債務方面的缺陷。在該過程中需要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此才能夠有效滿足我國在地方政府債務研究理論中的相關內容。
(二)優化我國政府債務的規模和結構
從我國近幾年的地方政府債務報告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很多省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其中部分地方政府已經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來面對債務問題對經濟的影響,并且利用有效的手段減少債務危機。國務院應當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采取相關的措施,不斷加快職能轉變,增強財務稅收制度的改革,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發生。
二、地方政府債務現狀
經濟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地方政府大力修建公益項目,導致政府的債務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尤其是在2018年至2020年之間,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出現了最高峰,因此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現代化社會的建設步伐。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不斷發展,經濟建設一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部分地方政府一直不斷加強經濟項目建設,導致地方政府發生債務風險。在社會主義飛速發展的時期,經濟建設一直作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經濟發展的長期考慮,不斷建設民生工程而導致債務風險。同時也有很多政府領導為了完成自己的相關業績而發生債務風險,這些都是導致我國產生金融風險的主要原因。在面對債務危機時,不應當將這些問題進行統一解決,必須要進行分步研究,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我國地方債務危機。
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可以有效提高地方經濟的發展。有些地方政府利用投資或者采購服務的方式為項目建設籌集資金,但是在該過程中容易造成地方政府與債務人之間產生利益矛盾,導致出現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依靠單方面的擔保書和承諾書雖然可以扭轉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局面,但是在銀行中的信用級別會有所下降,從而嚴重影響到地方政府在社會中的信用度。如果地方政府債務危機變得十分嚴重,會導致政府在進行融資方面發生困難。
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形成的機制
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在該過程中需要認真分析地方政府發生債務風險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分為直接顯性地方債務和或有顯性地方債務,不同形式的債務能夠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產生不同的影響。國家通過國債的形式為地方政府進行經濟建設,能夠有效減少地方政府債務危機所帶來的影響。
顯性或有地方政府債務一般是政府進行擔保而形成的一種財債務。主要的形式為地方政府通過擔保所形成的國債轉貸資金,該現象屬于一種積極的地方債務,該債務的形成會對經濟建設具有推動作用。事業單位利用轉貸資金能夠實現資金的價值可以為國貸轉債資金還本息,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彌補國有企業的虧損情況,該筆債務會形成一種消極狀態。企業造成的經營虧損主要是由于企業經營失敗,而導致的資金債務。因此部分地方政府需要依靠資金來彌補國有企業的損失。該筆資金在國營企業經營中無法實現償還,因此會造成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當地政府應當加強對債務問題的合理分析,了解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地方債務,積極消除消極性顯性地方債務。
另外,目前我國實行分稅制,分稅制度改革是我國稅收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稅制度改革以后,中央財政能夠獲得有效的財源。隨著財政年收入的不斷增長,集中力量不僅辦成了很多大事,而且使我國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分稅制度的激勵下,能夠想盡各種辦法提高地方經濟,使我國地方經濟的發展發生了新的改變。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分稅制度所帶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從而導致地方政府出現財政困難,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發生了債務危機。
在財政權力分配方面,中央的稅收分配比例最高,而基層政府稅收比例最低。在人事劃分方面,基層的壓力卻非常大,在關于民生方面的開支問題幾乎都交給了地方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的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所形成的問題,都需要地方政府進行承擔和解決。而真正盈利性質的事項,地方政府無權干涉。主要集中在省級層面,很難落實到地方政府。該現象的出現導致了財權和事權不相匹配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地方政府過高的財政支出。導致盈利收入減少,地方政府沒有實際性的盈利項目,導致支出與收入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通過借貸的方式進行。長此以往,會導致當地政府債務風險危機的增大。
四、針對地方政債務風險的有效應對措施
(一)從稅制改革入手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解決地方債務風險的直接方法就是進行稅制改革。在改革過程中,需要從政府單位的財政權力和人事權進行重新分配,確保人事權利和財務權利平衡。當地政府應當加強改革稅收制度的力度,促進稅收制形成完善的管理方法,從而可以有效解決當地政府債務危機。
(二)擴大養老金統籌范圍
一般情況下地方政府會利用借貸的形式對當地發放養老金,在該過程中會導致養老金發生無法償還的現象,因為養老金本身就屬于一種不用償還型的地方債務。地方政府在發放養老金以后無法從中獲得利益,因此地方政府在借貸過程不再具備償還能力。解決養老金模式的地方政府財務危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利用流動性的人口來重新完成。人口在流動的狀態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審計統籌來制定養老金的發放措施,可以有效減少當地人口損失,并且減少地方政府與養老金支出之間的債務矛盾。
(三)增加地方稅收類型
地方政府可以選擇增加稅收類型來解決債務危機,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選擇增加房產稅,來提高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該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財政稅收,而且可以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所出現的債務危機,能夠有效調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改善地方經濟公共設施。而房產稅與房產價值存在著直接關系,房屋價值的提升可以充分體現出當地的經濟水平,并且房產稅的繳納能夠提高當地政府的經濟基礎,幫助地方政府快速實現地方公共服務的設施建設,提高地方經濟質量水平。
(四)引入金融服務提供者
地方政府可以發行政府債券或者基礎項目建設,這些項目能夠有效吸引外來投資者。針對目前的融資行業來講,例如利用保險公司的資金來作為相應的償還方式,將保險資金融入到地方政府債券或者基礎建設項目中。同時,地方政府可以出臺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個人投資者對地方政府建設項目的投資,形成良好的融資產品,能夠有效減少地方政府所發生的債務危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
(五)充分發揮我國信用評價機構的作用
我國所采用的信用評價機構能夠發揮兩方面的作用。第一,信用評價機構可以有效減少國外評價機構對我國政府信用資質的影響,減少外界評價機構對我國政府信用干涉。第二,成立第三方對我國財政收入進行系統性的評價工作,同時能夠對地方政府所產生的債務危機進行有效評估,能夠及時向中央政府發出財政警報,方便地方政府以及第三方投資者及早作出反應,減少債務風險所帶來的影響。
(六)積極實施財政政策
第一,當地政府可以增加減免稅收力度。減少企業額外稅收,放寬投資風險以及增加稅收優惠條件。減少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行政費用和地方資金,根據不同階段來降低企業的保險費率以及物流能源成本,增加優惠政策,提高對外來企業的吸引力。第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措施。政府除了支付實際結算內容以外,基本上都會在每年的6月底進行發放。不斷提高收付制度以及調撥資金可以有效增強我國政府資金的運行效率。第三,保障民生。當地政府需要大力開展扶貧工作,尤其是針對特貧困地區,將扶貧縣鄉的農業經費進行推廣,對貧困地區的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加強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經費,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入課堂學習;同時應當增強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同時增強當地的醫療水平,為支援貧困地區增加財力支持,確保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第四,應當加強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合理規范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對地方政府的債券發放進行統一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券制度,合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債務風險危機對地方財政的影響。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方債務風險與財稅體制存在著直接關系。要想長久解決地方債務風險,就需要對財務體制進行有效改革,充分解決中央與地方財稅之間的關系。對財稅體制進行更加深入化的改革,能夠有效解決地方政府的財務風險。目前我國所實行的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對其進行改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有加強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才能夠有效解除地方債務風險,使我國的地方政府資金能夠更加深入化地應用到民生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政府資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茉楠.化解地方債風險須加快財政金融一體化改革[J].金融與經濟,2017(09):55-56
[2] 林江.有效管控地方債務風險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挑戰[J].財政監督,2015(12):15-16.
[3] 孟奎,孫偉祖,陳奇琦.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9(02):33-37.
[4] 毛暉,嚴笑羽.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J].中國財政,2015(21):57-59.
[5] 廖乃慶.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J].黑龍江科學,2020(07):156-157.
(作者單位:長春市九臺區財政局 吉林長春 130500)
(責編:玉山)
20725017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