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雨晴 程榮 汪瑞 戴昕


摘要: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是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在分析新零售諸多痛點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區塊鏈技術引發新零售模式變革的機遇,以蘇寧區塊鏈驅動下的新零售發展現狀為例,闡述江蘇省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形態表現。從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零售場景、打造“區塊鏈+新零售”的雷達生態系統,兩個方面探析區塊鏈助力新零售的發展方向,進而從宏微觀兩個角度闡釋“區塊鏈+新零售”的發展路徑,最后從加強行業監管、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建議。
關鍵詞:區塊鏈;新零售;實體經濟;雷達生態
一、引言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但在虛擬經濟的沖突下,卻面臨供給質量不高的結構性問題、市場環境不完善的機制性問題、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的外部壓力等問題。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快推動實體經濟與區塊鏈的深度融合”,重視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創新發展。新零售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是數字化的新實體經濟,由于區塊鏈是協調產業融合的新載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契合新零售模式在供應鏈、交易、物流等環節的要求,能夠有效解決實體經濟在后疫情時代增速放緩等問題,故研究“區塊鏈+新零售”創新模式能夠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江蘇省區塊鏈技術運用涉及到17個領域,其中新零售企業發展較為迅速,涌現出許多諸如盒馬鮮生、蘇寧小店、蘇寧易購、匯通達等新零售標桿;隨著數字中國的建設,AI、無人機等技術進一步推動了江蘇省新零售模式的發展;江蘇省2020年9月舉辦以“新零售、新模式、新商業、新渠道”為主題的新零售博覽會,聚焦新零售業態的諸多環節。在國外,零售巨頭沃爾瑪與IBM及清華大學合作區塊鏈試點項目,致力于提高供應鏈數據的準確性;沃爾瑪研發“區塊鏈無人機技術+分布式天空倉存儲中心”配送模式,旨在解決零售配送問題。因此,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新零售運營模式,探究助力江蘇省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方式意義深遠。
二、新零售與區塊鏈的概述
(一)新零售的概述
“新零售”是指零售企業依靠互聯網技術,通過數字驅動對“人、貨、場”三要素進行重塑,打造出以“線上+線下+物流”的新型零售模式。新零售以消費者為中心回歸零售服務本質、依托數據和技術提升零售效率,是當下實體經濟顛覆式變革趨向。傳統零售中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呈單向買賣關系,新零售則實現三者一體化,并從零售端逆向牽引生產變革,改造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
(二)新零售面臨的困境
盡管新零售不斷推陳出新,新零售業態方興未艾,但仍面臨如下問題:第一,如何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使消費者的線上消費體驗與實體店相一致,需實現數據的深度融合,比如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個性化的精準定位;第二,如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安全。零售商難以對供應鏈中商品的質量進行全程跟蹤監控,不免會對消費者權益產生威脅,這需要強化監管機制,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安全保障系統。第三,如何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目前零售業配送分為外包和自營兩種方式,外包無法及時對商品的信息進行反饋,自營對新零售企業資金壓力過大,兩者都會因為信息傳遞不流暢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三)區塊鏈賦能新零售的機遇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若干記錄了交易數據的區塊進行鏈接的技術,每一個區塊承接上一個區塊的交易數據,從而構建出信息不可篡改的鏈條。盡管新零售面臨多方面挑戰,但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能夠為新零售的實踐提供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在供應鏈方面,客戶應用自身移動端應用程序,無需置身于中心服務器之中,不再需要傳統的中介牽線;在物流方面,區塊鏈能夠實現數字化供應鏈和大數據物聯網,分布式記賬能夠對商品展開追蹤溯源;在交易方面,區塊鏈實現商品的點對點交易,即商品從產地直接到消費者手中的模式。
因此,“區塊鏈+新零售”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新零售模式的交易成本。在區塊鏈條上,可以低成本查詢新零售企業的節點數據,低信用的新零售企業也將逐漸從節點上淘汰,故可以降低行業的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新零售的外部環境。新零售行業能夠直接在區塊鏈上獲取相關政策支持,降低融資成本、便捷融資授信,故區塊鏈技術能改善新零售企業的政務環境、信用環境和金融環境。
三、江蘇省區塊鏈驅動下的新零售發展現狀——以蘇寧為例
江蘇省是國內在政府文件中提及區塊鏈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應用的良好環境。在政策的扶持上,江蘇省制定了針對區塊鏈領域的人才扶持及產業創新的優惠政策,致力于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構筑了“區塊鏈+”的應用生態。在新零售方面,江蘇省新零售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網絡零售增速明顯,實體零售行業的結構調整也在加快。諸如“半小時送達”、“無人超市”、“社區團購”等已成為生活日常;“商品+服務+內容+其它”的新零售的理念已被引入多個行業大類,“線上+線下+物流”的業務經營模式也得到實現與認可。然而新零售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存在缺陷,如擴張快、盈利難、持續難等問題。
蘇寧易購作為我國最大的家電零售企業之一,重視零售業務的推進與探索,是代表江蘇省的龍頭企業。其《蘇寧區塊鏈白皮書》,從物理層、平臺層、服務層、接口層和應用層給出區塊鏈系統的整體框架,研究區塊鏈技術在智慧零售生態中的落地場景和解決方案,蘇寧智慧零售生態場景下的區塊鏈平臺如圖1所示。
蘇寧的區塊鏈是基于零售環節的痛點形成的創新產物,圍繞零售體系特點,融入區塊鏈技術,從而提供一個數據透明、公開公正、信任機制完善的服務平臺。其中,物理層使用虛擬化技術,在私有云上提供KVM集群和Docker集群,以供不同種類的區塊鏈平臺層節點使用;平臺層提供區塊鏈底層的基礎設施,包括共識引擎、共享賬本和P2P網絡等;服務層為上層應用提供必須的服務,并且隔離了底層區塊鏈核心模塊的復雜性,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接口層通過SDK和Restful API提供服務層所需的調用接口;應用層則根據業務的需求和開發能力,為業務方提供智慧零售、物流、金融等場景下的應用。此外,平臺包括商品溯源、庫存貨物融資、銀行聯盟鏈信用證業務、IOT用戶身份管理、區塊鏈IP開放平臺、電子證據管理等業務。蘇寧的零售環節經過改革創新,降低了大量的運營成本和信任成本,證明了區塊鏈技術融入新零售行業的可行性。
四、區塊鏈技術助力新零售轉型發展
(一)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零售場景
相比于O2O(Online To Offline)形成信息、產品、客戶的交易閉環,新零售更注重將人、貨、場等傳統零售要素按照信息化、數據化的要求重構。由于新零售具備高數據樣本環境,可以為區塊鏈的應用提供落地基礎,利用區塊鏈可以打造出全場景促銷、全平臺交易、權益實時互通的新零售閉環。在商業系統中引入區塊鏈技術,能夠打通各環節信息壁壘,實現資源聚合。
具體而言,利用通證形成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的融合,根據智能合約技術,打造符合聯盟標準的自定義積分通證、各種卡票券通證。商戶在商聯平臺中組建聯盟,借助區塊鏈技術追溯和防偽的功能將商品生成“一品一碼”,經由通證實現全程的交易跟蹤,使所有消費流量都有跡可循。于新零售行業而言,實現線下到線上的突破有多種方式,比如:具有一定相似度的線下零售商以合作的方式,構建區域性產品合作聯盟;或者通過“以大帶小”,由大企業為小企業提供技術指導以及數據開放服務;也可以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重組并購等方式,形成資源共享的協同發展格局。
(二)打造“區塊鏈+新零售”的雷達生態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完整閉環新零售場景,進一步運用分享經濟理念打造一個場景智慧新零售平臺,即形成雷達生態(Radar Ecological)簡稱RE,它正在以全新的概念形成區塊鏈社交新零售模式。RE以區塊鏈為核心,融合新興技術,形成“新電商、新零售、新支付、新媒體、新社交”等于一體的新區塊鏈商業形態,實現實體經濟與數字資產的增值裂變,完成雷達生態商業生態系統的循環式發展。雷達生態下的區塊鏈供應鏈體系,不僅會顛覆商品的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模式,而且為深層融資和開創新商業模式提供機會。
較之傳統的電商平臺,基于透明區塊網絡的RE平臺可以對接多元化實體的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鏈等方面的信息交換,形成去中心化的平臺模式。其中,信息交換是指借助區塊鏈技術能夠分析海量新零售數據,識別客戶網絡價值行為,形成一種新型采購模式,更精準地進行供應鏈的優化。基于“區塊鏈+新零售”的雷達生態系統,通過多方共同維護同一數據源的特性,可以打破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進而打造安全、透明、可信賴的平臺。
五、區塊鏈與新零售融合的宏觀、微觀路徑
基于上述對區塊鏈技術助力新零售轉型發展的分析,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新零售”的實現路徑。其中,宏觀路徑旨在依據零售場景打造RE生態模式,微觀路徑則以價值交換為核心來實現價值的重構。
(一)宏觀路徑
“區塊鏈+新零售”將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重塑實體經濟,如圖2所示,相關零售主體加入區塊鏈平臺,能夠在大數據的驅動下服務消費者,提升消費粘性。一方面,布局線下一站式銷售通道,細化自有品牌,拓寬業務覆蓋面,將咨詢、體驗、購物、物流、安裝、售后等主要營銷要素進行高效整合,比如在無人便利店中實行開創式購物、推出智慧門店實現多樣化取貨等。另一方面,重點實現線下向線上的拓展,重視區塊鏈技術研發、推動線上線下等業態融合創新,并且引入諸如支付寶等結算與物流系統,通過第三方支付、實時配送等方式推動整個零售生態的發展,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商品與服務。
(二)微觀路徑
區塊鏈與新零售深度融合的微觀路徑包括構建基礎框架以及融合機制。基礎框架方面,需要根據技術、數據與場景三個方面設計“區塊鏈+新零售”這一商業模式。其中,技術角度上,企業需要考慮現有的信息技術水平以及當前區塊鏈技術水平;數據角度上,需關注數據以及數據轉換,將關鍵數據資產轉換成鏈并重視數據挖掘;場景角度上,需要將企業現行的新零售業務經營模式進行創新,主要考慮現有業務及其衍生業務的區塊鏈交易模式與價值。融合機制方面,通過技術投入、數據處理、業務運營機制以及資金投入四個方面來布局基礎框架。其中,區塊鏈的資金融合是企業數字化經營的重要支撐,技術融合是“區塊鏈+新零售”模式得以運行的必要基礎,機制融合是企業數字化經營的組織保障,數據融合是企業數字化經營的核心環節。通過以上模塊的協同作用,實現整個業務數據的鏈式交換,提高客戶消費體驗。
六、總結與建議
(一)總結
新零售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是數字化的新實體經濟,依靠互聯網技術的軟硬件支持,改變了傳統電商發展模式,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但用戶信息難以保全、產品質量難以保障、物流體系無法保障等問題影響著新零售的發展,而區塊鏈憑借其去中心化、公開透明、數據可靠等特性,可解決新零售發展中的問題。因此,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零售發展模式,其全新分布式基礎架構以及模式具備的信任機制,解決當前零售業對消費者需求不明、供應不及時、數據分析不全面等問題,進而能夠解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不平衡的弊病,及時阻止“脫實向虛”現象,對于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
(二)建議
新零售有別于傳統實體經濟的概念,雖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如今的發展應用不覺明朗。而區塊鏈作為新興底層技術,雖有高層重視,但推廣應用等問題仍待解決。因此,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仍面臨許多挑戰,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法律法規與行業監管。監管部門應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為區塊鏈技術下的新零售發展指明道路。第二,重視基礎研究與人才隊伍建設。發揮江蘇科教資源優勢,以區塊鏈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為區塊鏈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儲備。第三,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出臺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和引進有核心技術或成長型的區塊鏈企業,特別鼓勵社會資金的投入,共同推動區塊鏈企業的創新創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渠慎寧.區塊鏈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載體與路徑[J].改革,2020(01):39-47.
[2]王博,魏曉.區塊鏈創新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J].理論探討,2020(04):114-119.
[3]嚴霄蕙.區塊鏈技術驅動下的新零售業態變化與發展路徑[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01):10-15.
[4]李慧.區塊鏈技術的勃興與“新零售”服務轉型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19):167-170.
[5]何美章,尤美虹.我國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研究現狀、熱點分析與展望[J].商業經濟研究,2020(15):185-188.
[6]莊雷.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機理與路徑:基于產業重構與升級視角[J].社會科學,2020(09):51-63.
[7]李然,王榮.實體商業創新轉型下的“新零售”運營模式深度研究[J].管理現代化,2020,40(01):93-96+120.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省級一般項目‘區塊鏈+新零售助力江蘇實體經濟發展研究”(項目編號:xcx2020171)。指導老師:戴昕,李佰陽。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