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銘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人心的今天,音樂學科作為小學階段美育教育中的重點,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的欣賞中獲得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還能推進小學生綜合成長。作為教師,我們要大膽創新與探究,構建和諧、有趣的互動式課堂教學,讓學生愛上音樂。基于此,筆者從自身的音樂教學實踐出發,對互動式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概述
所謂互動式教學,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通過對相關音樂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相關內容可以有所反應、有所反饋,以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同時互動式教學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即在相關音樂教學活動的引導下,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討論,在構建積極教學氛圍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推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實踐策略
1. 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直以來,教師都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其對課堂教學過程和師生關系的把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有鑒于此,在互動式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打造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優化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關愛學生、積極與其進行交流的同時,給予其最大的尊重,使學生可以在教師面前無壓力、無拘束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好鋪墊。
例如,在課上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微笑,用飽滿的教學熱情給予學生情緒感染,使其愿意上音樂課;同時不要吝嗇對小學生的鼓勵,尤其是他們在完整演唱歌曲或者正確回答問題之后,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唱得真好!”“聽你唱歌是一種享受……”此外,在紀律管理方面教師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不管是紀律方面還是自我約束能力方面都相對比較差,經常會出現亂哄哄的現象。對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音樂與學生“約法三章”,即用鋼琴為學生彈一段簡單的旋律,學生在聽到之后,就要跟著音樂說“一二三,請坐好;三二一,請安靜”“小小手,快放好;誰最好,我最好”。以簡單的音樂節拍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進一步優化師生間的默契度。
2. 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新時期教育理念引領下備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其與互動式教學相結合,可以將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式的音樂教學轉化成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融入,并可以借助真實的場景和具體的事物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印象,提升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對音樂意境的把握,有助于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發展。
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很多都沒有見過大片的農田,更沒有體驗過耕種莊稼的辛勞。因此在組織學生學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種玉米》這首歌曲時,為了更進一步增進學生對歌曲和歌詞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借助圖片或者視頻來呈現玉米,展示農民伯伯耕種、收獲玉米的過程(播種、澆水、施肥、除草……),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這樣的教學在增加學生生活認知的同時,引導他們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和歡快飽滿的情緒來模唱和演唱歌曲《種玉米》。教師還可允許學生在演唱的同時增加“種玉米”時的勞動動作,從而在充實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使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的情境中提升音樂表現力,習得音樂知識與素養。
3. 引入趣味音樂游戲。
實踐表明,學生能從游戲的參與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又能夠從參與和探究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教學內容,在課堂中適時為學生引入有趣的游戲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提升音樂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擊鼓傳花”時,教師可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即先不給學生講解本節課的教學主題,而是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帶領學生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教師可事先準備一面鼓和一個花球,然后擊鼓,指導學生跟隨鼓點按一定的順序傳遞花球。當教師的鼓聲停止時,花球在誰的手上,誰就要站起來接受“小懲罰”(講笑話或者表演一個小才藝)。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挑選喜歡的音樂來代替傳統鼓聲,從而在歡樂的游戲氛圍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擊鼓傳花”這一傳統的民間游戲,也使學生在游戲的氛圍感染中,更進一步體驗音樂學習的樂趣與魅力。
4. 鼓勵學生合作探究。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建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帶領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式交流與學習,并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音樂、創造音樂的時間和機會,使其在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的過程中收獲音樂知識,更促進合作意識的養成與音樂思維的拓展。
例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是一首節拍整齊且適合合唱的歌曲,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滲透少年先鋒隊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以拍手或者跺腳的形式來感受歌曲中二拍子的節拍和強弱規律。在學生基本掌握歌曲旋律之后,便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2~3個小組進行分組自主練習,并空出課堂教學結束前的10分鐘來組織學生進行組間對比表演。看哪組學生可以準確演唱出歌曲的雄壯和神氣,看哪組可以演唱出小小少年飽滿的熱情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以在略帶競爭因素的組間評價中,激發學生的演唱熱情和合作積極性,助力小學音樂課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向前推進。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音樂教師也要自覺更新和創新自己的音樂教學模式,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實踐與引領中,讓學生可以更進一步感知音樂的美好,更主動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悟,真正促成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也期望可以推進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江田中心小學)
19795005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