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新普 崔路佳 林誠 王裕宣
摘要:目的:課程思政建設實施當下時代必須推進的教學內容,對高校育人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消化內科是內科學中的重要學科,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消化內科教學過程中, 將專業和育人切實結合,可更好地提升醫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學素養,增強學生對消化內科學習的興趣。將思政內容融入消化內科教學,能夠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更好地實現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奠定基礎。因此我們考慮將作為內科學中的重要學科消化內科如何能夠和課程思政實現貫穿融合,使在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自然融合,達到并完成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的教學目標,并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消化內科;教育;醫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Q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前言
鑒于大學生思想政教育的既往教學中存在的較大的思政的忽視問題,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高校教學的育人重要意義,給高校教學目標作出了重要指導,不僅是專業知識合格的人才,更是思想合格的人才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1]。進而中央逐漸部署并將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內科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在本質上課程思政是為了更好培養學生德育的教育形式,在大學生尤其醫學生培養中我們強調育德建設,即“育人”先“育德”。我們不僅僅要求教師講授專業知識,更要重視思政的教育方式和內容,這也是我們教育體系的雙向進行體制,因此我們致力于解決怎樣培養人,培養的人才特質,堅持德為先,進而為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三觀樹立提供保證。消化內科是其重要組成部分[2]。但在既往教學工作中,我院消化內科多年來一直承擔醫學本科生內科學消化內科疾病部分的教學工作。盡管取得不少成績,但傳統的教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少加入思想政治的元素,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3]。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消化內科教學工作,是貫徹執行總書記思想,提高學生素質的有益嘗試。
1 課程思政建設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和意義
在醫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前提下,社會進展和文化的先進性也日益顯現,因此在消化內科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樹立創新思維,明確教學目標和意義。我們要將歷史和時代發展方向和現有專業知識合理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新思想,科學思想,辯證思想以及系統思想的結合,用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融入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架構。
首先我們在消化內科教學中設定教學目標和要求,著重在適當教學環節中加入思政內容[4]。在消化內科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重視并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這其中涵蓋消化內科中需要學生掌握的包括常見疾病的病理、癥狀,如何診斷和治療,以及怎樣鑒別診斷和對預后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包括教授相關消化內科常用操作技術,以及臨床前沿知識的傳授,不容忽視的就是要通過案例講解讓學生有機會感受如何建立臨床思維,如何溝通,怎么和團隊各部門合作,如何和患者交流等專業性知識,與此同時,不容忽視的就是一定設立好課程思政如何溶于消化內科教學,在學生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將思政課程建設目標完成,建立完善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醫學奉獻精神,和崇尚醫學科學,熱愛醫學事業。
2 課程思政建設對授課教師的要求
課程思政建設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在教學能力培養上我們有豐富的經驗,但立足于育人藍圖的課程思政建設對我們教師提出來更高更大的能力要求。首先我們教師自身要有正確的認識,要自身加強國家意識,文化自信,政治理念建設,同時將自身知識儲備量擴充,將專業知識,技能和思政內容能夠有機融合,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教師育人育德和傳道受業解惑的職能。我們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注重團隊思政能力的建設工作,提升消化內科教師思政育人意識。我們要求消化內科教師注重思政內涵,始終建立育人為首,在學科建設前提下,培養人才作為中心,在教師思政教師過程中包括組織消化內科帶教老師中的黨員教師講授黨課,鼓勵大家進行四史學習,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全體老師的思想政治理念和愛黨教育。我們要求教師提高認知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要在消化內科專業課程和思政理論建設同時建設,此為協同育人思想,這是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是當下各級教師的共同使命。教師們樹立力爭培養優秀的人才,為國家醫學建設做出自己貢獻的思想理念。雖然臨床工作繁忙,但仍舊每周找時間進行教學法活動,激勵每位老師融入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不僅提示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同時讓大家建立將課程思政和消化內科的有機融合,提高思政教學的理念和能力,推動職業道德素養建設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后我們在集體備課,教案準備,示范教學等各個環節進行逐層把關,并總結經驗和經典思政案例,讓教師教有所思,教有所長[5]。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培養了一支具有較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意識水平,豐富教學科研醫療經驗的教師隊伍。
3 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
我們主要進行消化內科思政素材挖掘,努力將正確積極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思想追求,價值理念恰當的溶于消化內科課程中,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掌握消化內科專業知識同時,建立正確的思想理念和三觀,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我們在教學設計環節中,在抓住教學核心內容的同時,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著力融入教學各個環節中,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和發掘思政教育材料,有機融入專業知識傳授過程,進而更好的落實教學育人職責。因此思政素材的建立和建設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之一,課程思政教學中的資源和素材需要找到和消化內科疾病相關的生動案例,或者相關圖片,網上尋找視頻資源,找到思政意義,提煉精華,在生動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思想得到一定的升華。例如在肝硬化疾病的講解中,提到其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病毒性肝炎,尤其我國作為乙型肝炎感染的區域,使預防乙肝刻不容緩。我們的科學家在當時條件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研發了乙型肝炎疫苗,并為了保證它的安全性,將其直接注射在自己身上進行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試驗研究。不僅展現了科學家為追求真理勇于獻身的精神,同時也是對科研的一種自信。這充分體現了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勇于奉獻的精神,發掘消化內科類似這種正能量的知識可培養學生高尚情懷。
4 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多樣性
在教學進程中,我們鼓勵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建議教師教學過程中將消化內科疾病通過案例教學,結合思維導圖,通過PBL、TBL、學討式、提問式、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手段,并結合網絡學習平臺等靈活教學。在進行消化大出血的案例講解過程中,通過提示治療手段中重要環節是數學,而輸血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如果出現問題會帶來的一系列醫療事故,警示醫學生臨床無小事,一定要有嚴謹的醫療態度,避免醫療事故和風險。在消化性潰瘍講解學習中,通過典型案例講解,提示同學注意觀察生活中患者的情況,并通過角色扮演,沉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患者心情,學習診治過程,并建立醫患溝通能力,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同時,能夠切實從患者利益出發,樹立起全民大健康理念。在授課過程中要讓同學們建立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具有人文關懷精神[6]。總之,我們將建立的思政案例素材和資源融入講授的知識里,達到春風化雨、隱性教育的目的。
5 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及時和學生溝通,傾聽學生反饋,讓思政教育內化于心:可以使用課堂教評價表并專門設置了思政教學內容的相關問題,包括對課程思政內容的掌握理解程度,包括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和人文關懷等方面的了解,是否有利于提升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對思政內容是否滿意,是否有助于促進對專業知識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是否有利于專業興趣的培養,對設置的思政教學環節是否滿意以及對教學改革是否有建議。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通過問卷星進行回答。本次共發放427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27份,回收率 100%。學生對將課程思政溶于消化內科教學中滿意度達92.74%(396/427); 89.23%(381/427)的學生認為有助于促進對專業知識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且有利于提升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對思政內容掌握理解正確率達到100%;96.25%(411/427)對設置的思政教學環節非常滿意,覺得和內容有機融合。學生們建議在不影響專業知識講授的同時,可以設置更多的思政案例以及師生互動環節,增加學習興趣。通過一系列的學生反饋和互動,學生在此過程中充分提高了各項能力,讓學生充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能夠很好的配合老師教學,并反饋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或建議,從而評價教學效果。
6 課程思政的管理和教學評價
我們科室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作為消化內科基本教學制度,在消化內科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建立完善課程管理制度,通過同行評價,學生教學反饋,建立教評協同機制,有效構建課程管理保障。鼓勵科室老師進行思政案例教材建設,參與教學改革,并積極組織課程思政教案比賽、思政內容講課公開課活動,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同時,促進教師課程建設積極性,最終達到醫學內容和思政內容并駕齊驅,達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通過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反饋,考察課程思政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實踐效果,從而為切實開展消化內科教學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7 總結與展望
作為全新的教育理念,課程思政要求尊重思政政治教育規律,人才培養教育規律,樹立以人為本,作為德育載體,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加入社會實踐和服務社會的工作生活中。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也是我們在課堂教育體系和結構的改變過程,要求教師不僅僅注重知識內容的講解傳授,更多要注意學生價值體系建設以及能力培養,達到多元化統一。在既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多的是將專業知識傾囊相授,但其他方面并未能夠進行有機合理的結合。而我們在進行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了要求團隊老師在教學教育過程中重新統一知識,價值體系以及能力三者培養體系的統一,讓學生不僅將知識能夠溶于日常生活,更多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在學校,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傳統授課內容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不突兀,不生硬,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有創新思想,進而在課程思政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去正確的解決問題,并在建設過程中能夠促進課程思政的發展。我們不斷探索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消化內科教學中,將形式多樣化和內容生動的思政案例結合到專業知識教學中,不僅是順應時代的要求,更是提高教師團隊自身思想素質教育,提高了思政建設的高度,堅定的完成立德樹人的理念,并加強了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而對于學生而言,讓學生在學中有思,學中有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作為未來醫學事業的接班人,具備堅定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能夠更好的具有人文關懷精神,能夠真正的為了祖國強大而不斷努力,為人民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貢獻[8]。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課程思政建設,使其充分應用于消化內科教學實踐中,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更好地實現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N]. 光明日報, 2016-12-09 (1).
[2]陸道坤. 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 [J]. 思想理論教育, 2018, 33(3): 64-69.
[3]高德毅, 宗愛東.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 中國高等教育, 2017, (01):43-46.
[4]孔敏. 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初探 [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9, 31(5): 66-68, 91.
[5]張玥. 醫學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邏輯解釋與實現路徑 [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9, 10(5) :411- 414.
[6]葉紫, 張寧霞, 劉嬋娟. 生命教育視域下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提升策略[J]. 醫學爭鳴, 2018, 9(2): 72-75.
[7]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5) : 60- 64.
[8]馮云, 余曉洋, 盧桂芳, 等. 德醫并舉的課程思政清單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1, 29(6):908-912.
課題:海南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一般課題
編號:HYYB202025;
名稱:課程思政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33565019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