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遠福
摘要:當今社會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通過學校培養人才不僅要做到培養一支知識豐富的人才隊伍,還要保證人才隊伍具有創新能力。因此,培養“工匠精神”是中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電子專業作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其人才培養應以工匠精神為培養方向,以提高專業人才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精神,對于貫徹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責任。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在培養學生電子技能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使學生在電子技能的實踐訓練中形成卓越的專業理念。
關鍵詞:工匠精神;電子技能;教學探究
引言:在電子專業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在許多社會領域中,工匠精神的弘揚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是一種專業精神,是員工對公司的責任心體現,是他們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的表現。因此,有必要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工匠精神,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優良人才。雖然職業教育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也會發生變化,但工匠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其內在動力也不會改變。我們應該在學校里培養學生樹立這種精神,充分體現這種價值觀,促進他們在未來的就業中成長。
一、中職電子專業技能教學培養工匠精神的意義
1、中職生更具就業競爭力
工匠精神來自工業經濟的產物,這是產品精細化的要求,也是公司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產品的經驗。當然,工匠精神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招聘新員工的信息中充分表明,工匠精神是一種重要的商業文化。例如,深圳普聯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需求提出了“認真負責工作”,嘉誼一堂有限公司的招聘需求中提出了“強烈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而美的集團的招聘要求“強烈的責任感”等。從公司招聘的內容來看,“新員工應該具備責任感”,“責任感是工匠精神中的奉獻精神”,也就是說奉獻精神是熱愛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地工作,把工作當作一種使命。當招聘新員工時,公司更喜歡應聘者同樣條件下具備工匠精神[1]。因此,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職學生在工作中更具競爭力。
2、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專業的學生就業后發展良好。此外,國內電子信息技術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對電子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很高。為了滿足社會對電工電子專業人才的需求,學校還將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要求學生具有工匠精神,希望學生進入社會后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因此,在電子專業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為學生創造合適的工匠精神學習環境,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考慮到電子專業化的實踐性以及培訓課程教學過程中相關設備和知識體系的快速更新,教師必須進行更為詳細的教學,通過教師親自示范、技能定向培訓、線路電纜安裝、問題解決和定位檢查、質量驗收,認真引導每位學生掌握每項技能的操作要點和操作規范,讓學生明白質量和穩定的產品是業務發展的關鍵生命線。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必須始終加強職業培訓,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同樣的教師也應該具有“奉獻、卓越、專注”的工匠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和約束學生,在日常教育中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2]。
二、電子專業技能融入工匠精神元素的教學策略
1、將工匠精神融合教材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載體。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就必須讓工匠精神融合進入教材和課堂,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獲得新知識和新發現,用工匠精神塑造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學校可以在電工電子專業學生的教材中增加工匠精神培養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系統地學習工匠精神,實現工匠精神隨時間發展的內涵;二是讓工匠精神走進課堂,以教師為榜樣,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質,在教師的影響下,逐步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將學生打造成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實現以工匠精神培養人才的目標。
2、讓學生認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精神。在校園文化中,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工匠精神。因此,要想將工匠精神滲透到電子專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工匠精神,然后讓學生積極追求工匠精神,最終認識工匠精神。熱愛本職工作,終身為工作奉獻就是指工匠精神,這不僅是人們在工作崗位上應該具備的良好職業素質,也是個人素質的體現。在學校里,需要一些方法和途徑讓學生認識工匠精神。雖然工匠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宣傳給學生,但對學生的影響還是不夠,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3]。
3、以校企合作為契機
校企合作的建立需要校企之間的互助,一方面學校應積極與企業建立戰略性的長期合作關系。這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培訓場所,讓學生將電工培訓課程從學校實訓室轉移到公司生產車間,還可以有效地發揮工匠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為他們提供高素質、高素質的合格實用人才;一旦學生畢業,他們就可以直接上班,而無需進行崗前培訓。學生自身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務實地參與校企實踐,從基層做起、走在第一線、抓住機遇、自主創業、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在公司設備組裝調試、檢查驗收、維護維修、成果實際匯編等工作積累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實踐技能,同時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
結束語:在電子技術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最后都會輸送到各大企業。這些學生需要具備電子管理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檢查和設備維護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工匠精神。電子技能是電子專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也是學習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電子專業教師,我們應該始終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學生電子專業技能的培養中,同時培訓課程要貼近市場需求,注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實施工匠精神教育,充分發揮培訓課程的實效性,為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友廣,車娟.高職電工實訓課程中工匠精神的培養策略[J].中國高新科技,2019(21).
[2]魏光俠.提升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6).
[3]劉慶曉.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2).
234650170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