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紅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既要保證學生成績,也要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表示,如今要采用任務型教學,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掌握相應能力與技巧,在學習文章中所包含的英語知識時,相應的強化口頭、筆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意識。初中英語學習非常關鍵,其中閱讀教學處于核心環節。課堂提問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所以應該根據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實際設計問題,調動學生的回答熱情。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有效提問
初中英語教學具有靈活性與互動性,既需要教師與學生靈活應對,創造更加活躍、自由的教學氛圍。也需要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通過提問促進全體學生參與,掌握學生學習實際。學生通過回答問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加深記憶、掌握英語閱讀技巧。符合課堂教學規律、滿足學生主體需求的課堂提問,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思路,幫助學生捋情閱讀脈絡,從而讓課堂始終維持著輕松、愉快的氛圍,培養學生創造、創新思維。
一、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重要作用
課堂提問是加強教學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始終發揮著核心作用。要將學生放在英語閱讀課堂的主體地位,讓提問貫穿于閱讀教學始終,從而依據學生的回答分析教學效果。恰當、合適的提問能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教師能輕松把控學生的情緒,在學習難點知識時通過有效提問激發學生興趣,在需要深入理解時,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提問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形成了情感溝通,能讓教師切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幫助學生解決材料變長、單詞變多等問題,讓學生可以積極討論、熱情參與、正確評價[1]。
二、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優化對策
(一)趣味設計,調動學生興趣
從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英語學習是全新的領域,單詞量增大、內容增多,非常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提高英語問題設計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七單元,課文三時,教師先提出幾個問題:
1.What class are we having now ?
2.Can you sign an English song ?
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從而用英語表達出來。教師根據閱讀閱讀材料總結英語問題,既能對后續講解形成鋪墊,也能引導學生在材料中尋找答案和方向,讓學生積極參與、深入探析,從而加深對閱讀的理解、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若是問題比較直白,學生能從材料中直接看到答案或是疲于思考,不利于后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分析能力[2]。
(二)循序漸進,導入主題
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英語材料內容、學生學習習慣與特性,針對性地設計英語問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問,提高問題的有效性。對于難點、重點知識,要先設計一些簡單、好懂并且能引導學生思路的問題,把控提問時間與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上文,教師會設計一些趣味性問題引導學生。接下來,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圖片進行設問,問題會更加詳細具體:
1.What is the girl doing ?
2.Are the boys playing soccer ?
學生根據上一階段的問題,聯系此階段問題并且通過分析圖片,對整篇文章形成較淺的猜測,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能夠查缺補漏,分析個人猜測以及分析的不足之處,從而掌握一定閱讀技巧[3]。
(三)控制設問之度
英語閱讀非常靈活,教師應該讓學生形成閱讀邏輯思維,而非照搬上一篇材料的分析方法。由此,設問時教師應該把控問題之度,既要將教學目的融入其中,也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要將閱讀材料的核心與教學目標層層分解到問題中,不能過難,脫離實際。也不能太簡單,讓學生脫口而出。學生在思考中逐漸形成獨立的理解脈絡,能分辨材料的中心句、重點句以及基礎結構[4]。
結束語:
當前,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有效的教學方法,既能加強師生互動,也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動態掌握教學進度。但是提問并非是盲目、隨意的,而是要立足于教學實際、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設計,以興趣為基準點,將教學目的、閱讀教材難點融入到問題中,層層遞進,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來深入理解材料,從而掌握新知識點。
參考文獻:
[1] 方麗. 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思考[J]. 校園英語,2020(4):105.
[2] 李珠珍.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策略[J]. 讀寫算,2019(11):126.
[3] 廖娟,劉曉娟. 淺探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1):72.
[4] 龍成林. 應用任務教學推動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J]. 人文之友,2019(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