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穩(wěn)步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每一名政治教師的共識,而在構建高效課堂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問題,如部分教師對工作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高,沒有準確掌握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規(guī)律,使得最終的高效課堂構建效益受到了影響。本文將就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意義和策略展開討論,希望可以通過筆者的探索,進一步深化教師同行的認識,并給予高效課堂構建的思路指引,為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鋪路架橋。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思考
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態(tài)、助力教學目標高質量達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價值,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師都要進一步深化自身認識,積極地結合高效課堂構建現(xiàn)狀,全面地摸索和研究推進高效課堂構建的對策和方法。同時還要積極地在高效課堂構建實踐中積極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存在的諸多問題,進一步對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進和優(yōu)化,真正地實現(xiàn)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為每個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化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意義
(一)優(yōu)化教學組織的形態(tài)。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的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組織形態(tài)相對固化和陳舊,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不足,參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活力不足,最終影響到課程的教學效果,而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結合存在的問題對當前的教學組織形態(tài)進行有效的優(yōu)化和改進,如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可以讓課堂教學形象具體,通過引入互動教學可以讓課堂不再被動灌輸,從而真正地對當前的教學形態(tài)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
(二)助力教學目標的達成。通過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制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提升的瓶頸因素和棘手問題還有很多,且這些問題存在于該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之中,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而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全面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查漏補缺,從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更為有效地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進而為該課程教學效能和質量的不斷躍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以往的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作還不夠重視,培養(yǎng)的效果也不夠好。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促使政治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更新教學理念,并積極地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根本教學目標,強化探索和研究,同時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和激發(fā)興趣,自然有助于更為高質量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二、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的原則
(一)服務性原則。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其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高質量地達成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更為有效地促進每個學生的不斷發(fā)展和提高,因此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師都要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遵循服務性原則,積極地將服務學生的成長、服務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服務學生的更好發(fā)展,作為高效課堂構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只有這樣才能不違背教師的教學初衷。
(二)目的性原則。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其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更為高質量地達成課程教學目標,是為了不斷地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夯實學生的政治知識儲備,因此每一名政治教師都要在教學中遵循目的性原則,積極地結合提升教學質量這個最直接的目的來開展有效教學探索和研究。
(三)長期性原則。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艱巨的和長期性的工作任務。因此需要每一名政治教師全面地遵循長期性原則,并積極地設置長期性的探索規(guī)劃和目標,明確每個階段的工作側重點和重要突破口,強化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和其他優(yōu)秀教師同行的互動交流,以更好地實施高效課堂構建。
(四)互動性原則。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師積極地參與進來,并開展互動交流,相互進行學習,有效進行借鑒,不斷地在互鑒互賞互學中相互提升,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有效強化學生預習,全面打好學習基礎
學生是否在課前進行了細致化和認真化的預習工作,會對學生在課堂的聽課學習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當學生認真進行預習之后,則可以提升學習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反之,則學生的學習效果會降低。高中政治教師要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并積極地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強化學生課前預習,給予學生預習指導,破解學生預習瓶頸,進一步服務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例如:在教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內容時,教師要強化學生預習,引導學生積極地對該節(jié)課的教材內容進行認真化和細致化閱讀,并在具體的教材閱讀過程中對教材的知識點構成進行梳理,歸納重難點與核心點,并把握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預習中遇到的疑惑點進行標記,并開展小組討論。此外,教師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各種預習資源,如包含知識點講解的幻燈片、包含具體案例的微課教學視頻、包含對應練習題目的學案等,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借助這些資源進行更為精準化學習,繼而不斷地破解學生預習瓶頸,提升學生預習效益和質量,為學生后續(xù)更為有效地開展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引入雙師模式,提升備課精準性
所謂雙師教學模式是指在具體的政治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雙教師進行組織和教學實施,從而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效益,讓每個學生更好地提升和發(fā)展。將該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中,并積極地在教學中發(fā)揮其應用優(yōu)勢和應用價值,能更為精準地解決備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瓶頸問題,提升備課環(huán)節(jié)的效益和質量,為后續(xù)進行知識點講解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學習“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內容時,輔助教師可以認真對學情進行深入研究。放下姿態(tài)走近學生,積極地和學生談心,了解每個學生的所思所想,通過設計問卷調查、開展教學評價、實施摸底考試等形式,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更加透徹化的把握。主講教師要積極地對教材進行研究,并下大力氣分析教材模塊組成,認真分析這些教學模塊之間的對應關系,積極地明確教學的重難點與核心點。同時主輔教師要密切進行配合,在綜合分析學情和教材的基礎上,合理科學定位課堂教學目標,如了解“兩個不動搖”的內容;了解壯大國有經濟的措施;知道為什么要支持非公有經濟發(fā)展等,為后續(xù)教學指引方向。此外,主輔教師還要積極地通過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案例、觀看網絡公開課等方式,對具體的教學流程進行明確,合理選擇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真正地運用雙師教學模式提升備課精準性。
(三)合理引入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形象性
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同樣是高中政治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目前的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的形象性不夠高、趣味性不夠強,無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還需要政治教師結合教學現(xiàn)狀,考慮高效課堂構建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入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從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滿足學生學習需要。例如:在教授“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對具體的知識點構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清晰化呈現(xiàn),如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包括哪些內容;新發(fā)展理念的內涵;堅持新發(fā)展理念的原則等,讓學生了解該節(jié)課要學習哪些知識點,激發(fā)好奇心。之后,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對上述的不同知識點進行細致化和形象化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為學生列舉具體案例和具體資料,同時借助白板的交互功能強化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入微課視頻為學生進行具體化的情境構建,真正地優(yōu)化組織形式,實現(xiàn)趣味化講解。
(四)科學實現(xiàn)分層教學,提升教學針對性
積極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和提升,是高中政治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基本目標追求。而目前的課堂教學針對性還不夠強,使得班級兩極分化擴大化,自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還需要高中政治教師積極地結合目前課程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科學合理地實現(xiàn)分層教學,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例如:在講解“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對不同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記錄,并認真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同時結合教學需要為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強化其對基礎概念的學習,包括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調控目標;政府調控的主要意義等。同時教師要強化指導和幫扶,給予精準化指導,進一步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破解教學瓶頸。
(五)積極引入多元評價,讓評價多元客觀
積極地實現(xiàn)多元化與客觀化的教學評價,同樣是高中政治教師穩(wěn)步推進高效課堂構建和促進學生查漏補缺的不二法寶。而從目前的評價實施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內容單一等突出問題,需要高中政治教師積極地結合評價的基本現(xiàn)狀,合理地引入多樣化和多層次的評價機制來更好地解決評價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弊端,不斷地強化教學評價實施。例如:在教授“堅持新發(fā)展理念”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要強化多元化評價實施。如教師要綜合使用學生自我評價、作業(yè)書面評價、學生互相評價、課堂隨機提問評價等方式,對不同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更為客觀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進程。同時教師要積極地優(yōu)化評價語言,有效地增強語言的感染性、針對性、精準性和鼓勵性,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地豐富評價的內容,如從結果性評價轉變?yōu)檫^程性評價,更加關注不同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方法運用、學習進步情況、學習疑惑解決情況、個人的學習目標完成情況,等等,促進班級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
(六)合理構建線上空間,讓渠道更寬廣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積極地做好長期性的準備,同時積極地結合課堂教學需要,合理地擴展學生的政治學習空間和政治學習渠道,從而讓學生學習的渠道更加寬廣,進一步提升培養(yǎng)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申請微信公眾號,并設計“基礎知識學習”“具體案例學習”“隨堂練習”“互動交流”等基本模塊,為學生制作和提供對應的線上學習資源,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靈活選擇對應的資源開展線上政治學習。同時教師要強化線上學習指導,如教師可以積極地通過線上的直播、一對一連線等方式,對不同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并進行集中解疑答惑,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破解瓶頸。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線上互動交流,如討論學習方法、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討論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習,繼而真正地發(fā)揮線上空間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更為高質量和有效化地開展思想政治的學習。
結束語
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師都要在具體的高效課堂構建實踐過程中積極引入雙師模式,提升備課精準性;合理引入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形象性;科學實現(xiàn)分層教學,提升教學針對性;合理開展多元評價,提升評價效益;積極構建線上空間,不斷拓展學習渠道等。從而不斷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在高效教學狀態(tài)下開展學習和研究,更好地助力每個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化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韓磊,瞿會芹.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7):52-53.
[2]祁偉.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啟迪與智慧(中),2021(7):77.
[3]王建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7):74-75.
[4]金月實.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的嘗試[J].才智,2017(23):1.
[5]朱振華. 探究高中政治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 2020(15):1.
[3]高秉孝. 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途徑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3(17):2.
[6]黃會芳. 探究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中旬),2015(2):1.
[7]李青. 淺談如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J].未來英才,2015(11):1.
作者簡介:白允貴(1969—),男,漢族,山東高唐人,山東省高唐縣第二中學,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主要從事高效課堂的研究。
30675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