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勝楠 郭鑫 周南南

摘要:目的:分析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運用心理認知護理對其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抑郁癥患者。通過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試驗組實施心理認知護理,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結果: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HAMD、HAMA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QO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抑郁癥患者護理中實施心理認知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利于幫助患者改善病情。
關鍵詞:抑郁癥;心理認知護理;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抑郁癥是精神科常見疾病,會導致患者有負性情緒、情趣缺少、心境低落狀況,若病情嚴重患者甚至存在自殘、自殺情緒,因此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負性情緒非常重要。心理認知護理是更符合抑郁癥患者認知和心理需求的護理模式,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通過持續性、科學的認知和心理輔導,從而幫助患者緩解病情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研究分析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運用心理認知護理對其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是2019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對象是我院收治的118例抑郁癥患者。通過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試驗組和參照組。試驗組中有59例患者,其中有30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1.17±4.36)歲;病程1~7年,病程均值(4.51±1.65)年;其中28例患者初發,31例患者復發。參照組中有59例患者,其中有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33~67歲,平均年齡(53.04±4.58)歲;病程1~8年,病程均值(4.83±1.72)年;其中29例患者初發,30例患者復發?;举Y料方面相比較兩組患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在治療期間將常規護理用于參照組,重點是予以用藥指導,做好病情觀察,注意觀察用藥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進行多項生活指導等。試驗組基于基礎護理,開展心理認知護理,主要方法:①和患者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患者就診時積極接待,通過細節化的服務讓患者感受到服務的便利性和安全感。提供給患者良好的康復環境,將病房布置的偏向家庭化。②認知干預,對患者進行持續性的健康教育,治療開始時為患者講解診斷情況,患者及家屬灌輸抑郁癥的疾病知識,用靈活的形式為患者講解治療重點,讓患者了解如何正確的配合,指出康復后有效預防復發的方法。治療期間將患者每天需要應用的各類藥物的具體用法、藥理作用和注意事項詳細說明,告知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若患者用藥依從性偏差則予以相應的干預。給予患者針對性的生活指導,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 ③ 糾正錯誤觀念和行為,治療一段時間后還需重視對患者存在的不當觀念、想法、行為的糾正,通過正向的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患者認識到自身價值。利用暗示、疏導等手段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錯誤觀念,讓患者更加高效的對情緒進行控制。為患者灌輸“我可以”的積極觀念,將積極的治療效果如實告知,樹立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
1.3觀察指標
在護理工作開展前和開展2周后對兩組患者進行HAMD、HAMA評分,7分以下屬心理正常,7分及以上代表存在焦慮和抑郁,分值增加代表程度更為嚴重。采用QOL量表評估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
1.4數據分析
此項研究中,所有的數據均放置在SPSS22.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和記數資料分別采用t和X2檢驗,當P<0.05,則為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護理工作開展前后的HAMD、HAMA評分
護理工作開展前將兩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HAMD、HAMA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在護理工作開展前后的QOL評分
護理工作開展前將兩組患者的QOL評分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QO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抑郁癥在當代社會較為常見且城市中發生率更高,該病也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障礙,主要的表現為情緒躁動、低落,也會有食欲不佳、精神疲乏、對事物無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癥患者中很多會對疾病和自身病情正確認知缺乏,者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治療依從性,因此在對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給予針對性的認知干預,并結合個性化心理疏導,是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緒的重點。心理認知護理是對心理治療予以更多關注的護理模式,在運用過程重視患者各方面的認知也重視通過多種途徑樹立患者正確的認知,并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行為和觀念,加強溝通的有效性,幫助患者有效疏導不良情緒,糾正不當行為,保障治療效率和安全性。同時,通過認知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在患者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也更利于護理服務的持續開展,通過和患者的心理互動,讓患者逐漸提高治療積極性,可以說在某些方面這項工作能夠起到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的效果。研究中試驗組實施認知心理護理,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HAMD、HAMA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證明心理認知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對其存在的不良情緒有明顯的緩解效果。試驗組患者護理2周時的QO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證明心理認知護理能夠讓患者正確認識到自身情況,并具備一定的自護知識,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改善。
綜上所述,抑郁癥患者護理中實施心理認知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利于幫助患者改善病情。
參考文獻:
[1]劉碩,王亞麗.心理認知護理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SAS評分與SDS評分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2):42-43+115.
[2]王金東,周田田,王百靈.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心理認知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6):132-13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