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正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鐘敏,彭景莉
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礦產資源,對礦山進行開采,有效提高了當地社會經濟水平,但也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固體廢棄物的含量不斷增加,常見主要有廢石、尾礦、粉煤灰及煤矸石為主,具體占比如圖1所示。

圖1 礦山固體廢棄物成分比例圖
通常情況下,礦產資源長期埋藏于地下礦脈中,酸、堿、硫、砷、氰化物及鉛、鋅、汞等元素極易進入礦脈中,并隨著礦產開采暴露于空氣中,由此導致礦產開采所產生的廢棄物中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而是隨意堆放于某處,其有害元素會逐漸向空氣、土地、水中滲透,對周邊居民及動植物的健康造成威脅。同時,部分廢棄物還會在風吹日曬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進入空氣中,對周邊大氣環境造成污染[1]。
當礦山固體廢棄物開采之后,相關企業會將其堆放于某處,這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而這些土地資源無法進行開發利用,導致土地資源緊張問題不斷加劇,對后期社會建設發展造成影響。同時,固體廢棄物中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質,如果廢棄物沒有進行遮蓋,在降雨天氣,有害物質會隨著雨水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導致受害范圍擴大。另一方面,礦山開采之后,相關企業及人員沒有及時對土壤進行修復處理,導致土壤自身質量與承載能力下降,極易引起區域性環境失衡問題的出現,同時還會產生裂縫或塌陷問題,對現場人員的安全性造成威脅。
在大量礦山開采過程中,開采出的礦石及固體廢棄物大多以露天堆放為主,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會逐漸向土壤及空氣中滲透,引土壤與大氣環境的污染,同時,當降雨天氣出現,有害物質會隨著雨水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有害物質會借助動植物進入人體,對人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具體危害途徑如圖2所示。

圖2 礦山固體廢棄物的危害途徑示意圖
在現代礦山固體廢棄物環保治理的過程中,資源化利用技術屬于常用技術之一,其主要是指當某些礦產資源較為罕見且價值較高時,如果資源數量較多,礦山企業可以將其作為人工礦床,實現尾渣的回收利用,充分發揮出廢棄物的價值,減少浪費現象,同時避免廢棄物隨意放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證礦山開采領域的健康發展。
為了提高礦山固體廢棄物環保治理水平,礦山企業可以與一些生產建材的企業聯合,將開采出的固體廢棄物運至建材生產企業,通過科學處理與加工,形成各種建筑施工及裝飾材料,例如,鉛鋅類尾礦可以用于耐火磚的制作,鐵類尾礦可以制作地面或墻體的裝飾磚,銅、鐵類尾礦可以制作飾面玻璃,部分尾礦還可以進行粉碎,制作水泥材料,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任何一項工程施工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而通過尾礦進行加工制作,能夠有效節省水泥采購加工成本,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并對社會生態環保工作的發展提供促進作用[2]。
在對礦山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理時,大量企業都會采取堆置處理方式,在這一過程中,相關企業及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堆放場地,并進行相應的調查了解,明確該區域自然環境、地形地質、人文水文等,當廢棄物運至該區域之后,相關企業需要組織技術與施工人員,加強防護措施的建設,對廢棄物進行嚴密的遮蓋,避免其受風吹雨淋而向土壤與地下水環境進行滲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環境污染問題出現的概率。
經過對我國大量土壤環境的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土壤及地下水環境存在污染現象,其主要是農業種植過程中,人們使用大量氮肥,而其利用率較低,大多數氮肥營養物質滯留在土壤中,隨著雨水滲透至地下水環境中,引起地下水污染現象。為此,有關部門可以聯合礦山企業,將部分固體廢棄物加工制作成控釋肥,緩解土壤污染問題,同時還可以降低控釋肥生產成本,在保障相關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生態環保水平的提高。
眾所周知,礦山開采及后期堆放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影響社會經濟建設及生態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企業可以加強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例如,在廢棄物堆放區域種植樹木、灌木及草皮等植被,以此來減少廢棄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而如果某些堆放區域污染現象較為嚴重的話,植被修復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有關部門可以組織技術人員,加強現代先進技術、設備及工藝方式的應用,對自然環境進行人工保護處理,緩解生態污染問題。
除此之外,由于部分礦山開采處于地下環境,當礦產資源開采完畢之后,如果不進行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降雨和地質問題的影響,開采區域極易出現沉降、塌陷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礦山企業可以將開采出的固體廢棄物進行井下填充處理,對礦洞進行填充,以此來減少地表存放固體廢棄物的空間,降低沉降問題出現的概率,并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地質災害問題的發生,為開采區域的生態穩定與健康提供充分保障[3]。
隨著我國礦產開采行業的不斷發展,有關部門制定了一些資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機制,為資源開采及廢棄物利用提供支持,保障相關企業及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不過,由于相關企業領導過于注重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對廢棄物綜合利用缺乏重視,再加上之前期頒布的政策缺乏有效措施進行落實,由此限制了廢棄物利用效率的提高,進而對企業整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造成了阻礙。
在對礦山固體廢棄物進行治理時,為了避免傳統問題的出現,提高治理效率與質量,礦山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獎懲機制,明確獎勵與懲罰的標準,最大程度地提高廢棄物治理效率。由于相關企業領導的忽視,固體廢棄物治理過程缺乏量化標準,加之礦山開采規模的增加,治理力度不足,增加了污染問題的影響程度,進而影響社會及生態環境整體的健康發展。
在對礦山進行開采時,為了提高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領導可以聯合其他單位,將固體廢棄物進行回收加工,制作成建材等產品,當檢測達標之后將其投入市場銷售。不過,由于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人對該類產品缺乏足夠的了解,存在偏見,認為該類產品含有有害物質,將其用于裝飾施工會對身體健康與安全造成影響,由此導致這些再生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阻礙了固體廢棄物治理領域的發展。
當前,為了加強礦山固體廢棄物的治理,相關企業首先需要加強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以此來減少廢棄物的含量,并通過合理利用,為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打下優良的基礎。另一方面,借助綜合利用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礦山服務的年限,以此來促進礦山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促進社會整體建設發展[4]。
過去,由于缺乏足夠的政策支持,加之部分企業領導的忽視,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得不到科學有效的處理,由此對礦山環境及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有關部門需要提高對固體廢棄物治理的重視度,并聯合大量礦山企業,根據礦山開采的過程、注意事項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扶持政策,并加強現代化技術的創新,提高廢棄物治理效率與質量,為礦山及周邊環境的生態健康提供保障。
在任何事物的發展的過程中,相關法制建設工作占據著關鍵核心的位置,決定著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為此,在對礦山固體廢棄物進行治理時,礦山企業需要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廢棄物治理法治體系的健全完善,對礦山開采、資源利用及廢棄物治理進行規范管控,以此來促進礦山環境保護工作水平的提高。
在對礦山固體廢棄物進行治理時,科學合理的技術決定著實際工作效率與質量。在傳統工作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礦產資源開采效率較低,且利用率不高,再加之廢棄物產生量較大,限制了礦產開采領域發展水平的提高,為了治理工作的開展,有關部門需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傳統企業開采及治理技術,加強現代化礦山固體廢棄物治理技術的創新,在提高治理效率、減少廢棄物含量的同時,對礦山生態環境進行充分的保護[5]。
雖然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但在社會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土地資源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與破壞,調查發現,該類土地占我國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而礦產開采工作在其中占據極大的位置,限制了社會建設水平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需要聯合大量礦山企業開展,土地復墾工作,督促土地資源開發破壞的企業單位對其進行保護治理,增加耕地整體面積,保障社會健康穩定地發展下去。
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傳統運轉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如果不進行改革創新,相關企業極易被市場所淘汰。為此,現代礦山企業需要根據時代進步及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經營模式與結構的改革創新,順應現代社會生態環保理念的要求,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科學高效的治理,進一步提高現代礦山企業運轉及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通常情況下,在對礦山固體廢棄物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僅憑借礦山企業自身的力量還不夠,為了提高實際工作水平,相關企業需要加強與其他單位及行業的聯合,例如,聯合建材、制造等行業,可以將固體廢棄物加工制作成各類施工、裝飾建材,節省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消耗。同時,礦山企業可以與環保企業進行緊密聯合,為其提供廠房及土地資源,由環保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理念與模式,提高廢棄物治理效率與環保性,實現雙贏。
除了以上措施以外,為了提高礦山固體廢棄物治理水平保障該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相關企業在開采完畢之后,可以借助廢棄材料混合填充物建設礦山公園,將各類廢棄物進行人工規劃、設計與調整,避免堆積而產生污染問題,同時還可以避免由于填埋而引起的資源浪費等現象,最大程度地保證礦山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6]。
綜上所述,我國礦產資源含量極為豐富,為了提高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大量礦山企業會進行深入的勘察探索,將礦產資源進行開采利用,雖然有效提高了社會經濟建設水平,但這一過程對土壤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與破壞,并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對其缺乏重視,廢棄物大多隨意堆放于某處,沒有進行有效的保護處理,極易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需要提高對廢棄物治理的重視,聯合大量礦山企業,創新經營理念與模式,加強先進技術與設備、設施的研發。提高廢棄物治理水平和企業自身效益,同時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從而推動現代礦山開采行業及社會整體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