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新時代,勞動教育被黨和國家提高到了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課程思政也成為高校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二者已是建設“金課”的必備要素。本文以汽修專業的教學為研究載體,就如何促進勞動教育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打造汽修專業勞動教育“金課”, 從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程思政 勞動教育 汽車維修 金課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of Labor Education for Automobile Repair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en Jiyun
Abstract:In today's new era, labor education has been raised to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has also become a vivi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are the necessary elements of building "golden courses". Taking th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repair specialty as the research carrier,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and create the "golden course" of labor education of automobile repair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strategy.
Key words: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labor education, vehicle maintenance, golden class
1 引言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作了系統設計和戰略部署,特別強調,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1],汽車檢修專業培養的是企業一線的維修技術工人,對勞動教育有著很高的要求,把握好汽修專業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打造勞動教育“金課”,這是我們教學改革的方向。“金課”的教學設計必須體現先進性、時代性和前沿性,當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重要策略在各層各類高校得以全面深化和貫徹落實,作為汽修專業的教師,如何發現和把握勞動教育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空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一項需要積極探索實踐的課題,本文就如何打造汽修專業勞動教育“金課”從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方面進行了探討。
2 改進教學內容,提煉勞動教育的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好比是鹽,而專業課程知識好比是湯,“課程思政”建設,就是針對不同的專業,找到最契合的點,把各門課程隱性存在的如同鹽一樣的正確價值觀、育人元素,溶于知識內涵如同一碗湯的專業課程,鹽溶于湯后不僅營養全面,而且鹽能激發湯的味道,讓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得益彰。那么,在汽修專業的專業知識中,能提煉出哪些關于勞動教育的思政契合點呢?可初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問題
傳播馬克思主義是思政教育的主旋律,馬克思主義的勞動教育觀認為教育既承載于勞動,又服務于勞動,一方面教育能提高勞動能力,另一方面勞動承載著教育功能,能使人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實現自己的成長,形成勞教結合的思想[2]。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科學基礎上的,都是在對自然科學現象、社會科學現象分析之后得出的結論。汽車檢修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法中來提煉思政元素。比如,當講到發動機的整體構成分兩大機構五大系統時,可引導學生用聯系的觀點分析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當講到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值時,冷卻水的循環路徑將由小循環變為大循環時,可結合量變質變規律;當講到電控燃油供給系統供油多一點則帶來排放污染,少一點則動力欠佳時,可聯系否定之否定規律等等。讓馬克思主義在平時的學習應用中落地生根,既深化了知識點,又潤物無聲地給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層面的價值引領,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2.2 對接國家建設和黨的方針政策
新中國的發展史就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一部崛起史[3]。建國初,汽車工業正式起步,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前蘇聯的技術援助下正式出廠,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波革命;第二波革命是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首批合資車企誕生,讓汽車走進千家萬戶;但是中國的汽車人并不甘心把祖國的廣闊市場拱手讓人,從本世紀初開始,中國的自主品牌掀起了第三波革命浪潮,經過二十年的奮斗,現在已經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現在全國汽車產業正面臨第四次革命,順應“新四化”的時代潮流和市場需要而奮力前行,希望能像中國高鐵、中國移動通信產業一樣領先世界。那么在七十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先輩們留下哪些精彩的勞動故事,學生從中可以汲取到哪些有益的思政元素,這些都可以成為汽修課堂中的小插曲,在講解具體的汽車技術時旁征博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勞動價值取向。
2.3 凸顯汽修專業必備的職業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說,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國制造”需要“大國工匠”,培養“大國工匠”是高職院校的時代使命,汽車維修技師最需“工匠精神”,學生在技能學習過程中,所要經歷的訓練和考核不計其數,看似一些簡簡單單的拆裝,卻有著無比精細的要求,凡是滿足于“差不多”,最終只會是“不及格”,為了給車主的行車安全帶去更全面的保障,必須培養學生的精準意識,重視每一個零件,重視每一步操作。一位成功的汽車維修技師,往往源于對絲毫的較真,對精準的執著,以此作為自己干事創業的責任擔當,因此要培養學生執著、專注、細心、精準的工作態度,并能干一行愛一行,淡泊名利,甘于奉獻,這是“匠心”精神的最好體現。打造一堂汽修專業勞動教育“金課”,必須在課堂實踐方面精心構思,在學生動手實踐方面嚴加要求,確保人人都參與,人人都進步。
3 豐富教學設計,細化隱性勞動教育
1968年,美國教育學家菲利普·W·杰克遜在其著作《班級生活》里首次提出“隱性課程”概念,他認為學生從學校生活中不僅學到文化知識,而且獲得了態度、動機、價值和其他方面的成長[4]。這些價值、規范、態度、動機并非是學術課程中獲得的,而是經由學校的非學術方面,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這種“非正式的文化傳遞”稱為“隱性課程”。有學者提出,隱性教育是利用人們社會實踐和人生活動(職業活動、組織管理、人際交往和文化娛樂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教育也曾提出要“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強調隱性思政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細化隱性思政,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勞動教育,是打造汽修專業“金課”的重要一環。
3.1 隱性勞動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
專業課程主要傳授專業知識技能,是培養學生的主要載體,在勞動教育方面屬于隱性教育的范疇,所以專業課教師的隱性教育工作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勞動素養的提高。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師必須充分掌握必備的專業勞動技能和教育方法技巧,才能在進行專業教育時又協同進行勞動育人。在教學課堂中,教師率先垂范,親自動手的身影,是在給學生生動詮釋“勞動最光榮”;教師和學生一起修復汽車故障時,能讓學生感受到“勞動最快樂”;教師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導地位,堅持一個“主動示范”的好習慣,才能有效地將勞動教育融入到日常,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勞動教育。教師除了時時給予學生示范外,還應注意觀察學生、發現學生,對于勞動積極的學生充分褒獎,對于勞動消極的學生及時提醒,運用激勵性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教師只有掌握必備的專業勞動技能和教育方法技巧,才能把勞動和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又協同育人,這是勞動教育“金課”的關鍵。
3.2 隱性勞動教育的細節在于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是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調控好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有序地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從調控學生之間的關系來說,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任務驅動法,汽修專業的每門專業課程都是由若干個具體的工作任務組合而成,既實現了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又易于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見解,理解他人的想法,有助于學生養成團隊協作精神,所以任務驅動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專業勞動技能,又提高了學生的勞動素養。從和諧教學環境方面來說,采用“5S”管理理念,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個方面,整理是指丟棄不必要的物品,使教室的整潔度得到提升,整頓是指對工具設備進行分類整理,清掃、清潔則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份教學場地中的包干區,素養則要求學生遵循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操作[5]。堅持在課堂上做好“5S”,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細化課堂管理,優化教學設計,這是勞動教育“金課”的基礎。
3.3 數字化勞動是汽修課堂的創新發展
隨著汽車技術的迅猛發展,車型種類越來越多,對汽車維修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不囿于現有實訓設備的限制,讓學生能掌握到更多車型的維修方法,虛擬仿真汽修就是很有益的補充。汽車是一種高度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內部結構復雜,教學時常出現學生“看不見進不去”的教學難題,而虛擬仿真汽修實訓系統,不僅能拓展操作技能的學習,也能讓學生更全面地學習掌握汽車的結構和運行原理。此外,虛擬仿真汽修能讓學生反復練習而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和實物的損耗,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針對性學習,賦予學生獨立發展自身能力的自由,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現在是數字化時代,虛擬仿真汽修可稱為數字化勞動,把勞動教育同信息化、數字化教學相結合,符合當前學生的情感認同和個性需求。開展好勞動教育,不僅要教育學生吃苦耐勞、埋頭苦干,還要給學生營造主動研究、樂于嘗試的寬松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無疑虛擬仿真汽修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在積極的勞動態度下,學生大膽練習、勇于創新,有助于提高學生創造性勞動的實踐能力,這是勞動教育“金課”的創新發展。
4 結語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提出“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見,勞動在“五育”中具有貫通作用,一方面,重視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在課程思政體系中,把握好“勞動”這一思政元素,能夠促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達到“化鹽于湯”的育人效果。當前,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由大變強的重要機遇期,汽車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勞動教育,促進課程思政建設,打造汽修專業勞動教育“金課”,是目前教學改革的方向,筆者就此發表了一些研究探討,希望能給汽修專業的同行們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參考。
基金項目:2020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課題“協同育人理念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提升路徑研究——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汽車檢修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20SJA1676,主持人:陳季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
[2] 程從柱.勞動教育何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基于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人的發展觀的考察[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16-26.
[3] 中汽協師建華:中國汽車工業正迎來發展新機遇[EB/OL].
[4]李霞.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1):245-247.
[5]唐曉云.滲透德育教育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的幾點策略[J].時代汽車.2020(21):57-58.